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5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盲点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及其加工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成本高、材料厚度大、材质重的缺点,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电镀层,且膜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注塑层,所述注塑层的顶部粘接有双面胶,膜体的厚度为0.1mm~0.25mm,膜体的顶部呈曲面,在防雨膜的基础上,对防雨膜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替代了传统的玻璃后视盲点镜,功能材料的厚度在0.1mm~0.25mm,使用的生产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成的防雨扩视膜的厚度小,材质更加轻盈,采用电镀工艺使防雨膜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经注塑后的成品背面饱满平整,盲点镜在使用时更加美观,适合推广使用。

A Planar Rain-proof Visual Expansion Film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arview mirror blind spot mirror, in particular to a planar rain-proof visual dilatation film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which solves the shortcomings of high cost, large material thickness and heavy material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a film body,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l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plating layer,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lm body is fixed with an injection layer, the top of the injection layer is bonded with a double-sided adhesive, and the film body is fixed with an injection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is 0.1 mm to 0.25 mm, and the top of the film is curv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inproof film, the rainproof film is further processe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glass rear-view blind spot mirror. The thickness of the functional material is 0.1 mm to 0.25 mm. The production material used is less,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the thickness of the rainproof film is smaller and the material is lighter. The rainproof film has been made by electroplating technology. Mirror reflection effect, after injection, the back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full and flat, and the blind spot mirror is more beautiful in use, which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盲点镜
,尤其涉及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后视镜存在一定的盲点区,目前都采用在后视镜上安装后视镜盲点镜,来使汽车驾驶更加安全。然而后视镜盲点镜采用玻璃制成,成本较高,并且其功能厚度在1.5mm~2.5mm之间,加上背胶总厚度在4mm,用支点安装厚度更厚达到1cm左右,材料质量重,不美观,由于厚度较厚也会影响后视镜本身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成本高、材料厚度大、材质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电镀层,且膜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注塑层,所述注塑层的顶部粘接有双面胶。优选的,所述膜体的厚度为0.1mm~0.25mm。优选的,所述膜体的顶部呈曲面。优选的,所述膜体由丙烯酸UV树脂、对苯乙烯磺酸钠、双葵二酸酯、硬脂酸钾稳定剂、UV127引发剂、聚丙烯酸脂流平剂以及含醇类溶剂混合制成。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2~95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3份,双葵二酸酯1~1.5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1.5份,UV127引发剂2~4份,聚丙烯酸脂流平剂0.5~1份和含醇类溶剂150~200份;S2、将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70℃,将丙烯酸UV树脂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含醇类溶剂,搅拌60min~100min,得混合液;S3、保持S2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防雨膜涂层,然后将防雨膜涂层均匀地涂布在高张力材料表面,并加温至85℃~100℃,在1min~2min后让防雨膜涂层干燥,并使用UV光让防雨膜的自洁防雾涂层固化得到防雨膜;S4、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防雨膜反面进行电镀加工,随后将防雨膜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整形修边,随后在防雨膜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得到防雨视扩膜。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脂流平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所述含醇类溶剂为异丙醇、甲醇、丁醇、乙醚和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在防雨膜的基础上,对防雨膜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替代了传统的玻璃后视盲点镜,功能材料的厚度在0.1mm~0.25mm,使用的生产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成的防雨扩视膜的厚度小,材质更加轻盈,采用电镀工艺使防雨膜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经注塑后的成品背面饱满平整,盲点镜在使用时更加美观,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膜体、2电镀层、3注塑层、4双面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包括膜体1,所述膜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镀层2,且膜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注塑层3,注塑层3的顶部粘接有双面胶4,膜体1的厚度为0.1mm~0.25mm,膜体1的顶部呈曲面,膜体1由丙烯酸UV树脂、对苯乙烯磺酸钠、双葵二酸酯、硬脂酸钾稳定剂、UV127引发剂、聚丙烯酸脂流平剂以及含醇类溶剂混合制成。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1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2~95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3份,双葵二酸酯1~1.5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1.5份,UV127引发剂2~4份,聚丙烯酸脂流平剂0.5~1份和含醇类溶剂150~200份;S2、将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70℃,将丙烯酸UV树脂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含醇类溶剂,搅拌60min~100min,得混合液;S3、保持S2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防雨膜涂层,然后将防雨膜涂层均匀地涂布在高张力材料表面,并加温至85℃~100℃,在1min~2min后让防雨膜涂层干燥,并使用UV光让防雨膜的自洁防雾涂层固化得到防雨膜;S4、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防雨膜反面进行电镀加工,随后将防雨膜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整形修边,随后在防雨膜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得到防雨视扩膜。实施例一,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1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2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份,双葵二酸酯1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份,UV127引发剂2份,聚丙烯酸脂流平剂0.5份和含醇类溶剂170份;S2、将捏合机的温度调至60℃,将丙烯酸UV树脂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含醇类溶剂,搅拌80min,得混合液;S3、保持S2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防雨膜涂层,然后将防雨膜涂层均匀地涂布在高张力材料表面,并加温至90℃,在2min后让防雨膜涂层干燥,并使用UV光让防雨膜的自洁防雾涂层固化得到防雨膜;S4、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防雨膜反面进行电镀加工,随后将防雨膜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整形修边,随后在防雨膜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得成品一。实施例二,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1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3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5份,双葵二酸酯1.2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2份,UV127引发剂3份,聚丙烯酸脂流平剂0.8份和含醇类溶剂185份;S2、将捏合机的温度调至60℃,将丙烯酸UV树脂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含醇类溶剂,搅拌80min,得混合液;S3、保持S2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防雨膜涂层,然后将防雨膜涂层均匀地涂布在高张力材料表面,并加温至90℃,在2min后让防雨膜涂层干燥,并使用UV光让防雨膜的自洁防雾涂层固化得到防雨膜;S4、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防雨膜反面进行电镀加工,随后将防雨膜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整形修边,随后在防雨膜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得成品二。实施例三,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1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5份,对苯乙烯磺酸钠3份,双葵二酸酯1.5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5份,UV127引发剂4份,聚丙烯酸脂流平剂1份和含醇类溶剂200份;S2、将捏合机的温度调至60℃,将丙烯酸UV树脂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含醇类溶剂,搅拌80min,得混合液;S3、保持S2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防雨膜涂层,然后将防雨膜涂层均匀地涂布在高张力材料表面,并加温至90℃,在2min后让防雨膜涂层干燥,并使用UV光让防雨膜的自洁防雾涂层固化得到防雨膜;S4、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防雨膜反面进行电镀加工,随后将防雨膜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加工,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整形修边,随后在防雨膜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得成品三。对比例,一种平面防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包括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镀层(2),且膜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注塑层(3),所述注塑层(3)的顶部粘接有双面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包括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镀层(2),且膜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注塑层(3),所述注塑层(3)的顶部粘接有双面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厚度为0.1mm~0.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顶部呈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由丙烯酸UV树脂、对苯乙烯磺酸钠、双葵二酸酯、硬脂酸钾稳定剂、UV127引发剂、聚丙烯酸脂流平剂以及含醇类溶剂混合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防雨视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膜体(1)的化学成分为丙烯酸UV树脂92~95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3份,双葵二酸酯1~1.5份,硬脂酸钾稳定剂1~1.5份,UV127引发剂2~4份,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万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