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53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利用荧光材料的激发光谱与抗坏血酸的紫外吸收谱重叠,导致荧光内滤效应发生,通过荧光信号强度减弱实现对抗坏血酸定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当前复杂的检测模式,实现了简易、快捷和高效的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现性好、准确灵敏及高选择性的特点,可以在血清中实现定量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监测抗氧化剂的含量变化对于心血管或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内活性氧或活性氮物质过量表达的结果,而在某种程度上,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以维持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动态平衡。在各种常见抗氧化剂中,抗坏血酸,又被称作维生素C,在结构上显著不同于生物硫醇,除了具有较好的还原活性,其生理学上的功能近年来也被陆续发现。有报道指出,抗坏血酸可以通过易位酶激活介导DNA去甲基化过程,帮助抗癌过程的进行;也有研究人员发现,抗坏血酸可以有效调解造血干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增殖分化以抑制白血病的发生。上述研究案例表明,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对人体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电化学分析和光学传感是分析检测抗坏血酸含量的主要途径。然而,当使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时,尿酸和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与抗坏血酸类似,造成干扰,使得涉及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往往无法屏蔽尿酸和多巴胺的影响,导致开发针对抗坏血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含量上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直接将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与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及Tris缓冲溶液混合,利用荧光材料的激发光谱与抗坏血酸的紫外吸收谱重叠的特点,导致荧光内滤效应的发生,使时间分辨型荧光强度发生变化,通过对其导致的颜色变化的处理,实现对抗坏血酸的含量检测;其中:所述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溶液浓度为0.6~3.0mg/mL;所述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mM,使用去离子水配置;所述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为:Tris作为缓冲物质,其浓度为50~400mM,使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为8.0~9.0;所述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时间分辨型荧光材料溶液及Tris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闽韩欣悦施国跃陈子晗李康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