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外壳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73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TYPE‑C外壳成型模具,包括机箱、支架、成型下料模、载带冲孔模和震动送料盘,成型下料模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板、第一浮料板、倒角板、定料板、包边板,成型下料模的表面且位于包边板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切料板、第二切料板、第一成型板、第二成型板、落料板、送料板;载带冲孔模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浮料板、切边板、圆孔板、第三浮料板、下料板、第四浮料板、切定位孔、第五浮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成型下料模和载带冲孔模的配合,实现TYPE‑C外壳的系统化生产,从而提高TYPE‑C插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问题。

Forming Die for TYPE-C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YPE C shell form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bracket, a forming blanking die, a carrier punching die and a vibrating feeding plate. The surface of the forming blanking die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plate, a first float plate, a chamfering plate, a fixing plate and a wrapping edge plate through bolts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forming blanking die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wrapping edge plate and connected by bolts in turn. All the material plates, the second cutting board, the first forming board, the second forming board, the blanking board and the feeding board; the surface of the carrying punching di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loating board, the trimming board, the circular orifice board, the third floating board, the blanking board, the fourth floating board, the cutting positioning hole and the fifth floating board through bolts from left to righ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systematic production of TYPE C shell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forming blanking die and punching die with carri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YPE C plug,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not realize systematic production and thus can no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YPE C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YPE-C外壳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加工
,尤其涉及TYPE-C外壳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USB在2013年推出了新规范USB3.1,并且在2014年8月公告了USB新增加的TYPE-C规范。USBTYPE-C接口是在USB3.1时代之后出现的,该接口的亮点在于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目前,支持TYPE-C接口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刚刚开始成为趋势,比如诺基亚N1平板电脑、乐视手机和苹果MacBook等。然而,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目前仅能支持USB3.0,而其随这些设备一起出售的TYPE-C接口却是为USB全功能TYPE-C标准所准备的。专利号为CN106099464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USBTYPE-C插头,该专利技术保证接口可靠性和增强用户体验,但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TYPE-C插头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TYPE-C外壳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TYPE-C外壳成型模具,具有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TYPE-C外壳成型模具,包括机箱、支架、成型下料模、载带冲孔模和震动送料盘,所述成型下料模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板、第一浮料板、倒角板、定料板、包边板,所述成型下料模的表面且位于包边板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切料板、第二切料板、第一成型板、第二成型板、落料板、送料板;所述载带冲孔模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浮料板、切边板、圆孔板、第三浮料板、下料板、第四浮料板、切定位孔、第五浮料板。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控安装板,所述机箱采用铝合金制成,且前后双开活动门。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可调脚垫和四个脚轮。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焊接有防滑钢板,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可调脚垫,且支架采用40mm方通焊接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TYPE-C外壳成型模具,通过设置了机箱,机箱采用30*30,30*60和转角R型60*60铝合金制作,隔板用钣金烤漆(白色)制作,前后双开活动门,底部安装四个可调脚垫和四个脚轮,且内附电控安装板,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控箱,通过震动送料板送料,震动送料板安装在支架顶部的防滑钢板上,且震动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00下,通过导料板上料,然后通过第一浮料板和倒角板进行倒角处理,然后依次经过定料板定料,包边板包边,第一切料板和第二切料板进行切料,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成型,落料板和送料板输入下一工序,然后通过第二浮料板和切边板切边,圆孔板打圆孔,第三浮料板和下料板下料,最后切定位孔,通过成型下料模和载带冲孔模的配合,可以实现TYPE-C外壳的系统化生产,从而提高TYPE-C插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控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震动送料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成型下料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载带冲孔模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支架、3成型下料模、4载带冲孔模、5震动送料盘、6导料板、7第一浮料板、8倒角板、9定料板、10包边板、11第一切料板、12第二切料板、13第一成型板、14第二成型板、15落料板、16送料板、17第二浮料板、18切边板、19圆孔板、20第三浮料板、21下料板、22第四浮料板、23切定位孔、24第五浮料板、25电控安装板、26防滑钢板、27可调脚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TYPE-C外壳成型模具,包括机箱1、支架2、成型下料模3、载带冲孔模4和震动送料盘5,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板6、第一浮料板7、倒角板8、定料板9、包边板10,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且位于包边板10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切料板11、第二切料板12、第一成型板13、第二成型板14、落料板15、送料板16;载带冲孔模4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浮料板17、切边板18、圆孔板19、第三浮料板20、下料板21、第四浮料板22、切定位孔23、第五浮料板24,机箱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控安装板25,机箱1采用铝合金制成,且前后双开活动门,机箱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可调脚垫27和四个脚轮,支架2的顶部焊接有防滑钢板26,支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可调脚垫27,且支架2采用40mm方通焊接而成,通过设置了机箱1,机箱1采用30*30,30*60和转角R型60*60铝合金制作,隔板用钣金烤漆(白色)制作,前后双开活动门,底部安装四个可调脚垫27和四个脚轮,且内附电控安装板25,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控箱,通过震动送料板16送料,震动送料板16安装在支架2顶部的防滑钢板26上,且震动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00下,通过导料板6上料,然后通过第一浮料板7和倒角板8进行倒角处理,然后依次经过定料板9定料,包边板10包边,第一切料板11和第二切料板12进行切料,第一成型板13和第二成型板14成型,落料板15和送料板16输入下一工序,然后通过第二浮料板17和切边板18切边,圆孔板19打圆孔,第三浮料板20和下料板21下料,最后切定位孔23,通过成型下料模3和载带冲孔模4的配合,可以实现TYPE-C外壳的系统化生产,从而提高TYPE-C插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了机箱1,机箱1采用30*30,30*60和转角R型60*60铝合金制作,隔板用钣金烤漆(白色)制作,前后双开活动门,底部安装四个可调脚垫27和四个脚轮,且内附电控安装板25,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控箱,通过震动送料板16送料,震动送料板16安装在支架2顶部的防滑钢板26上,且震动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00下,通过导料板6上料,然后通过第一浮料板7和倒角板8进行倒角处理,然后依次经过定料板9定料,包边板10包边,第一切料板11和第二切料板12进行切料,第一成型板13和第二成型板14成型,落料板15和送料板16输入下一工序,然后通过第二浮料板17和切边板18切边,圆孔板19打圆孔,第三浮料板20和下料板21下料,最后切定位孔23,通过成型下料模3和载带冲孔模4的配合,可以实现TYPE-C外壳的系统化生产,从而提高TYPE-C插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系统化的生产,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TYPE-C插头生产效率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TYPE‑C外壳成型模具,包括机箱(1)、支架(2)、成型下料模(3)、载带冲孔模(4)和震动送料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板(6)、第一浮料板(7)、倒角板(8)、定料板(9)、包边板(10),所述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且位于包边板(10)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切料板(11)、第二切料板(12)、第一成型板(13)、第二成型板(14)、落料板(15)、送料板(16);所述载带冲孔模(4)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浮料板(17)、切边板(18)、圆孔板(19)、第三浮料板(20)、下料板(21)、第四浮料板(22)、切定位孔(23)、第五浮料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TYPE-C外壳成型模具,包括机箱(1)、支架(2)、成型下料模(3)、载带冲孔模(4)和震动送料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板(6)、第一浮料板(7)、倒角板(8)、定料板(9)、包边板(10),所述成型下料模(3)的表面且位于包边板(10)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切料板(11)、第二切料板(12)、第一成型板(13)、第二成型板(14)、落料板(15)、送料板(16);所述载带冲孔模(4)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浮料板(17)、切边板(18)、圆孔板(19)、第三浮料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