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883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53
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存在干缩和温缩应力,容易出现开裂、断板等破坏模式,且透水性差的问题。过程为: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路用混凝土制备领域。

A Method of Preparing Epoxy Resin Concrete for Road U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oad epoxy resin concrete, and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oad concret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pervious concrete is mostly cement pervious concrete, and the cement concrete has drying shrinkage and temperature shrinkage stress, and is prone to cracking, plate breakage and other failure modes, and poor permeability. The process is as follows: 1.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 of epoxy resin concrete for road use; 2.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curing degree of epoxy resin cement; 3.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epoxy resins in epoxy resin cement; 4.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toughening agent in epoxy resin cement; 5.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moulding. Sixth, according to the best proportion of epoxy resin binder and the best molding process, determine the best ratio of glue to bone. The invention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road concrete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背景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推进,因为城市道路透水性差造成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于是,人们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希望建设出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用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的城市。这一理念中,透水混凝土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但是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存在干缩和温缩应力,容易出现开裂、断板等破坏模式,且透水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步骤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步骤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步骤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步骤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步骤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树脂混凝土是以合成树脂全部代替水泥、沥青等传统胶结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步骤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步骤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步骤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步骤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步骤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步骤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步骤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步骤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步骤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步骤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具体过程为:骨料为4.75-9.5mm粒径的骨料;环氧树脂胶结料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消泡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用E51和E44型环氧树脂,E51和E44型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常温下呈粘稠状液体;E51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51mol/100g,25℃常温下粘度为10000~16000mPa·s;E44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44mol/100g,25℃常温下粘度为20000~40000mPa·s;固化剂选用改性胺固化剂593;改性胺固化剂593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伯胺基和两个仲胺基;改性胺固化剂593为无色透明粘性液体,25℃常温下粘度为100±50mPa·s;改性胺固化剂593与环氧树脂混合,无分层离析现象;增韧剂选用102C-4H型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102C-4H型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5mol/100g,60℃下粘度为2000~4000,聚氨酯含量为67;稀释剂选用苯甲醇为稀释剂,添加量为10phr;消泡剂又称消沫剂,选用丙三醇作为消泡剂,添加量为0.5phr。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具体过程为:选定任一种环氧树脂,设定不同固化度,计算每100g不同固化度的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中固化剂添加量:式中,X为100g环氧树脂完全固化所消耗的胺类固化剂质量,单位为g/100g;M为胺类固化剂的相对分子量,单位为g/mol;nH为胺类固化剂分子结构中所含有的胺氢个数;K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单位为mol/100g;B为固化度;根据固化剂添加量,制备不同固化度的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对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取拉伸强度最高的试件的固化度为最佳固化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制备过程为:环氧树脂胶结料的试件呈哑铃状;①在两块夹板内表面涂上脱模剂,将模具进行组装,模具开口为浇铸口,竖向固定在桌面;②将环氧树脂、增韧剂和稀释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胶粘剂;③向胶粘剂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④在胶粘剂中加入消泡剂,轻轻搅拌后静置5-10分钟;⑤将胶粘剂沿着浇注口紧贴模板倒入模具;⑥浇注完毕后1天,拆掉模具,获得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将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敞开放在一个平面上,将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打磨光滑并编号,再在室温下养护7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过程为:制备最佳固化度不同配比下的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试件,测定不同配比下的环氧树脂拉伸试件的拉伸强度,选取拉伸强度最高时对应的环氧树脂配比,即为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拉伸强度计算公式为:式中,σ为拉伸强度,单位为MPa;Pb为破坏荷载,单位为N;b为环氧树脂拉伸试件宽度,单位为mm;h为环氧树脂拉伸试件厚度,单位为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过程为:制备最佳固化度、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下的不同添加量增韧剂的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测定不同添加量增韧剂的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相琛谭振宁毕肖锋张岚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