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37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12
提供一种抑制形成于排出侧罐内的空气存积部的空气被排出的液体泵。形成于壳体(16)内的排出侧罐部(28)具有在该液体泵(10)的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第一内侧面(28c)和第二内侧面(28d)。在第一内侧面(28c)形成有排出口(22),在第二内侧面(28d)形成有排出侧连通路径(46)的开口部(46a)。在排出侧罐部(28)内的比排出侧连通路径(46)的开口部(46a)及该排出口(22)靠上侧的空间形成空气存积部(A2)。在排出侧罐部(28)内设有圆筒状隔壁部(48),该圆筒状隔壁部(48)在排出侧连通路径(46)的开口部(46a)的至少上侧位置以从空气存积部(A2)侧观察时覆盖开口部(46a)的方式从第二内侧面(28d)向第一内侧面(28c)突出。

Liquid pump

A liquid pump is provided to suppress the air discharged from the air storage part formed in the exhaust side tank. The discharge side tank (28) formed in the shell (16) has a first inner surface (28c) and a second inner surface (28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n the setting state of the liquid pump (10). An outlet (22) is formed on the first medial surface (28c) and an opening (46a) with an outlet side connecting path (46)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medial surface (28d). An air storage unit (A2) is formed in the opening (46a) of the specific discharge side connecting path (46) and the upper space of the discharge side tank (28). A cylindrical wall (48) is arranged in the discharge side tank (28), which protrudes from the second inner side (28d) to the first inner side (28c) by covering the opening (46a) at least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opening (46a) of the discharge side connecting path (46) when viewed from the side of the air storage part (A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体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使泵室的容积周期性膨胀收缩而将液体从吸引口吸引并从排出口排出的液体泵。
技术介绍
在用于输送水、药品等液体的液体泵中,存在如下液体泵:通过使划分出泵室的壁的一部分以使泵室的容积变动的方式进行振动,从而将液体从吸引口吸引并从排出口排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液体泵:将粘合有两片压电元件而得到的层叠型的膜状振子(双层压电振子)作为泵室的壁的一部分而配置,通过对该膜状振子施加交流电压来使该振子振动,从而使泵室的容积膨胀收缩而对液体进行输送。在该液体泵中,在吸引液体的吸引口与泵室之间、以及在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与泵室之间分别配置单向阀,在泵室膨胀了时将液体从吸引口经由吸引口侧的单向阀而向泵室内吸引,在泵室收缩了时将泵室内的液体经由排出口侧的单向阀而从排出口排出。在上述那样的液体泵中,在从泵室排出液体时泵室收缩而泵室内被加压,由此从泵室内朝向排出口送出液体,但在排出口侧的流体阻力较大时则无法从泵室送出足够量的液体。另外,在向泵室内吸引液体时,也发生同样的现象,在吸引口侧的流体阻力较大时无法向泵室内吸引足够量的液体。即,由于排出口以及吸引口中的流体阻力的增加而导致泵的性能降低。作为上述那样的问题的解决手段而进行有如下设置:在吸引口侧以及排出口侧设置贮存罐,并在该罐内形成空气存积部(专利文献2)。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形成有空气存积部的罐,从而在吸引液体时,吸引口侧的罐内的空气暂时膨胀,由此流体从吸引侧的罐被向泵室内吸引时的阻力变小。另外,在排出液体时,排出口侧的罐内的空气暂时收缩,从而将流体从泵室向排出侧的罐内送出时的阻力变小。由此,即便吸引口以及排出口中的流体阻力变大,也能够由此抑制泵的性能降低。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943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2142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那样的液体泵通常能够通过使振子的振动频率变化来改变液体的排出量。然而,若为了增大排出量而使振动频率变大,则尤其在排出侧的罐内,有时由于在液体中传递的振动而导致在罐内的液面附近产生包含空气存积部的空气的气泡,导致呈泡状的空气向液体内扩散并与液体一起从排出口排出。于是,产生如下问题:空气存积部逐渐变少而减轻流体阻力的影响的效果减少,其结果是,无法维持泵的排出性能。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形成于排出侧罐内的空气存积部的空气被排出的液体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泵,其具备:吸引口,其吸引液体;泵室,其与所述吸引口连通,划分出所述泵室的壁的一部分是能够振动以使得所述泵室的容积变动的振动壁部;排出侧连通路径,其从所述泵室延伸;排出侧罐部,其经由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与所述泵室连通,用于贮存从所述泵室送出的液体;排出侧单向阀,其以从所述泵室朝向所述排出侧罐部的流体通过而从所述排出侧罐部朝向所述泵室的流体不通过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排出侧罐部与所述泵室之间;以及排出口,其排出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液体,所述液体泵设为,随着所述振动壁部的振动,将液体从所述吸引口吸引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排出侧罐部具有在所述液体泵的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在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比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以及所述排出口靠上侧的空间形成空气存积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在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的至少上侧位置还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以从所述空气存积部侧观察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从所述第二内侧面朝向所述第一内侧面突出。在该液体泵中,在排出侧罐部内,在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与空气存积部之间设有隔壁部,因此,即便在排出侧罐部内的液面附近产生了包含空气存积部的空气的气泡,该空气也难以向下方扩散。由此,能够抑制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具体而言,可以的是,在所述隔壁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隔开有间隔。更具体而言,可以的是,所述隔壁部是以将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包围的方式从所述第二内侧面突出的筒状隔壁部。优选为,可以的是,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和所述排出口配置于比所述排出侧罐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由此,比排出侧罐部内的排出口以及排出侧连通路径靠上侧的空间变得更大,能够使空气存积部变得更大。另外,使空气存积部与排出口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更可靠地抑制空气从排出口排出。更具体而言,可以的是,所述液体泵还具备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以及第三壳体部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部以及所述第三壳体部分别整体上呈板状,所述壳体通过在由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三壳体部夹着所述第二壳体部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部以及所述第三壳体部彼此重合而形成,所述第一壳体部具有所述吸引口和所述排出口,还具有以所述第一内侧面作为底面并朝向所述第二壳体部开口的第一排出侧罐凹部,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第二排出侧罐凹部,其以所述第二内侧面作为底面并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开口;以及泵室凹部,其在所述第二排出侧罐凹部的相反侧朝向所述第三壳体部开口,所述振动壁部是设为夹持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与所述第三壳体部之间并覆盖所述泵室凹部的开口的部分的膜状振子,所述排出侧罐部由所述第一排出侧罐凹部和所述第二排出侧罐凹部构成。优选为,可以的是,所述液体泵还具备:吸引侧罐部,其配置于所述吸引口与所述泵室之间,用于贮存从所述吸引口吸引来的液体;吸引侧连通路径,其将所述吸引侧罐部与所述泵室连通;以及吸引侧单向阀,其配置为从所述泵室侧覆盖所述吸引侧连通路径的所述泵室侧的开口部,并设为使得从所述吸引侧罐部朝向所述泵室的流体通过而从所述泵室朝向所述吸引侧罐部的流体不通过,所述吸引侧罐部具有在所述液体泵的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在所述吸引侧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所述吸引口,在所述吸引侧罐的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所述吸引侧连通路径的所述吸引侧罐部侧的开口部,在所述吸引侧罐部内的比所述开口部以及所述吸引口靠上侧的空间形成空气存积部,在所述吸引侧罐部内,在所述吸引侧罐侧的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上侧位置,还具有以从所述空气存积部侧观察时覆盖所述吸引侧罐侧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从所述吸引侧罐的所述第二内侧面朝向所述吸引侧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突出的隔壁部。通过设置吸引侧罐,还能够使该液体泵的吸引能力稳定。另外,通过在吸引侧罐内也设置隔壁部,从而能够防止吸引侧罐内的空气被向泵室侧吸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泵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液体泵的主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液体泵中的第二壳体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泵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泵10具备壳体16,该壳体16具有:吸引嘴12,其用于安装吸引侧的管(未图示);以及排出嘴14,其用于安装排出侧的管(未图示)。如图3所示,在该壳体16内配置有具有两片压电元件的膜状振子18,通过如后述那样对压电元件施加交流电压而使膜状振子18周期性振动,从而将液体从吸引嘴12的吸引口20吸引并从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泵,其具备:吸引口,其吸引液体;泵室,其与所述吸引口连通,划分出所述泵室的壁的一部分是能够振动以使得所述泵室的容积变动的振动壁部;排出侧连通路径,其从所述泵室延伸;排出侧罐部,其经由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与所述泵室连通,用于贮存从所述泵室送出的液体;排出侧单向阀,其以从所述泵室朝向所述排出侧罐部的流体通过而从所述排出侧罐部朝向所述泵室的流体不通过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排出侧罐部与所述泵室之间;以及排出口,其排出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液体,所述液体泵设为,随着所述振动壁部的振动,将液体从所述吸引口吸引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液体泵的特征在于,所述排出侧罐部具有在所述液体泵的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在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比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以及所述排出口靠上侧的空间形成空气存积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在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的至少上侧位置还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以从所述空气存积部侧观察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从所述第二内侧面朝向所述第一内侧面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27 JP 2016-2109421.一种液体泵,其具备:吸引口,其吸引液体;泵室,其与所述吸引口连通,划分出所述泵室的壁的一部分是能够振动以使得所述泵室的容积变动的振动壁部;排出侧连通路径,其从所述泵室延伸;排出侧罐部,其经由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与所述泵室连通,用于贮存从所述泵室送出的液体;排出侧单向阀,其以从所述泵室朝向所述排出侧罐部的流体通过而从所述排出侧罐部朝向所述泵室的流体不通过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排出侧罐部与所述泵室之间;以及排出口,其排出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液体,所述液体泵设为,随着所述振动壁部的振动,将液体从所述吸引口吸引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液体泵的特征在于,所述排出侧罐部具有在所述液体泵的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在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的比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以及所述排出口靠上侧的空间形成空气存积部,在所述排出侧罐部内,在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的至少上侧位置还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以从所述空气存积部侧观察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从所述第二内侧面朝向所述第一内侧面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壁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隔开有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部是以将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包围的方式从所述第二内侧面突出的筒状隔壁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侧连通路径的开口部和所述排出口配置于比所述排出侧罐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靠下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泵还具备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朋晃大木泰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工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