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3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属于管材米重智能检测领域,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箱,料斗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料斗隔成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两个部分,常用料斗上端插设有第二进料管,料斗上侧设有通料管,通料管与第二进料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通料管远离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的一端通过过滤模块与外部进料箱连接,备用料斗内插设有第一进料管,通料管与第一进料管之间连接有电磁阀,备用料斗内设有上限位,可以实现便于在上料之前过滤管材原料,提高后续米重测量精确度以及管材生产的质量,同时在进料箱内管材原料使用完毕后,短时间内无需关闭生产线进料。

An Intelligent Measuring Device for Pipe Meter Weigh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for pipe meter weight,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ipe meter weight intelligent detection. The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for pipe meter weight includes a hopper and a feeding box.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opp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artition board, which divides the hopper into two parts: a common hopper and a standby hopper. The upper end of the common hopper is inserted with a second feeding pipe,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ipe. The second automatic material control stop valv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second feeding pipe. The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far from the second automatic material control stop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feeding box through the filter module. The first feeding pipe is inserted in the spare hopper. The solenoid valv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first feeding pipe. The upper limit is set in the spare hopper, so that the material of the pipe can be easily filtered and lifted before feeding. High accuracy of follow-up metre weight measur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pip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fter the use of pipe materials in the feeding box, there is no need to close the feeding line in a shor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米重智能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一般采用米重控制机来解决米重偏差太大、管径不好控制等问题,但是现在的米重控制机反应比较慢,很难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制约了生产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技术公开号为CN206812415U公开了一种PLC高效控制HDPE给水管米重测量系统,包括PLC系统、数字式响应模块、微电脑控制屏、红外线感应扫描仪、管材、红外线测速探头、主机、料斗和截停阀,PLC系统内设有数字式响应模块,数字式响应模块分别与微电脑控制屏、红外线感应扫描仪、红外线测速探头和截停阀相连,红外线感应扫描仪与管材相连,红外线测速探头与主机相连,主机的上侧设有料斗,料斗的上侧一体化连接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设有截停阀。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原有HDPE给水管生产时,管材米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生产时及时显现的准确数据,极大的方便了操作员对机器的控制,减少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浪费,并保证了管材质量。上述方案中,管材原料直接进入料斗中没有进行过滤,所夹带的杂质灰尘等会影响米重测量以及管材生产出的质量,而且上述方案中一旦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上料导致料斗无料,为了不让装置空转就必须要关停生产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它可以实现便于在上料之前过滤管材原料,提高后续米重测量精确度以及管材生产的质量,同时在进料箱内管材原料使用完毕后,短时间内无需关闭生产线进料。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箱,所述料斗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料斗隔成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两个部分,所述常用料斗上端插设有第二进料管,所述料斗上侧设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与第二进料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所述通料管远离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的一端通过过滤模块与外部进料箱连接,所述备用料斗内插设有第一进料管,所述通料管与第一进料管之间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备用料斗内设有上限位,所述备用料斗的内端下侧连接有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所述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电磁阀和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以实现便于在上料之前过滤管材原料,提高后续米重测量精确度以及管材生产的质量,同时在进料箱内管材原料使用完毕后,短时间内无需关闭生产线进料。进一步的,所述通料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过滤外壳,所述过滤外壳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管插设在常用料斗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进料箱连接,所述过滤外壳内侧卡接有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所述粗过滤网位于靠近第二连接管处,所述细过滤网位于靠近第一连接管处,相较于一次细过滤,两层不同粗细的滤网使通料管不易堵塞,且过滤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壳侧壁开凿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推拉杆,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有刮板,且推拉杆固定连接在刮板中部,所述推拉杆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外壳内壁和刮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带有螺纹帽的杂质出料管,便于在不拆卸过滤外壳的情况下清洁两层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侧壁上均开凿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板,便于观察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内部料量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两端均开凿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毛刷条,便于拆卸毛刷条清理或更换。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位于过滤外壳外侧,所述把手外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套,便于清洁操作,且握持舒适。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便于在上料之前过滤管材原料,提高后续米重测量精确度以及管材生产的质量,同时在进料箱内管材原料使用完毕后,短时间内无需关闭生产线进料。(2)通料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过滤模块包括过滤外壳,过滤外壳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第一连接管插设在常用料斗内,第二连接管与进料箱连接,过滤外壳内侧卡接有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粗过滤网位于靠近第二连接管处,细过滤网位于靠近第一连接管处,相较于一次细过滤,两层不同粗细的滤网使通料管不易堵塞,且过滤效果更好。(3)过滤外壳侧壁开凿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推拉杆,过滤外壳内侧设有刮板,且推拉杆固定连接在刮板中部,推拉杆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外壳内壁和刮板固定连接,过滤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杂质出料管,便于在不拆卸过滤外壳的情况下清洁两层滤网。(4)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侧壁上均开凿有矩形孔,矩形孔内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板,便于观察常用料斗和备用料斗内部料量情况。(5)刮板两端均开凿有卡槽,卡槽内卡接有毛刷条,便于拆卸毛刷条清理或更换。(6)推拉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位于过滤外壳外侧,把手外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套,便于清洁操作,且握持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杂质出料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常用料斗、2备用料斗、3通料管、4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5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6电磁阀、7第一进料管、8透明玻璃板、9第二进料管、10压缩弹簧、11过滤外壳、12细过滤网、13粗过滤网、14刮板、15推拉杆、16杂质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箱,料斗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料斗隔成常用料斗1和备用料斗2两个部分,常用料斗1上端插设有第二进料管9,料斗上侧设有通料管3,通料管3与第二进料管9之间连接有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通料管3远离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的一端通过过滤模块与外部进料箱连接,备用料斗2内插设有第一进料管7,通料管3与第一进料管7之间连接有电磁阀6,备用料斗2内设有上限位,上限位由于限位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料斗隔成常用料斗(1)和备用料斗(2)两个部分,所述常用料斗(1)上端插设有第二进料管(9),所述料斗上侧设有通料管(3),所述通料管(3)与第二进料管(9)之间连接有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所述通料管(3)远离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的一端通过过滤模块与外部进料箱连接,所述备用料斗(2)内插设有第一进料管(7),所述通料管(3)与第一进料管(7)之间连接有电磁阀(6),所述备用料斗(2)内设有上限位,所述备用料斗(2)的内端下侧连接有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4),所述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电磁阀(6)和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4)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料斗隔成常用料斗(1)和备用料斗(2)两个部分,所述常用料斗(1)上端插设有第二进料管(9),所述料斗上侧设有通料管(3),所述通料管(3)与第二进料管(9)之间连接有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所述通料管(3)远离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的一端通过过滤模块与外部进料箱连接,所述备用料斗(2)内插设有第一进料管(7),所述通料管(3)与第一进料管(7)之间连接有电磁阀(6),所述备用料斗(2)内设有上限位,所述备用料斗(2)的内端下侧连接有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4),所述第二自动控料截停阀(5)、电磁阀(6)和第一自动控料截停阀(4)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米重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料管(3)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过滤外壳(11),所述过滤外壳(11)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管插设在常用料斗(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进料箱连接,所述过滤外壳(11)内侧卡接有粗过滤网(1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丰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