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17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按照如下操作步骤:A、先将食品工业废水流经多重格栅,然后排入沉降池,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B、排入酸碱调节池,先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再将其pH调节至5.5‑7.5;C、先通入厌氧曝气池,然后通入好氧池,再利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然后加入还原剂,采用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进行沉降处理;D、采用保安过滤工艺、微滤膜过滤工艺、超滤膜过滤工艺、反渗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絮凝剂包括氯化亚铁,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木聚糖,橡胶原液,油酸为补强体系,提高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絮凝能力和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for Food Indust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from food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operation steps: A. First, the wastewater from food industry is flowed through multiple grids, then discharged into sedimentation tank and flocculated by adding flocculant; B. Discharged into acid-base regulating tank, sterilized by ultraviolet rays, then adjusted its pH to 5.5 7.5; C. First, it is fed into anaerobic aeration tank, then into aerobic tank, and then reused. The facultative oxygen membrane bioreactor is treated, and then the reducing agent is added,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filtration process is used for filtering treatment, followed by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D. The security filtration process, th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 and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 are used for filtering treatment. The flocculant includes ferrous chloride, oleic acid, xylan and rubber raw liquor.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flocculation ability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organic solute in the food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by adopting xylan, rubber raw liquor and oleic acid as reinforc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血污、毛、碎骨肉、脚壳、废弃内脏等污染物,悬浮物浓度高,水呈红褐色并有明显的腥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悬浮物有机废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固体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大量的悬浮物会堵塞管道等,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为此,申请号为CN201710887713.8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屠宰场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
,包括干湿分离、絮凝沉降、脱色和除氨氮等步骤,通过混合催化水并配以絮凝、除氨氮、除色等工艺大幅提高食品工业废水处理速度,降低此类污水处理成本,便于实现,有利于解决小型屠宰场所的污水处理排放问题。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仅采用碳酸钠对污水中的氮元素进行处理,氮元素去除不彻底,另外不能对废水中腥臭味进行处理,污水处理不彻底,影响水质。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工业废水通常有以下三种分类: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第三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废水一定的危害性。此外也有从废水处理的难易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素的化合物,以及悬浮固体等;第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现有的食品工业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不能经济、有效的大量处理化工业排放的污水。申请号为20161074936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废水流经多重格栅,先絮凝、吹入空气,再沉降处理;B、先用紫外线杀菌,再用碱将其pH调节至5.5-7.5;C、先后通入厌氧曝气池和好氧池,再经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然后采用活性炭过滤,再沉降处理;D、先采用保安过滤工艺过滤,然后采用微滤膜过滤工艺过滤,再采用超滤膜过滤工艺过滤,最后采用反渗膜过滤工艺过滤,即得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技术方法既可简单、方便、快捷的中和食品工业废水,又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金属氧化物、胶体、有机物、氮源物质、细菌等,但是该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对去除效果尤其是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还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以在专利申请文献“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公开号:CN106348523A)”公开的基础上,优化组分、用量、方法等,进一步提高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絮凝能力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A、初滤与沉降:先将食品工业废水流经多重格栅,然后排入沉降池,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并吹入空气,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工业废水的上清液;B、紫外线杀菌与调节酸碱值:将步骤A中所述的工业废水上清液排入酸碱调节池,先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去除异味,再将其pH调节至5.5-7.5,即得到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C、细菌分解与活性炭过滤:将步骤B中所述的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先通入厌氧曝气池,利用厌氧菌分解其中的大分子碳源物质和大分子氮源物质,然后通入好氧池,利用好氧菌分解废水中的小分子碳源物质和小分子氮源物质,再利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从好氧池流出的废水,然后加入还原剂,采用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过滤后的工业废水;D、膜过滤:先将步骤C中所述的过滤后的工业废水采用保安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然后采用微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采用超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最后采用反渗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即可得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水;所述絮凝剂包括氯化亚铁,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其中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的比例为(8-10):(4-8):(2-4)。进一步地,所述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的比例为9:6:3。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亚铁40-60份,油酸8-10份,木聚糖4-8份,橡胶原液2-4份。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亚铁50份,油酸9份,木聚糖6份,橡胶原液3份。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添加量为40-60pp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沉降池内吹入10-20min的空气,处理10-4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控制兼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反应区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为2000-6000mg/L,使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9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工艺中的活性炭为颗粒活性炭。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所述保安过滤工艺采用保安过滤器,所述微滤膜过滤工艺采用微滤膜过滤器,所述超滤膜过滤工艺采用超滤膜过滤器,所述反渗膜过滤工艺采用反渗透膜过滤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5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3制得的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絮凝能力和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显著高于对比例5制得的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絮凝能力和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4的数据可见,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在制备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絮凝能力和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这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对污水进行酸碱度调节,有利于后续过程中的脱氮处理,厌氧曝气池,利用厌氧菌分解其中的大分子碳源物质和大分子氮源物质,然后通入好氧池,利用好氧菌分解废水中的小分子碳源物质和小分子氮源物质,再利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从好氧池流出的废水,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但单独以氯化亚铁为絮凝剂发现絮凝能力和和有机物溶解物去除率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申请人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添加了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在制备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推测其可能机理为木聚糖为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对悬浮颗粒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形成团聚物从而增强絮凝效果,同时是一种高度分枝的异质多糖,高度的分枝结构对污水中的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A、初滤与沉降:先将食品工业废水流经多重格栅,然后排入沉降池,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并吹入空气,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工业废水的上清液;B、紫外线杀菌与调节酸碱值:将步骤A中所述的工业废水上清液排入酸碱调节池,先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去除异味,再将其pH调节至5.5‑7.5,即得到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C、细菌分解与活性炭过滤:将步骤B中所述的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先通入厌氧曝气池,利用厌氧菌分解其中的大分子碳源物质和大分子氮源物质,然后通入好氧池,利用好氧菌分解废水中的小分子碳源物质和小分子氮源物质,再利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从好氧池流出的废水,然后加入还原剂,采用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过滤后的工业废水;D、膜过滤:先将步骤C中所述的过滤后的工业废水采用保安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然后采用微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采用超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最后采用反渗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即可得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水;所述絮凝剂包括氯化亚铁、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其中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的比例为(8‑10):(4‑8):(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A、初滤与沉降:先将食品工业废水流经多重格栅,然后排入沉降池,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并吹入空气,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工业废水的上清液;B、紫外线杀菌与调节酸碱值:将步骤A中所述的工业废水上清液排入酸碱调节池,先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去除异味,再将其pH调节至5.5-7.5,即得到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C、细菌分解与活性炭过滤:将步骤B中所述的调节酸碱值后的工业废水先通入厌氧曝气池,利用厌氧菌分解其中的大分子碳源物质和大分子氮源物质,然后通入好氧池,利用好氧菌分解废水中的小分子碳源物质和小分子氮源物质,再利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从好氧池流出的废水,然后加入还原剂,采用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进行沉降处理,即得到过滤后的工业废水;D、膜过滤:先将步骤C中所述的过滤后的工业废水采用保安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然后采用微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再采用超滤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最后采用反渗膜过滤工艺进行过滤处理,即可得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水;所述絮凝剂包括氯化亚铁、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其中油酸,木聚糖,橡胶原液的比例为(8-10):(4-8):(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如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