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68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综合考虑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对运行方式的影响,从而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

Optimal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Multi-Feed AC/DC Hybrid Gri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mized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multi-feed AC/DC hybrid power gri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grid dispatching.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ring the operation index of power grid; among them, the operation index includes average transmission median and load rate of main transformer of partition center; constructing the operation mode model of power grid based on operation index and pre-constructed constraints; Beam conditions include generalized short-circuit ratio constraints and short-circuit current constraints; the operation mode model of power grid is solv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operation scheme of power grid. The invention ca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eneralized short-circuit ratio and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the multi-feed AC/DC hybrid power grid on the operation mode, thereby effectively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power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调度
,尤其是涉及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交直流输电混联技术迅速发展,呈现出多直流落点集中的重要特征。然而,由于我国负荷和资源的分布不平衡,造成不同区域间传输功率的增加,给电网的运行方式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其中,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所述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的步骤,包括:将电网进行分区,得到电网的子区域和子区域之间联络线;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节点对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两个节点;根据主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有功功率和主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最大值计算所述子区域的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的步骤,包括:根据介数计算公式和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由多条联络线路组成的输电断面的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介数计算公式为:其中,Gpq_ij(L)为平均输电介数,p和q分别为联络线两端的两个节点,i和j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节点对,L为联络线的总条数,l为联络线的编号,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下式确定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其中,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P(i,j)表示节点i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Pl(i,j)表示节点i经过线路l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Si为节点i流出的实际有功,Sj为负荷节点j的最大需求负荷。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基于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构建约束条件。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的步骤,包括:根据综合安全函数和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其中,所述综合安全函数为:其中,S为目标函数,Gpq_ij(L)为平均输电介数,α1为平均输电介数的权重系数,GS为平均输电介数的归一化基值,k为电网的子区域编号,βT_k为子区域k的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α2为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的权重系数。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构建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根据广义短路比确定广义短路比约束:GSCR≥3其中,GSCR为广义短路比,且GSCR=minλ(Jeq),Jeq为扩展雅克比矩阵,λ(Jeq)为扩展雅克比矩阵的特征根;根据短路电流确定短路电流约束:Ik<Ilimit其中,Ik为电网中每个子区域中500kV变电站200kV母线的短路电流,Ilimit为500kV变电站200kV母线的短路电流的上限值。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的步骤,包括: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并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检验所述目标函数的解取值是否达到最大;如果是,则将取值最大的解对应的运行方式确定为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如果否,则将电网进行重新分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装置,其中,包括: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所述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方案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系统,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网调度
,该方法首先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然后基于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再对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综合考虑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对运行方式的影响,从而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待研究电网区域初始分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针对我国电网的现有运行方式,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对如何保持直流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来确保区域联络线的阻塞研究较少,并很少考虑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强弱性和短路电流对运行方式的影响。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的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诸如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所述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所述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的步骤,包括:将电网进行分区,得到电网的子区域和子区域之间联络线;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节点对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两个节点;根据主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有功功率和主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最大值计算所述子区域的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的步骤,包括:根据介数计算公式和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由多条联络线路组成的输电断面的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介数计算公式为:其中,Gpq_ij(L)为平均输电介数,p和q分别为联络线两端的两个节点,i和j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节点对,L为联络线的总条数,l为联络线的编号,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下式确定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其中,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P(i,j)表示节点i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Pl(i,j)表示节点i经过线路l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Si为节点i流出的实际有功,Sj为负荷节点j的最大需求负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基于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构建约束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炜灯刘树安黄安平钱峰王健华曾荣均刘俊磊陈君德程涛刘思捷李启亮刘沛林肖俊沙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