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5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属于粉煤加工领域;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蒸汽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余热锅炉本体底壁连接有回收罐,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余热锅炉本体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煤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煤炭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蒸汽火车、蒸汽船等开始成为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炼钢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城市的照明、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气。而现有氧化铝厂新建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其内部配有余热锅炉,该锅炉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在生产正常运行时,因该自产蒸汽内部消化处理困难,实行对空外排,造成蒸汽局部浪费,所以针对这一不足,我们需要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蒸汽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所述蒸汽箱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所述蒸汽箱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入端与蒸汽箱相连,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所述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底壁连接有回收罐,所述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相连。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蒸汽箱的底部,所述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分水管密封相连,两个所述电动阀门上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蒸汽净化机构包括密封盒体、旋风分离器,所述密封盒体内设有脱盐水,所述密封盒体通过第二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端与回收罐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连接有集废盒。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入端与密封盒体相连,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优选的,所述密封盒体上连接有注水孔。优选的,所述蒸汽箱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余热锅炉本体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蒸汽箱内部的蒸汽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进而通过电动阀门进行切换低压蒸汽进入二效加热室或三效加热室。3、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密封盒体内的脱盐水减小蒸汽中的含盐量,从而提高蒸汽品质,进而通过旋风分离器将蒸汽中的杂质去除,从而使蒸汽回收至回收罐内,分离的杂质进入集废盒。4、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气泵,第二气泵的输入端与密封盒体相连,第二气泵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通过第二气泵使蒸汽从密封盒体抽出,进而排放至旋风分离器内。5、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密封盒体上连接有注水孔,方便对脱盐水的添加。6、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蒸汽箱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蒸汽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的系统图。图中:1、余热锅炉本体;2、蒸汽箱;201、密封圈;202、压力传感器;203、第一管道;3、第一气泵;4、分水管;401、电动阀门;402、控制器;5、二效加热室;6、三效加热室;7、密封盒体;701、注水孔;8、旋风分离器;801、集废盒;802、第二管道;803、第二气泵;9、回收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1、蒸汽箱2、压力传感器202、控制器402,蒸汽箱2通过第一管道203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1的底部,蒸汽箱2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3,第一气泵3的输入端与蒸汽箱2相连,第一气泵3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4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余热锅炉本体1底壁连接有回收罐9,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9相连,使用时,通过余热锅炉本体1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2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9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1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压力传感器202连接在蒸汽箱2的底部,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电动阀门401,电动阀门401与分水管4密封相连,两个电动阀门401上连接有控制器402,控制器402与压力传感器202电性相连,通过压力传感器202检测蒸汽箱2内部的蒸汽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402控制电动阀门401的开启和关闭,进而通过电动阀门401进行切换低压蒸汽进入二效加热室5或三效加热室6。实施例3:参照图1-3,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1、蒸汽箱2、压力传感器202、控制器402,蒸汽箱2通过第一管道203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1的底部,蒸汽箱2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3,第一气泵3的输入端与蒸汽箱2相连,第一气泵3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4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余热锅炉本体1底壁连接有回收罐9,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9相连,使用时,通过余热锅炉本体1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2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9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1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蒸汽净化机构包括密封盒体7、旋风分离器8,密封盒体7内设有脱盐水,密封盒体7通过第二管道802与旋风分离器8相连,旋风分离器8的上端与回收罐9相连,旋风分离器8的下端连接有集废盒801,通过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1)、蒸汽箱(2)、压力传感器(202)、控制器(40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2)通过第一管道(203)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1)的底部,所述蒸汽箱(2)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3),所述第一气泵(3)的输入端与蒸汽箱(2)相连,所述第一气泵(3)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4)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所述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所述余热锅炉本体(1)底壁连接有回收罐(9),所述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1)、蒸汽箱(2)、压力传感器(202)、控制器(40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2)通过第一管道(203)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1)的底部,所述蒸汽箱(2)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3),所述第一气泵(3)的输入端与蒸汽箱(2)相连,所述第一气泵(3)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4)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所述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所述余热锅炉本体(1)底壁连接有回收罐(9),所述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02)连接在蒸汽箱(2)的底部,所述二效加热室(5)和三效加热室(6)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电动阀门(401),所述电动阀门(401)与分水管(4)密封相连,两个所述电动阀门(401)上连接有控制器(402),所述控制器(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玉国范鲍东卢洪顺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茌平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