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65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该体模包括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该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圆柱体结构。第二盖板组件上设置有网格孔,中心网格孔上设置有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当利用该体模进行成像测试时,可以以该该尺寸较小的定位组件作为定位测量采样点的定位基准,可以提高测量采样点的定位精度,进而能够提高MRI图像的几何畸变校正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该体模的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学影像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以及基于该体模的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由于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可同时获得检查部位的形态信息和功能信息,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成像参数与成像层面,成为当今医学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然而,MRI图像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存在几何畸变。该几何畸变对MRI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所谓几何畸变是指MRI图像内所显示的点在已知位置上发生的偏差或MRI图像内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存在不正确的比例。目前,校正和测试MRI图像的几何畸变的常用方法是用体模进行图像测试实验。体模的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在体模10底部设置有网格孔状结构,成像测试时,利用体模的中心网格孔11作为测量采样点的定位基准,非体模中心的其它各网格孔12作为测量采样点。然而,受体模结构的限制,体模中心网格孔11的孔径不能太小,一般在5mm左右,而在对测量采样点定位时,可以以该中心网格孔11内的任一点作为定位基准,如此,导致测量采样点的定位不准确,进而导致MRI图像的几何畸变的校正和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以及基于该体模的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测量采样点定位精度,进而提高MRI图像的几何畸变校正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包括: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第一盖板组件、第二盖板组件与中空筒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中,第一盖板组件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底部,第二盖板组件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二底部,中空筒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侧壁;第二盖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网格孔,第二盖板组件的中心网格孔上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中心网格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中心设置有贯穿中心网格孔的定位孔;定位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从底座中心突出的定位轴;所述底座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底座镶嵌到定位凹槽内,所述定位轴穿过定位孔。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二盖板组件上还设置若干个沟槽,若干个沟槽将若干个网格孔连接在一起,以使若干个网格孔和若干个沟槽形成相互贯通结构。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若干个沟槽呈纵横交错结构。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分别与中空筒体通过粘合胶粘结在一起。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底座通过粘合胶粘接在第二盖板组件的中心网格孔内。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采集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部分可选方式提供的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该方法包括:获取体模进行成像测试时的各沟槽形变量;根据各沟槽形变量确定体模的各局部形变区域;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以定位组件为定位基准,定位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为除中心网格孔以外的其它各个网格孔;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根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第二测量采样点位于连接不同第一测量采样点的沟槽上;采集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和第二测量采样点上的测试数据。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根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相连的两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位于单一沟槽上的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根据相连的两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位于单一沟槽上的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具体包括:绘制连接单一沟槽两端的第一测量采样点的直线;获取单一沟槽到直线的最大距离;判断最大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值;当最大距离大于预设值时,根据单一沟槽两端的两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最大距离在单一沟槽上的最大距离点;以最大距离点作为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当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值时,按照等间隔的方式在单一沟槽上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方式,当最大距离大于预设值时,方法还包括:绘制连接最大距离点到单一沟槽第一端的第一测量采样点的第一直线以及绘制连接单一沟槽上的最大距离点到单一沟槽第二端的第一测量采样点的第二直线;获取第一沟槽段到第一直线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第二沟槽段到第二直线的第二最大距离;第一沟槽段为最大距离点和单一沟槽第一端之间的沟槽段;第二沟槽段为最大距离点和单一沟槽第二端之间的沟槽段;判断第一最大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值,以及第二最大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值;当第一最大距离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最大距离点和第一端的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一最大距离在第一沟槽段上的第一最大距离点,以第一最大距离点作为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当第一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值时,按照等间隔的方式在第一沟槽段上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当第二最大距离大于预设值时,根据最大距离点和第二端的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最大距离在第二沟槽段上的第二最大距离点,以第二最大距离点作为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当第二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值时,按照等间隔的方式在第二沟槽段上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采集装置,装置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部分可选方式提供的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体模进行成像测试时的各沟槽形变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沟槽形变量确定体模的各局部形变区域;定位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以定位组件为定位基准,定位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为除中心网格孔以外的其它各个网格孔;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根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第二测量采样点位于连接不同第一测量采样点的沟槽上;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和第二测量采样点上的测试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体模包括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该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中,第二盖板组件上设置有网格孔,中心网格孔上设置有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当利用该体模进行成像测试时,可以以该定位组件作为定位测量采样点的定位基准。而该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盖板组件上的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因此,以该尺寸较小的定位组件作为定位基准,可以提高测量采样点的定位精度,进而能够提高MRI图像的几何畸变校正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时用到的附图做一简要说明。显而易见地,这些附图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体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模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网格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盖板组件、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与所述中空筒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为所述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底部,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为所述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二底部,所述中空筒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侧壁;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网格孔,所述第二盖板组件的中心网格孔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筒体、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盖板组件、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与所述中空筒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为所述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底部,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为所述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第二底部,所述中空筒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侧壁;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网格孔,所述第二盖板组件的中心网格孔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中心网格孔的径向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的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网格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所述中心网格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中心突出的定位轴;所述底座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底座镶嵌到定位凹槽内,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还设置若干个沟槽,所述若干个沟槽将若干个所述网格孔连接在一起,以使若干个网格孔和若干个沟槽形成相互贯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的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沟槽呈纵横交错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和所述第二盖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中空筒体通过粘合胶粘结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粘合胶粘接在第二盖板组件的中心网格孔内。7.一种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数据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3或4的用于MRI几何畸变校正及测试的体模,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体模进行成像测试时的各沟槽形变量;根据各沟槽形变量确定体模的各局部形变区域;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以定位组件为定位基准,定位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为除中心网格孔以外的其它各个网格孔;针对每个局部形变区域,根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第二测量采样点位于连接不同第一测量采样点的沟槽上;采集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和第二测量采样点上的测试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相连的两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位于单一沟槽上的第二测量采样点的位置;根据相连的两个第一测量采样点的位置获取位于单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瑜李丹丹徐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