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变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10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桨机构,包括:与轮毂相连并倾斜设置、用以调整风机叶片倾斜程度的变桨轴承;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架;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相连的出引板;用以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出引板相连的过渡板。上述变桨机构用以消除变桨轴承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偏差,降低导流罩的疲劳应力,解决了变桨机构装配难度过大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变桨机构的风力发电机。

A Wind Turbine and Its Propeller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peller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propeller bearing connected with the hub and inclined to adjust the inclination degree of the fan blade, a support bracket extending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an outlet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propeller bearing, and a transition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bracket and the outlet plate. The propeller mechanism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position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opeller bearing and the support frame, reduce the fatigue stress of the guide hood,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ssembly of the propeller mechanism is too difficult.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wind power generator including the above-mentioned pitch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及其变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桨机构。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变桨机构的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在化石燃料资源形式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大力研究风力发电技术。我国内陆以及海上均具备丰富的风能资源,加快风电项目建设,对于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变桨机构包括具有支撑钢架05的导流罩,轮毂01以及与轮毂01相连的变桨轴承02等部件,支撑钢架05和变桨轴承02通过L形连接板04连接,其中,变桨轴承02通过连接螺栓03与轮毂01相连,并且L形连接板04通过上述连接螺栓03固定于变桨轴承02,而L形连接板04通过固定螺栓06固定于支撑钢架05,以完成变桨机构的装配。在实际装配变桨机构的过程中,由于支撑钢架05相对于变桨轴承02(也即L形连接板04)具有一定的位置偏差,因此,通常做法为在装配现场配钻上述固定螺栓06的螺孔,以消除L形连接板04与支撑钢架05沿径向方向的位置偏差。然而,由于连接螺栓03的螺孔过大而无法进行现场配钻,使L形连接板04与支撑钢架05沿轴向方向的位置偏差无法消除,并需要使L形连接板04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才能够固定于支撑钢架05的表面,这样会增加变桨轴承02、L形连接板04以及支撑钢架05的疲劳应力,也增加了变桨机构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桨机构,该变桨机构用以消除变桨轴承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偏差,降低导流罩的疲劳应力,解决了变桨机构装配难度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桨机构的风力发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桨机构,包括:与轮毂相连并倾斜设置、用以调整风机叶片倾斜程度的变桨轴承;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架;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相连的出引板;用以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出引板相连的过渡板。优选地,所述出引板呈直板状;其中,所述出引板具有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相连的轴承连接端和用以与所述过渡板相连的过渡连接端。优选地,所述过渡板具体为折弯板;其中,所述过渡板具有用以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的支架连接端和用以与所述过渡连接端相连的出引连接端。优选地,所述出引连接端和所述过渡连接端均设有安装通孔,紧固部穿设所述安装通孔以实现所述出引板和所述过渡板相连。优选地,所述出引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过渡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连接端沿径向设置并贴合于所述支撑架的表面。优选地,两个固定部沿所述支架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其中,所述固定部用以连接所述支架连接端和所述支撑架。优选地,所述紧固部垂直于所述出引连接端的延伸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固定部沿轴向设置。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桨机构,通过出引板和过渡板的连接以消除变桨轴承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偏差。具体来说,出引板固定于变桨轴承,过渡板贴合于支撑架的表面,沿径向调整过渡板的位置使过渡板接触出引板并将这两者固定,以消除变桨轴承与支撑架沿轴向的位置偏差,最后将过渡板的位置于支撑架上固定,以消除变桨轴承与支撑架沿径向的位置偏差,进而降低变桨轴承以及支撑架所受的疲劳应力,降低了变桨机构的装配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桨机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变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01-轮毂、02-变桨轴承、03-连接螺栓、04-L形连接板、05-支撑钢架、06-固定螺栓、1-变桨轴承、2-支撑架、3-出引板、4-过渡板、5-紧固部、6-固定部、7-连接部。此外,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表示径向,上下方向表示轴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方案,首先对本文中的方位基准进行具体说明,除了明确地表示某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本文中单独出现的“轴向”均是指风机叶片的转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也即图2中的上下方向,而“径向”均是指垂直于风机叶片的转轴的方向,也即图2中的左右方向。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桨机构,如图2所示,该变桨机构包括:与轮毂相连并倾斜设置、用以调整风机叶片倾斜程度的变桨轴承1;设于导流罩并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架2;用以与变桨轴承1相连的出引板3;用以与支撑架2和出引板3相连的过渡板4。在装配变桨机构的过程中,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沿轴向和径向均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该位置偏差是指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的理论相对位置和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的实际相对位置之间的差距,这种位移偏差是无法通过预先计算得出的随机数值,而本变桨机构通过在变桨轴承1和支撑架2之间设置出引板3和过渡板4能够消除上述位置偏差。具体来说,轮毂通过连接部7与变桨轴承1的外圈相连,连接部7平行于变桨轴承1的轴向设置,出引板3通过连接部7固定于变桨轴承1的表面,并主要沿轴向延伸;过渡板4能够在支撑架2上沿径向移动,当过渡板4移动至与出引板3接触时,将过渡板4和出引板3固定,此时,应使过渡板4与支撑架2保持相连的状态,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之间沿轴向方向的位置偏差通过出引板3与过渡板4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补偿,以达到消除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之间沿轴向方向的位置偏差的目的;最后再将过渡板4与支撑架2固定在一起,以消除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之间沿径向方向的位置偏差。可以看出,在上述装配的过程中,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通过出引板3和过渡板4间接连接,并通过调整出引板3和过渡板4连接的相对位置来补偿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之间随机大小的位置偏差,而出引板3和过渡板4还不会产生弹性形变来实现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的连接,这样一方面,变桨轴承1和支撑架2所受的疲劳应力减小,变桨机构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无需额外用力使过渡板4产生弹性形变以贴合于支撑架2的表面,并将过渡板4固定于支撑架2上,解决了变桨机构装配难度大的问题。如图2所示,上述出引板3优选呈直板状;其中,出引板3具有用以与变桨轴承1相连的轴承连接端和用以与过渡板4相连的过渡连接端。具体来说,出引板3的轴承连接端通过连接部7固定于变桨轴承1外圈的侧面,过渡连接端与过渡板4连接,并且其主要沿轴向延伸以供过渡板4调整相对于其的连接位置,进而消除变桨轴承1与支撑架2之间沿轴向的位置偏差。当然,出引板3还可以呈其他主要沿轴向延伸的形状。如图2所示,上述过渡板4优选为折弯板;其中,过渡板4具有用以与支撑架2相连的支架连接端和用以与过渡连接端相连的出引连接端。具体来说,支架连接端和出引连接端作为过渡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轮毂相连并倾斜设置、用以调整风机叶片倾斜程度的变桨轴承(1);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架(2);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1)相连的出引板(3);用以与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出引板(3)相连的过渡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轮毂相连并倾斜设置、用以调整风机叶片倾斜程度的变桨轴承(1);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架(2);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1)相连的出引板(3);用以与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出引板(3)相连的过渡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引板(3)呈直板状;其中,所述出引板(3)具有用以与所述变桨轴承(1)相连的轴承连接端和用以与所述过渡板(4)相连的过渡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4)具体为折弯板;其中,所述过渡板(4)具有用以与所述支撑架(2)相连的支架连接端和用以与所述过渡连接端相连的出引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术平肖航张万军仵文松徐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