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53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包含原水箱,与所述原水箱连接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虑液装置和分离箱,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冷凝箱和提纯器,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成品存放箱,与所述提纯器连接的高压渗透器和电离器,所述高压渗透器和所述电离器一端分别连接成品箱,所述过滤装置包含固定圈和过滤网,所过滤网四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电离器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离子交换棒,两者焊接连接,所述成品箱表面设有防水层。相对于现有技术,该装置使得脱硫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有效减少脱硫废水的污染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2013年火电发电量约占全年总发电量的78.58%,其中燃煤火电发电量约占全年总发电量的74.1%。火电厂煤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尤为引人关注,其不仅能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是酸雨、灰霾等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为了控制硫氧化物的排放,近年来,各燃煤电厂均投入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为主导技术的烟气脱硫系统控制硫氧化物的排放。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浆液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水,并且脱硫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目前国内外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物化法去除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具有系统复杂,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并且由于无法去除废水中的氯,而对废水的重复利用造成了障碍等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对脱硫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有效减少脱硫废水的污染排放,是本技术要决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脱硫废水进行循环利用,有效减少脱硫废水污染的污染排放,保护环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包含原水箱,与所述原水箱连接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滤液装置和分离箱,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冷凝箱和提纯器,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成品存放箱,与所述提纯器连接的高压渗透器和电离器,所述高压渗透器和所述电离器一端分别连接成品箱,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并排放置,且均设有排料口和排液口,所述泵体包含高压泵和管线,所述管线与所述高压泵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滤液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管线上,所述管线一端连接分离箱,所述滤液装置包含固定圈和过滤网,所过滤网四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电离器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离子交换棒,两者焊接连接,所述成品箱表面设有防水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过滤网一体成型,或者为相互独立部件。进一步的,当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过滤网为相互独立部件时,两者焊接连接,由于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过滤网为相互独立部件时,两者焊接连接,保证两者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彼此发生位移移动,进而保证滤液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双层结构,包含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所述第一网体与所述第二网体焊接连接,由于所述过滤网为双层结构,使得过滤更加充分,包含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所述第一网体与所述第二网体焊接连接,使得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体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网体的网孔,由于所述第一网体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网体的网孔,方便过滤,使得过滤的液体更加充分。进一步的,所述原水箱内表面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与所述原水箱表面粘性连接,由于所述原水箱内表面设有防腐层,防腐层可以有效保护原水箱,避免原水箱被废液腐蚀,所述防腐层与所述原水箱表面粘性连接,使得所述防腐层与所述原水箱连接更加紧密,避免防腐层脱落。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棒为可伸缩设置,由于所述离子交换棒为可伸缩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反应面积,对废液中的电离子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离子交换棒的长短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上设有急停按钮和报警器,由于所述泵体上设有急停按钮和报警器,当遇到特殊情况,方便工人操作,同时可以及时通知周围的工人,避免受到伤害,进而对设备,对人身进行有效保护。进一步的,所述管线设有流量测量仪和减压阀,由于所述管线设有流量测量仪可以随时了解废液的流量,方便控制,减压阀起到平衡管线内部压力,保证管线安全可靠。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由于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包含原水箱,与所述原水箱连接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滤液装置和分离箱,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冷凝箱和提纯器,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成品存放箱,与所述提纯器连接的高压渗透器和电离器,所述高压渗透器和所述电离器一端分别连接成品箱,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并排放置,且均设有排料口和排液口,所述泵体包含高压泵和管线,所述管线与所述高压泵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滤液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管线上,所述管线一端连接分离箱,所述滤液装置包含固定圈和过滤网,所过滤网四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电离器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离子交换棒,两者焊接连接,所述成品箱表面设有防水层,废液进入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通过反应,可以使得废液中的杂质固化,减少废液的杂质,固化的杂质制作成石膏,新型砖块,废液中的有害杂质减少,液体可以循环利用,由于高压渗透器的存在,可以使得废液中的杂质进一步过滤,减少污染,电离器可以废液中的金属材质,进行电离处理,一方面降低废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另一方面可以回收重金属,循环利用,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废液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脱硫废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滤液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滤液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离子交换膜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离子交换膜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高压渗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钣高压泵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原水箱2泵体3第一处理设备4第二处理设备5滤液装置6分离箱7冷凝箱8提纯器9成品存放箱10高压渗透器11电离器12成品箱13排料口14排液口15固定圈16过滤网17第一网体18第二网体19离子交换膜20离子交换棒21报警器22急停按钮23流量测量仪24减压阀25高压泵26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原水箱,与所述原水箱连接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滤液装置和分离箱,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冷凝箱和提纯器,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成品存放箱,与所述提纯器连接的高压渗透器和电离器,所述高压渗透器和所述电离器一端分别连接成品箱,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并排放置,且均设有排料口和排液口,所述泵体包含高压泵和管线,所述管线与所述高压泵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滤液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管线上,所述管线一端连接分离箱,所述滤液装置包含固定圈和过滤网,所过滤网四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电离器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离子交换棒,两者焊接连接,所述成品箱表面设有防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原水箱,与所述原水箱连接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滤液装置和分离箱,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冷凝箱和提纯器,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成品存放箱,与所述提纯器连接的高压渗透器和电离器,所述高压渗透器和所述电离器一端分别连接成品箱,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并排放置,且均设有排料口和排液口,所述泵体包含高压泵和管线,所述管线与所述高压泵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滤液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管线上,所述管线一端连接分离箱,所述滤液装置包含固定圈和过滤网,所过滤网四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电离器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离子交换棒,两者焊接连接,所述成品箱表面设有防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过滤网一体成型,或者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