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83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2
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包括灌装驱动装置、灌装装置及用于运输容器的输送装置;灌装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输送方向均平行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头组件及第二灌装头组件,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灌装过程中输送装置无需停顿,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灌装机包括输送装置和灌装头组件,灌装头组件对瓶子(容器)进行灌装作业时,输送装置必须停止输送,保持瓶子的位置,此种灌装方式效率低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灌装过程中输送装置无需停顿,提高灌装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包括灌装驱动装置、灌装装置及用于运输容器的输送装置;所述灌装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输送方向均平行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头组件及第二灌装头组件,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及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螺母套,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螺母套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及设置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螺母套,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螺母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驱动装置、灌装装置及用于运输容器(28)的输送装置(38);所述灌装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输送方向均平行于输送装置(38)的输送方向;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头组件及第二灌装头组件,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驱动装置、灌装装置及用于运输容器(28)的输送装置(38);所述灌装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输送方向均平行于输送装置(38)的输送方向;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头组件及第二灌装头组件,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与第一电机(1)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2)及设置在第一丝杆(2)上的第一螺母套(3),第一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螺母套(3)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4)、与第二电机(4)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5)及设置在第二丝杆(5)上的第二螺母套(6),第二灌装头组件设置在第二螺母套(6)上;所述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5)之间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驱动装置包括位于输送装置(38)上方的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前表面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有左定位座(8)、中定位座(9)及右定位座(10);所述第一螺母套(3)位于左定位座(8)和中定位座(9)之间,第二螺母套(6)位于中定位座(9)和右定位座(10)之间;所述第一电机(1)固定在左定位座(8)的左侧,第二电机(4)固定在右定位座(10)的右侧,左定位座(8)和中定位座(9)内分别设有与第一丝杆(2)传动连接的轴承,中定位座(9)和右定位座(10)内分别设有与第二丝杆(5)传动连接的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灌装机的跟随式灌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定位板(7)上下移动的整体升降组件;所述整体升降组件包括两支左右间隔设置的导轴(11)、固定在两支导轴(11)上的固定板(12)、固定在固定板(12)上的整体升降电机(13)及与整体升降电机(13)传动连接的整体升降丝杠(14);所述导轴(11)和整体升降丝杠(14)位于定位板(7)后方,固定板(12)位于定位板(7)上方,定位板(7)通过导向座(15)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庭罗立显梁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冠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