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云芝专利>正文

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60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冷热过滤机组,包括,Z8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媒A循环系统、冷媒B循环系统、热媒A循环系统、热媒B循环系统、热媒C循环系统、A交换系统、A进液系统、B进液系统、C进液系统、D进液系统、A初滤预涂系统、B初滤预涂系统、C初滤预涂系统、D初滤预涂系统、精滤预涂系统、A大循环系统、B大循环系统、A过滤系统、B过滤系统、A初滤添加系统、B初滤添加系统,A喷淋系统、B喷淋系统、C喷淋系统、D喷淋系统、A补温系统、B补温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简单实用高效,实现降温、升温过滤功能,可以连续大批量过滤。

A Double Primary Filtration Low Temperature Filtration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ld and heat filter unit, which includes Z8 refrigeration system,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refrigerant A circulating system, refrigerant B circulating system, heat medium A circulating system, heat medium B circulating system, heat medium C circulating system, A exchange system, A inlet system, B inlet system, C inlet system, D inlet system, A preliminary filtration pre-coating system, C preliminary filtration pre-coat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reasonable, simple,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realizes the functions of cooling, heating and filtering, and can be continuously operat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A large circulation system, B large circulation system, A filtering system, B filtering system, A primary filtration adding system, B primary filtration adding system, A spraying system, B spraying system, C spraying system, D spraying system, A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B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ystem. Mass fil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药、化工、轻工、饮品等行业液体过滤中,市场上的冷冻过滤机组过滤一定量时就要清洗,每次清洗都要停机较长时间,不能快速实现连续大批量的过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操作简单、易用的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该机组科学合理,简单实用高效,实现连续大批量过滤。所述的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包括:Z8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媒A循环系统、冷媒B循环系统、A交换系统、A进液系统、B进液系统、C进液系统、D进液系统、A初滤预涂系统、B初滤预涂系统、C初滤预涂系统、D初滤预涂系统、精滤预涂系统、A大循环系统、B大循环系统、A过滤系统、B过滤系统、A初滤添加系统、B初滤添加系统,A喷淋系统、B喷淋系统、C喷淋系统、D喷淋系统、A补温系统、B补温系统;其中所述Z8制冷系统包括防爆型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膨胀阀、干燥过滤器等,通过管道连接形成Z8制冷回路;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Q2、阀Q3、冷却泵B3、所述冷凝器、交换器B4、阀Q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所述冷媒A循环系统包括冷媒罐Q7、阀Q8、泵B2、阀A3、交换器Z3、阀A4、所述蒸发器、阀Q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媒A循环回路;所述冷媒B循环系统包括冷媒罐Q7、阀R4、泵R5、交换器R6、阀R3,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媒B循环回路;所述A交换系统包括阀V1、泵B7、所述交换器B4、阀V2,通过过滤连接形成A交换回路;所述A进液系统包括阀S6、护滤器Z1、泵G1、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阀C2、阀A9、泵G2、阀N4、过滤机Z4、阀C3、阀C4、泵G3、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进液回路;所述B进液系统包括阀S6、所述护滤器Z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阀K1、过滤机K0、阀K5、阀Y2、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进液回路;所述C进液系统包括阀K4、泵S1、阀Y5、阀N1、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C进液回路;所述D进液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所述阀Y5、阀K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D进液回路;所述A初滤预涂系统包括阀C8、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N4、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初滤预涂回路;所述B初滤预涂系统包括阀所述C8、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K1、所述过滤机K0、所述阀K5、阀Y3、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初滤预涂回路;所述C初滤预涂系统包括所述阀K5、所述阀Y3、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Y1、所述泵S1、所述阀Y5、所述阀K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C过滤预涂回路;所述D初滤预涂系统包括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Y1、所述泵S1、所述阀Y5、所述阀N1、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D过滤预涂回路;所述精滤预涂系统包括阀D8、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阀D5、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精滤预涂回路;所述A大循环系统包括阀E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N4、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阀C5、所述交换器Z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大A循环回路;所述B大循环系统包括所述阀E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阀K1、所述过滤机K0、所述阀K5、所述阀Y2、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大B循环回路;所述A过滤系统包括所述阀S6、所述护滤器Z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N4、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阀WS、泵G4、过滤机Z7、阀Y8、泵Y9、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过滤回路;所述B过滤系统包括所述阀S6、所述护滤器Z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K1、所述过滤机K0、所述阀K5、所述阀Y2、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所述阀WS、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所述阀Y8、所述泵Y9、所述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过滤回路;所述A初滤添加系统包括所述搅拌罐Z5、阀F6、添加泵G5、阀D6、所述阀N4、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初滤添加回路;所述B初滤添加系统包括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F6、所述添加泵G5、所述阀D6、所述阀K1、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初滤添加回路;所述A喷淋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阀N3、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喷淋回路;所述B喷淋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阀N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喷淋回路;所述C喷淋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阀S5、所述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C喷淋回路;所述D喷淋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阀XY、所述过滤机Z7,通过管道连接形成D喷淋回路;所述A补温系统包括阀K6、所述泵S1、阀S3、所述交换器R6、所述阀K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补温回路;所述B补温系统包括阀K8、所述泵S1、所述阀S3、所述交换器R6、所述阀N1、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补温回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一的结构示意图;Z8制冷系统、冷却塔Q2、阀Q3、阀Q5、冷却泵B3、交换器B4、阀Q4、冷媒罐Q7、阀Q8、泵B2、阀A3、交换器Z3、阀A4、阀Q6、阀R4、泵R5、交换器R6、阀R3、阀V1、泵B7、阀V2、阀S6、护滤器Z1、阀C1、泵G1、交换器Z2、阀C2、阀A9、泵G2、阀N4、过滤机Z4、阀C3、阀C4、泵G3、过滤机Z6、阀K1、过滤机K0、阀K5、阀Y2、阀K4、泵S1、阀Y5、阀N1、阀K2、阀C8、阀Y1、阀Y3、阀D8、阀D5、阀E1、阀C5、阀WS、泵G4、过滤机Z7、阀XY、阀Y8、泵Y9、阀C6、阀F6、添加泵G5、阀N3、阀N2、阀S5、阀S7、阀K6、阀S3、阀K8、阀S2、阀Y4、阀Y7、阀K3、阀K7、阀E5、阀A6、阀A5、阀N7、阀N6、泵G8、交换器Z10。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包括:Z8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媒A循环系统、冷媒B循环系统、A交换系统、A进液系统、B进液系统、C进液系统、D进液系统、A初滤预涂系统、B初滤预涂系统、C初滤预涂系统、D初滤预涂系统、精滤预涂系统、A大循环系统、B大循环系统、A过滤系统、B过滤系统、A初滤添加系统、B初滤添加系统,A喷淋系统、B喷淋系统、C喷淋系统、D喷淋系统、A补温系统、B补温系统;其中所述Z8制冷系统包括防爆型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膨胀阀、干燥过滤器等,通过管道连接形成Z8制冷回路;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Q2、阀Q3、冷却泵B3、所述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Z8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媒A循环系统、冷媒B循环系统、A交换系统、A进液系统、B进液系统、C进液系统、D进液系统、A初滤预涂系统、B初滤预涂系统、C初滤预涂系统、D初滤预涂系统、精滤预涂系统、A大循环系统、B大循环系统、A过滤系统、B过滤系统、A初滤添加系统、B初滤添加系统,A喷淋系统、B喷淋系统、C喷淋系统、D喷淋系统、A补温系统、B补温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Z8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媒A循环系统、冷媒B循环系统、A交换系统、A进液系统、B进液系统、C进液系统、D进液系统、A初滤预涂系统、B初滤预涂系统、C初滤预涂系统、D初滤预涂系统、精滤预涂系统、A大循环系统、B大循环系统、A过滤系统、B过滤系统、A初滤添加系统、B初滤添加系统,A喷淋系统、B喷淋系统、C喷淋系统、D喷淋系统、A补温系统、B补温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初滤低温过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Z8制冷系统包括防爆型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膨胀阀、干燥过滤器等,通过管道连接形成Z8制冷回路;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Q2、阀Q3、冷却泵B3、所述冷凝器、交换器B4、阀Q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所述冷媒A循环系统包括冷媒罐Q7、阀Q8、泵B2、阀A3、交换器Z3、阀A4、所述蒸发器、阀Q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媒A循环回路;所述冷媒B循环系统包括冷媒罐Q7、阀R4、泵R5、交换器R6、阀R3,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媒B循环回路;所述A交换系统包括阀V1、泵B7、所述交换器B4、阀V2,通过过滤连接形成A交换回路;所述A进液系统包括阀S6、护滤器Z1、泵G1、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阀C2、阀A9、泵G2、阀N4、过滤机Z4、阀C3、阀C4、泵G3、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进液回路;所述B进液系统包括阀S6、所述护滤器Z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阀K1、过滤机K0、阀K5、阀Y2、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进液回路;所述C进液系统包括阀K4、泵S1、阀Y5、阀N1、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C进液回路;所述D进液系统包括阀所述K4、所述泵S1、所述阀Y5、阀K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D进液回路;所述A初滤预涂系统包括阀C8、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N4、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A初滤预涂回路;所述B初滤预涂系统包括阀所述C8、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阀K1、所述过滤机K0、所述阀K5、阀Y3、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B初滤预涂回路;所述C初滤预涂系统包括所述阀K5、所述阀Y3、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Y1、所述泵S1、所述阀Y5、所述阀K2、所述过滤机K0,通过管道连接形成C过滤预涂回路;所述D初滤预涂系统包括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Y1、所述泵S1、所述阀Y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璐高凌风薛玉翔
申请(专利权)人:高云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