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9737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孔径共焦面实时偏振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偏振组、分孔径组、合束组、第一折转反射镜、成像前组、第二折转反射镜和成像后组,其中偏振组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红外波片和红外偏振片,分孔径组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完全相同的光路,分别包含三片红外材料透镜,合束组包括三片大口径红外材料透镜,成像前组包括三片小口径红外材料透镜,成像后组包括三片压缩成像光线的红外材料透镜,在合束组和成像前组之间包含第一折转反射镜,成像前组和成像后组之间包含第二折转反射镜,用于折叠光路,压缩系统外形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四路分孔径,合理布局光路结构形式,四路成像通道完全一致,且充分满足红外制冷型冷光阑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分孔径共焦面实时偏振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红外成像技术通过探测目标与背景的温差来识别目标并获得目标的图像信息,由于红外系统具有识别伪装能力强、昼夜无间断、被动成像、不易受干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反伪装遮蔽、空间遥感、医学诊断以及光学监测等许多方面。然而,受人为或者自然复杂背景噪声的影响,如水面目标或者红外军事伪装热源等,想要准确地识别目标仍有很大难度,因此将光的偏振特性引入红外成像领域。通常人造物红外偏振特性明显,自然环境的红外辐射和反射光偏振特性较弱,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人造物和自然物,同时由于伪装热源与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存在很大区别,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将轻易地识别这种红外伪装形式。因此,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弥补了传统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足,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红外领域突破性的进步。目前实现偏振成像的红外光学系统有多种形式,分时型成像系统结构简单,但是受限于运动平台的物体,不能实时成像,实用性差;干涉型偏振成像系统工作波段限制大,后期图像数据处理量大;分振幅偏振成像系统需要多个红外制冷型探测器,成本昂贵,体积庞大,多次分光后能量损失较大;分像素偏振成像系统微偏振元件加工技术难度大,像元配准引入的误差较大,且探测器封装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实时性差、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孔径共焦面实时偏振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沿光路依次包括偏振组、分孔径组、合束组、第一折转反射镜、成像前组、第二折转反射镜和成像后组;所述的偏振组和分孔径组在同一偏心光轴上,均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所述的合束组、第一折转反射镜、成像前组、第二折转反射镜和成像后组在同一光轴上;无穷远平行光从物面经过偏振组形成偏振光,通过分孔径组汇聚成中间一次像点,合束组采集四路偏振光并进行光束压缩,采用第一折转反射镜将光轴折转90°,通过成像前组汇聚成中间二次像点,再采用第二折转反射镜将光轴折转90°,最后通过成像后组使带有偏振特性的景物成像在焦面上。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偏振组包含第一红外波片、第二红外波片和红外偏振片,分别对应三个偏振方向各异的线偏振和一个圆偏振。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分孔径组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光路,将包含四个偏振态的目标光线汇聚成一次实像点,分别包含三片红外材料透镜,沿光路方向分别为第一正弯月透镜、高次非球面位于凹面的第一负弯月透镜和第二负弯月透镜。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分孔径组、合束组、成像前组和成像后组的设置需满足如下光学关系:、、、,其中为红外偏振光学系统总焦距,为分孔径组的焦距,为合束组的焦距,为成像前组的焦距,为成像后组的焦距。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合束组包括三片大口径红外材料透镜,用于对有限元距离的实像点进行光线汇聚,沿光路方向分别为第二正弯月透镜、高次非球面位于凸面的第三正弯月透镜和平凸透镜。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成像前组包括三片小口径红外材料透镜,用于将压缩后的光线汇聚成二次实像点,沿光路方向分别为第四正弯月透镜、高次非球面位于凸面的第五正弯月透镜和第三负弯月透镜。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成像后组包括三片红外材料透镜,用于对有限远距离的实像点进行光线汇聚,沿光路方向分别为高次非球面位于凸面的第四负弯月透镜、第五负弯月透镜和第六正弯月透镜,在满足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冷光阑的要求上,使四路偏振光线分别聚焦于焦面的四个象限。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光谱透过范围为0.9~1.7μm或3.7~4.8μm或8~12μ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四组分孔径透镜阵列实现四个偏振方向的成像通道,经过合束系统和成像系统实时分别成像到一个探测器焦面的四个象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系统针对红外制冷型探测器冷光阑的特点,可对同一图像的不同偏振态进行同时成像,具有实时性好,结构紧凑,实时性好,可针对运动目标进行观测,光能利用率高,加工技术容易实现,图像数据处理快,成本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四路分孔径的光路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偏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分孔径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合束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成像前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成像后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分孔径组的光学系统传递函数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合束组、成像前组和成像后组组合后的光学系统传递函数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单路偏振成像通道光学系统传递函数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偏振组,1.1—第一红外波片,1.2—第二红外波片,1.3—红外偏振片,2—分孔径组,2.1—第一正弯月透镜,2.2—第一负弯月透镜,2.3—第二负弯月透镜,3—合束组,3.1—第二正弯月透镜,3.2—第三正弯月透镜,3.3—平凸透镜,4—第一折转反射镜,5—成像前组,5.1—第四正弯月透镜,5.2—第五正弯月透镜,5.3—第三负弯月透镜,6—第二折转反射镜,7—成像后组,7.1—第四负弯月透镜,7.2—第五负弯月透镜,7.3—第六正弯月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下面将提供具体实施方式并与附图相结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是不应当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分孔径共焦面实时偏振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属于光学
,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实时性差、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沿光轴方向依次包括偏振组1、分孔径组2、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其中偏振组1、分孔径组2在同一偏心光轴上,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在同一光轴上,无穷远平行光从物面经过偏振组1形成偏振光,通过分孔径2组汇聚成中间一次像点,合束组3采集四路偏振光并进行光束压缩,采用第一折转反射镜4将光轴折转90°,通过成像前组5汇聚成中间二次像点,再采用第二折转反射镜6将光轴折转90°,最后通过成像后组7使带有偏振特性的景物成像在焦面上。光学系统光谱透过范围为0.9~1.7μm或3.7~4.8μm或8~12μm。分孔径组2、合束组3、成像前组5和成像后组7的设置需满足如下光学关系:、、、,其中为红外偏振光学系统总焦距,为分孔径组2的焦距,为合束组3的焦距,为成像前组5的焦距,为成像后组7的焦距,这些光学关系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满足总的焦距要求,同时使光学系统的光阑放置于红外制冷探测器的冷光阑上。如图3所示,偏振组1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均包含第一红外波片1.1、第二红外波片1.2和红外偏振片1.3,分别对应三个偏振方向各异的线偏振和一个圆偏振,该组均为平板构成,为无焦组。如图4所示,分孔径组2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完全相同的光路,将包含四个偏振态的目标光线汇聚成一次实像点,分别包含三片红外材料透镜,沿光路方向分别为第一正弯月透镜2.1、高次非球面位于凹面的第一负弯月透镜2.2和第二负弯月透镜2.3,分别为硅、锗、硅材料制成,该组焦距为15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路依次包括偏振组(1)、分孔径组(2)、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所述的偏振组(1)和分孔径组(2)在同一偏心光轴上,均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所述的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在同一光轴上;无穷远平行光从物面经过偏振组(1)形成偏振光,通过分孔径组(2)汇聚成中间一次像点,合束组(3)采集四路偏振光并进行光束压缩,第一折转反射镜(4)将光轴折转90°,通过成像前组(5)汇聚成中间二次像点,第二折转反射镜(6)将光轴折转90°,最后通过成像后组(7)使带有偏振特性的景物成像在焦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路依次包括偏振组(1)、分孔径组(2)、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所述的偏振组(1)和分孔径组(2)在同一偏心光轴上,均包括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四组;所述的合束组(3)、第一折转反射镜(4)、成像前组(5)、第二折转反射镜(6)和成像后组(7)在同一光轴上;无穷远平行光从物面经过偏振组(1)形成偏振光,通过分孔径组(2)汇聚成中间一次像点,合束组(3)采集四路偏振光并进行光束压缩,第一折转反射镜(4)将光轴折转90°,通过成像前组(5)汇聚成中间二次像点,第二折转反射镜(6)将光轴折转90°,最后通过成像后组(7)使带有偏振特性的景物成像在焦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组(1)包含第一红外波片(1.1)、第二红外波片(1.2)和红外偏振片(1.3),分别对应三个偏振方向各异的线偏振和一个圆偏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制冷型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孔径组(2)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光路,将包含四个偏振态的目标光线汇聚成一次实像点,包括沿光路方向设置的第一正弯月透镜(2.1)、高次非球面位于凹面的第一负弯月透镜(2.2)和第二负弯月透镜(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杜卫超王密信胡锋郭劼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