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59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开松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二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开松、除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松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开松机。
技术介绍
在纺织工程领域,为了纺出品质优良的细纱,通常会使用到一种开松设备对原料进行开松、除杂作业,开松机即指把相互纠缠的纤维原料松解并清除杂质的工艺过程。现有的开松机结构复杂、难于操作,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据此,应当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生产效率高的开松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生产效率高的开松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开松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二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松辊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一开松辊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一开松辊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松辊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二开松辊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二开松辊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开松机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开松辊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开松辊连接。在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与外设的混纤机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出料端与外设的针刺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利用进料机构实现混纤原料的送料,利用开松机构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除杂作业,利用出料机构将开松后的纤维送入针刺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开松、除杂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松机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机架;2-进料机构;21-第一传送带;3-开松机构;31-第一辊组;311-第一开松辊;32-第二辊组;321-第二开松辊;4-出料机构;41-第二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进料机构实现混纤原料的送料,利用开松机构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除杂作业,利用出料机构将开松后的纤维送入针刺机。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开松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二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利用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进行一次开松、再利用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进行二次开松,由于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第二开松辊垂直于第一开松辊,通过在两个垂直面上依次进行开松,提高了开松质量,并且通过分布分向开松,可以有效的对混合后的纤维进行除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松辊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一开松辊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一开松辊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松辊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二开松辊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二开松辊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混合后的纤维易缠绕成团,在没有手工梳理的情况下,将第一开松辊和第二开松辊上的开松棘齿设置为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可以有效的提高开松质量。并且,还可以提高第一开松辊除杂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开松机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开松辊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开松辊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为第一开松辊和第二开松辊提供动力,使第一开松辊的转速大于第二开松辊的转速,即可实现一次粗开松、二次精开松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与外设的混纤机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出料端与外设的针刺机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起到传送运输的作用。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1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进料机构2、开松机构3和出料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1,所述出料机构4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41;所述开松机构3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41之间,所述开松机构3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31和第二辊组32,所述第一辊组31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311,所述第二辊组32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321,所述第一开松辊311垂直于第一传送带21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321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311。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1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进料机构2、开松机构3和出料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1,所述出料机构4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41;所述开松机构3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41之间,所述开松机构3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31和第二辊组32,所述第一辊组31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311,所述第二辊组32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321,所述第一开松辊311垂直于第一传送带21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321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311。所述第一开松辊311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一开松辊311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一开松辊311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所述第二开松辊321的表面设有开松棘齿,所述第二开松辊321上的开松棘齿自第二开松辊321的两端向中部排布逐渐密集。所述第一辊组31和第二辊组3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开松机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开松辊311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开松辊321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进料端与外设的混纤机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41的出料端与外设的针刺机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开松机,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利用进料机构实现混纤原料的送料,利用开松机构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除杂作业,利用出料机构将开松后的纤维送入针刺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开松、除杂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开松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二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开松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主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开松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开松辊,所述第二辊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二开松辊,所述第一开松辊垂直于第一传送带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二开松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松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松辊的表面设有开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苗
申请(专利权)人:飞鹰实业三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