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96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座和后盖,阀体一端连接于阀座,阀体另一端连接于后盖,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杆,阀座内设有阀座活塞腔,阀座活塞腔内设有阀座活塞,后盖内设有后盖活塞腔,后盖活塞腔内设有后盖活塞,阀杆一端与阀座活塞固定连接,阀杆另一端与后盖活塞固定连接,阀体上设有位于阀体的同一侧且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阀体上设有连接有底座,阀体上设有第一控制通道,阀座旁连接有先导阀组件,阀体上设有第二控制通道,阀座上设有连接通道,阀座上第三控制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直接安装,装卸方便、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接式电磁阀
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底接式电磁阀。
技术介绍
阀门广泛应用于各
的流体控制,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二位五通阀便是电磁阀其中的一种,为人们所熟知。其结构通常包括阀体、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后盖和阀座,阀体内成型有阀腔,阀腔内活动设置有阀杆,阀杆的臂上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等间距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及第二排气口,阀杆上设置有若干扁形圈,阀体内设置有与扁形圈对应的若干节点,若干节点与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交错设置,阀杆的后端与后盖之间设有后活塞,后活塞与后盖之间设有复位机构,阀杆的前端与阀座之间设有前活塞,阀座分别设置有与前活塞对应配合的控制气孔、与控制气孔相配合的导气孔,阀体与阀座配合设置有气体通道,进气口通过气体通道与导气孔相连通,阀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气孔与控制气孔导通或截断的先导头。安装时,进气口与工作气源相连接,当先导头通电时,导气孔与控制气孔之间被导通,进气口内的压缩气体依次经气体通道、导气孔及先导头进入控制气孔中,进而通过前活塞驱动阀杆向后移动;当先导头断电时,后活塞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驱动阀杆向前移动,从而实现气路的换向。然后,上述二位五通阀的进气口、工作口和排气口为交错设置,导致连接时就需要管接头等配件,导致安装使用不便,而且安装管接头等配件后占用空间较大,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可直接安装,装卸方便、结构紧凑、实用性强。具有使用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座和后盖,阀体一端连接于阀座,阀体另一端连接于后盖,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杆,阀座内设有阀座活塞腔,阀座活塞腔内活动设有阀座活塞,后盖内设有后盖活塞腔,后盖活塞腔内设有后盖活塞,阀杆一端伸入阀座活塞腔内与阀座活塞固定连接,阀杆另一端伸入后盖活塞腔内与后盖活塞固定连接,阀体上设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均位于阀体的同一侧,阀体上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的一侧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的第二接口、与进气口连通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的第四接口以及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第五接口,阀体上设有将进气口伸入后盖活塞腔连通的第一控制通道,阀座旁连接有先导阀组件,阀体上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第二控制通道,阀座上设有将第二控制通道与先导阀组件内连通的连接通道,阀座上还设有将先导阀组件内与阀座活塞腔连通的第三控制通道。进一步的,先导阀组件包括套筒、动铁芯、静铁芯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套设于套筒外,套筒与阀座固定连接,静铁芯设于套筒内,动铁芯一端位于套筒内,动铁芯另一端伸出于套筒外,动铁芯与套筒之间设有回复弹簧,连接通道连通于套筒内,动铁芯与第三控制通道相抵,以将套筒与阀座活塞腔之间封堵。进一步的,动铁芯与第三控制通道相抵端设有密封堵头。进一步的,阀座上还设有安装腔,连接通道和第三控制通道分别穿过安装腔与先导阀组件内连通,安装腔内设有手动杆,手动杆外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连接通道与第三控制通道之间以将连接通道与第三控制通道之间阻断。进一步的,安装腔内设有手动杆弹簧,手动杆弹簧与手动杆底部相抵,安装腔内还设有与手动杆上端相配合的锁片。进一步的,阀座活塞的截面面积大于后盖活塞的截面面积。进一步的,阀体通过压铸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时,进气口进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阀腔,同时气体经第一控制通道进入后盖活塞腔内并推动后盖活塞带动阀杆向阀座移动,使得进气口与第一工作口之间连通,第二工作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连通,第一工作口与第一排气口之间、进气口与第二工作口之间通过阀杆封堵,再经第一工作口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二工作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二排气口排气,当需要将气体的排出口由第一工作口切换至第二工作口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动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压缩回复弹簧向静铁芯移动,密封堵头与第三控制通道分离,不再对第三控制通道封堵,此时气体经第二控制通道、连接通道进入套筒内,套筒内的气体再经第三控制通道进入阀座活塞腔内,阀座活塞腔内的气体作用于阀座活塞上,同时气体经第一控制通道进入后盖活塞腔内,由于阀座活塞的截面面积大于后盖活塞的截面面积,因此阀座活塞上的作用力大于后盖活塞上的作用力,气体便会推动阀座活塞带动阀杆向后盖移动,此时第一工作口与第一排气口之间连通;进气口与第二工作口之间连通,进气口与第一工作口之间、第二工作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通过阀杆封堵,进气口进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二工作口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一工作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一排气口排气,从而实现切换工作口,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设置于阀体的同一侧,并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的第二接口、与进气口连通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的第四接口以及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第五接口,从而便可一次完成连接,拆装方便,且无需管接头等配件,使得管路大大简化,所占空间大大缩小,装拆简便,特别适用于复杂的气路系统,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座;3.后盖;4.阀腔;5.阀杆;6.阀座活塞腔;7.阀座活塞;8.后盖活塞腔;9.后盖活塞;10.第一排气口;11.第一工作口;12.进气口;13.第二工作口;14.第二排气口;15.先导阀组件;16.第一控制通道;17.第二控制通道;18.第三控制通道;19.连接通道;20.安装腔;21.手动杆;22.密封圈;23.手动杆弹簧;24.锁片;2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包括阀体1、阀座2和后盖3,阀体1一端连接于阀座2,阀体1另一端连接于后盖3,阀体1通过压铸成型,减少不必要的实心部位,减少机加工时间,产品体积小、流通能力强,阀体1内设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阀杆5,阀座2内设有阀座活塞腔6,活塞腔内活动设有阀座活塞7,后盖3内设有后盖活塞腔8,后盖活塞腔8内设有后盖活塞9,阀座活塞7的截面面积大于后盖活塞9的截面面积,阀杆5一端伸入阀座活塞腔6内与阀座活塞7固定连接,阀杆5另一端伸入后盖活塞腔8内与后盖活塞9固定连接,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4连通的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均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阀体1上设有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的一侧连接有底座25,底座25上设有与第一排气口10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工作口11连通的第二接口、与进气口12连通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包括阀体(1)、阀座(2)和后盖(3),阀体(1)一端连接于阀座(2),阀体(1)另一端连接于后盖(3),阀体(1)内设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阀杆(5), 其特征在于:阀座(2)内设有阀座活塞腔(6),阀座活塞腔(6)内活动设有阀座活塞(7),后盖(3)内设有后盖活塞腔(8),后盖活塞腔(8)内设有后盖活塞(9),阀杆(5)一端伸入阀座活塞腔(6)内与阀座活塞(7)固定连接,阀杆(5)另一端伸入后盖活塞腔(8)内与后盖活塞(9)固定连接,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4)连通的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 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均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阀体(1)上设有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的一侧连接有底座(25),底座(25)上设有与第一排气口(10)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工作口(11)连通的第二接口、与进气口(12)连通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工作口(13)连通的第四接口以及与第二排气口(14)连通的第五接口,阀体(1)上设有将进气口(12)伸入后盖活塞腔(8)连通的第一控制通道(16),阀座(2)旁连接有先导阀组件(15),阀体(1)上设有与进气口(12)连通的第二控制通道(17),阀座(2)上设有将第二控制通道(17)与先导阀组件(15)内连通的连接通道(19),阀座(2)上还设有将先导阀组件(15)内与阀座活塞腔(6)连通的第三控制通道(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接式电磁阀,包括阀体(1)、阀座(2)和后盖(3),阀体(1)一端连接于阀座(2),阀体(1)另一端连接于后盖(3),阀体(1)内设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阀杆(5),其特征在于:阀座(2)内设有阀座活塞腔(6),阀座活塞腔(6)内活动设有阀座活塞(7),后盖(3)内设有后盖活塞腔(8),后盖活塞腔(8)内设有后盖活塞(9),阀杆(5)一端伸入阀座活塞腔(6)内与阀座活塞(7)固定连接,阀杆(5)另一端伸入后盖活塞腔(8)内与后盖活塞(9)固定连接,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4)连通的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均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阀体(1)上设有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以及第二排气口(14)的一侧连接有底座(25),底座(25)上设有与第一排气口(10)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工作口(11)连通的第二接口、与进气口(12)连通的第三接口、与第二工作口(13)连通的第四接口以及与第二排气口(14)连通的第五接口,阀体(1)上设有将进气口(12)伸入后盖活塞腔(8)连通的第一控制通道(16),阀座(2)旁连接有先导阀组件(15),阀体(1)上设有与进气口(12)连通的第二控制通道(17),阀座(2)上设有将第二控制通道(17)与先导阀组件(15)内连通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信强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米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