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和模板,所述空腔设于模板上,所述模板包括圆形板或者矩形板,以及设于圆形板或者矩形板底部的抗滑件,所述抗滑件包括底圈和底肋,所述底肋分布于底圈周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磷石膏薄壳式空腔模块施工时的稳定性,浇筑混凝土板时不需要额外设置模盒模块的抗浮措施、模盒模块的抗滑移措施,具有轻质、高强、施工稳定性好、空腔率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尤其是一种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石膏填充材料是采用磷肥厂副产磷石膏加工的建筑石膏粉为原料制成的空腔楼板填充材料,是近年来所研发的普通空腹楼板填充材料如发泡水泥填充块、水泥盖箱等的替代产品,将其埋于现浇混凝土楼板或是石膏基自流平楼板内,待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即形成空腹楼板,不仅大量节省混凝土的用量,且将石膏的优良性质保留于楼板中。它技术合理,结构均匀、节约材料且材料绿色环保、便于施工,同时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且以上各项性质、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在公共建筑商场、学校、高层建筑、大跨度无梁楼板等建筑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石膏填充材料,由于结构复杂,强度低,施工时需要布设抗浮措施、看滑移措施,这样方能使模盒或者空心模块在施工时,不会上浮、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滑动,因此不能满足轻质、高强、便捷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使得本空腔模块便于施工,不需要额外采取抗浮、抗滑移措施,能加速施工进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包括空腔和模板,所述空腔设于模板上,所述模板包括圆形板或者矩形板,以及设于圆形板或者矩形板底部的抗滑件,所述抗滑件包括底圈和底肋,所述底肋分布于底圈周围。该模块轻质、强度高,自身即可抗浮、抗滑移,不需要额外增加抗浮、抗滑移措施。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中空球体,所述模板中部对应开有圆形或椭圆形孔,所述空腔嵌入所述模板中,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中空球体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矩形体,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大了石膏空腔模块的内部空间,使得此模块的空隙率得以较大提升,也减少了磷建筑石膏的使用量,方形板使得自身的抗浮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不需额外增加抗浮、抗滑移措施。进一步地,所述底圈设于模板底部,沿所述空腔的底边设置,底圈和底肋相互配合,起到抗滑移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底肋沿所述模板的对角线分布,且与所述底圈连接,分布于对角线可以有效分散力,与底圈整体受力均匀,共同作用,防止空腔模块产生水平方向的滑移。进一步地,所述底肋对称分布,若干底肋向内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模板中部,整体受力均匀。进一步地,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同时便于施工,自身具有抗浮、抗滑移的能力,不需要额外增加施工措施,也保持了石膏的轻质、高强、多功能的特点,具备保温、隔音、防火、调湿等优势,是绿色建筑材料,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包括空腔1、模板2、底圈3和底肋4,模板2为方形板,空腔1的开口端嵌在模板2中部的开孔中,且空腔1嵌入模板2的深度与模板2的厚度一致,底圈3设于模板2底部,沿空腔1的底边设置,底圈3的高度为30-50mm,内径与空腔1相适应,且内径与外径差为15-20mm,底肋4沿模板2的对角线对称分布,且与底圈3连接。本技术一体成型,空腔1为下端开口的半椭圆形的中空球体,外壁光滑,这种结构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矩形体结构,其强度较高,可以根据楼板的厚度调节半椭圆形中空球体的高度。模板2有很好的抗浮效果,底肋4始于模板2的四个角端部,止于底圈3,且若干底肋4向内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模板2中部,底肋4宽度为20mm,高度为20mm,可以有效的增加抗折、抗剪强度,使模板2形成抗折板,且更加坚固,底肋4与底圈3共同作用,可防止空腔模块产生水平方向的滑移。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模板2固定整个模块的位置。当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厚度时,按照设计图纸布置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按照标记确定好摆放位置。其次,将自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向下按压,使浇筑的混凝土与模板2上表面齐平,此时的底圈3、底肋4被挤压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与周围的混凝土产生类似咬合的作用,从而约束空腔模块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滑动。然后,等待约30-45min,待所浇筑混凝土逐渐失去塑性,产生强度时,继续浇筑混凝土至空腔模块顶端。利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施加荷载于模板2上,产生向下的压力,阻止空腔模块的上浮,达到自抗浮的作用。最后,按照传统做法布设板分布筋,再次浇筑混凝土,完成浇筑,形成空腔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和模板,所述空腔设于模板上,所述模板包括圆形板或者矩形板,以及设于圆形板或者矩形板底部的抗滑件,所述抗滑件包括底圈和底肋,所述底肋分布于底圈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和模板,所述空腔设于模板上,所述模板包括圆形板或者矩形板,以及设于圆形板或者矩形板底部的抗滑件,所述抗滑件包括底圈和底肋,所述底肋分布于底圈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空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中空球体,所述模板中部对应开有圆形或椭圆形孔,所述空腔嵌入所述模板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抗滑移磷石膏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思臣赵志曼田睿陈应波蒋腾飞李世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