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14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主体,底座,旋转槽,连接杆,支撑梁,第一承重箱,T形锁柱,第二承重箱和锁片;所述打孔机主体由齿条,可升降装置和底座构成,且打孔机主体右端通过可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持式钻孔机,并且底座配置在可升降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底座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且两承重箱的箱底端面与底座底面持平;所述第一承重箱熔焊有T形锁柱,且第二承重箱螺纹连接有锁片,并且两承重箱可通过T形锁柱和锁片构成卡扣锁紧,这一系列的结构,通过承重箱代替了打孔机现有的膨胀螺栓底座固定法,简化了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打孔机的实用性。

Underground Stable Bracket Drilling Device for Road and Bridg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nderground stable bracket type drilling device for road and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punching machine main body, a base, a rotating groove, a connecting rod, a supporting beam, a first load-bearing box, a T-shaped lock column, a second load-bearing box and a locking plate; the punching machine main body is composed of racks, lifting devices and a bas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punching machine main body is threaded through lifting devices to connect a removable hand-held drilling machine. Th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left side of the lifting device;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ase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able load-bearing boxes respectively, and the bottom face of the boxes of the two load-bearing boxes is flat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first load-bearing box is fused and welded with a T-shaped lock column, and the second load-bearing box is threaded with a lock plate, and the two load-bearing boxes can be clamped by a T-shaped lock column and a lock plate. This series of structures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erforator by replacing the existing expansion bolt base fixing method with the load-bear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孔装置、桥梁设施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养护中,对于道路路基缺陷和基层破坏的修复,大多采用整体翻挖、置换等养护技术,该方法虽然直接有效,但其施工周期长、对结构扰动严重、对交通影响大,难以适应城市道路交通高效有序运行的要求,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在道路上进行打孔注浆进行路基与基层非开挖加固与养护,避免了以往路面翻挖、对路面结构扰动大等缺点,具体快速开放交通的优势;一般需要在路面上打出呈品字型分布孔用于注浆加固路基与基层等。基于上述,现有的支架两用式打孔机,在道路打孔作业中,需要用膨胀螺栓固定底座,人工辅助机身平稳,防止打孔机由于工作发出的能量造成机身歪斜,钻头跑偏,但打孔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其他位置的打孔工作,而原位置的膨胀螺栓就会报废,并且膨胀螺栓造成的孔洞需要后期修补,施工过程繁琐,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的支架两用式打孔机,在道路打孔作业中,需要用膨胀螺栓固定底座,人工辅助机身平稳,防止打孔机由于工作发出的能量造成机身歪斜,钻头跑偏,但打孔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其他位置的打孔工作,而原位置的膨胀螺栓就会报废,并且膨胀螺栓造成的孔洞需要后期修补,施工过程繁琐,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主体,底座,旋转槽,连接杆,支撑梁,第一承重箱,T形锁柱,第二承重箱和锁片;所述打孔机主体由齿条,可升降装置和底座构成,且打孔机主体右端通过可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持式钻孔机,并且底座配置在可升降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底座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所述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可通过T形锁柱和锁片构成卡扣锁紧。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矩形的旋转槽,且旋转槽内均加工有圆柱形的连接杆,并且底座通过连接杆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支撑梁。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上方为矩形板结构,其下方为圆管结构,且支撑梁下方圆管的外径小于旋转槽的高度,并且前后两根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熔焊有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均为顶端开口式的箱体结构,且第一承重箱和第二承重箱的箱底端面与底座底面持平,并且第一承重箱的侧端面熔焊有横截面为圆形的T形锁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重箱的侧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旋转的半圆头矩形锁片,且锁片的厚度契合T形锁柱的矮柱高度,并且锁片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的宽度小于T形锁柱的大头端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支架式两用打孔机的结构基础上,在底座两侧增加了可旋转开合的承重箱,利用承重箱代替膨胀螺栓实现对打孔机的机身稳定,在道路、桥梁的排孔工作中,工作人员可随地取石作为打孔机的承重物,取材方便,打孔机的承重程度也便于调整,简化施工过程,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了打孔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底座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座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打孔机主体;2、底座;201、旋转槽;3、连接杆;4、支撑梁;5、第一承重箱;501、T形锁柱;6、第二承重箱;601、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主体1,底座2,旋转槽201,连接杆3,支撑梁4,第一承重箱5,T形锁柱501,第二承重箱6和锁片601;所述打孔机主体1由齿条,可升降装置和底座2构成,且打孔机主体1右端通过可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持式钻孔机,并且底座2配置在可升降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底座2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所述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可通过T形锁柱501和锁片601构成卡扣锁紧。其中: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矩形的旋转槽201,且旋转槽201内均加工有圆柱形的连接杆3,并且底座2通过连接杆3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支撑梁4,工作人员使用打孔机工作时,两承重箱可利用支撑梁4的长度旋转到打孔机两侧一定距离处,减少其对工作范围的占用,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其中:所述支撑梁4的上方为矩形板结构,其下方为圆管结构,且支撑梁4下方圆管的外径小于旋转槽201的高度,并且前后两根支撑梁4的另一端分别熔焊有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支撑梁4下方圆管的外径为支撑梁4在旋转槽201内预留下了旋转空间,提高了结构的合理性。其中:所述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均为顶端开口式的箱体结构,且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的箱底端面与底座2底面持平,并且第一承重箱5的侧端面熔焊有横截面为圆形的T形锁柱501,两承重箱装载承重物,可通过箱底与地面的接触将承重力分担到地面,减少打孔机的承担力,再次提高了结构的合理性。其中:所述第二承重箱6的侧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旋转的半圆头矩形锁片601,且锁片601的厚度契合T形锁柱501的矮柱高度,并且锁片601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的宽度小于T形锁柱501的大头端直径,打孔机未使用时,可将两承重箱旋转在底座2的上方,通过旋转第二承重箱6的锁片601将其和第一承重箱5的T形锁柱501进行卡扣连接,将两承重箱锁紧暂置,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同时也便于打孔机的搬运,再次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打孔机使用时,两侧承重箱旋转放置地面上,随地取石或者使用其他物品放置于承重箱内作为承重物,打孔机工作时,钻孔产生的能量被承重物吸收,保持打孔机机身的稳定性,打孔工作结束后,取出承重物,将承重箱旋转到底座2上方,通过旋转锁片601卡扣连接在T形锁柱501处,将两承重箱锁紧暂置,以上这一系列的结构,通过承重箱代替了打孔机现有的膨胀螺栓底座固定法,简化了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打孔机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主体(1),旋转槽(201),连接杆(3),支撑梁(4);所述打孔机主体(1)由齿条,可升降装置和底座(2)构成,且打孔机主体(1)右端通过可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持式钻孔机,底座(2)配置在可升降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底座(2)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所述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可通过T形锁柱(501)和锁片(601)构成卡扣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主体(1),旋转槽(201),连接杆(3),支撑梁(4);所述打孔机主体(1)由齿条,可升降装置和底座(2)构成,且打孔机主体(1)右端通过可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持式钻孔机,底座(2)配置在可升降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底座(2)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所述第一承重箱(5)和第二承重箱(6)可通过T形锁柱(501)和锁片(601)构成卡扣锁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矩形的旋转槽(201),且旋转槽(201)内均加工有圆柱形的连接杆(3),并且底座(2)通过连接杆(3)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支撑梁(4)。3.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桥梁的地下平稳支架式打孔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莉李家春周茂茜王志楠张宾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