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1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源制造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导轨、压合下模板、初压机构和全压机构,初压机构用于顶压所述上壳并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留有预设间隙,全压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壳压设在所述下壳上。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工位压合装置,通过初压机构能够使上壳与下壳定位并对准,全压机构能够将二者紧密压合,这样,能够保证移动电源压合后的装配效果,提高了压合效率。

Dual-position pr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bile power supply manufacturing, and provides a double-position 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a pressing guide rail, a pressing down template, a preloading mechanism and a full-pressure mechanism. The preload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top the upper shell and leave a preset gap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full-pressure mechanism is used to press the upper shell on the lower shel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double-position press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o be positioned and aligned by the initial 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full pressing mechanism can closely press the two, thus ensuring the assembly effect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after pressing and improving the pr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位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电源的制造过程中,对于上壳与安装有电路板组件和电芯的移动电源的下壳之间的组装装配,主要采用人工的压合方式,即通过压合模具,将待压合的上壳以及安装有电路板组件和电芯的移动电源的下壳放入后,合模压合,然而,人工取放移动电源,对人力资源消耗大,劳动强度大,产能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合效率低,上壳与下壳的压合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导轨;压合下模板,其具有用于自下而上顺序放入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槽,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包括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黏胶,所述压合下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上;初压机构,用于顶压所述上壳并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所述初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以及全压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壳压设在所述下壳上,所述全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并与所述初压机构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初压机构包括初压支架、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初压支架上且用于与所述压合下模板合模以顶压所述上壳的初压上模板以及驱动所述初压上模板运动的初压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初压驱动组件包括初压连接轴、使初压连接轴转动的初压电机和套设在初压连接轴上的初压螺母座,所述初压电机固定在所述初压支架上,初压螺母座与所述初压上模板连接固定,所述初压螺母座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初压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初压螺母座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进一步地,所述初压上模板包括初压基板和形成在所述初压基板底面的多个弹性凸包。进一步地,所述全压机构包括全压支架、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全压支架上且用于与所述压合下模板合模以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压合连接的全压上模板以及驱动所述全压上模板运动的全压动力件,所述全压动力件固定在所述全压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全压动力件为全压气缸,所述全压气缸通过全压连接轴与所述全压上模板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全压上模板包括全压基板和在与所述压合下模板时置入所述压合槽内的全压凸块,所述全压凸块凸设在所述全压基板底面中央。进一步地,所述压合下模板通过下模滑座滑动设置在压合导轨上,所述下模滑座上设置有压合定位组件,所述压合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抵顶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定位推板以及使所述压合定位推板移动的推板动力件,所述推板动力件固定在下模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双工位压合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模滑座移动的滑座驱动组件,所述滑座驱动组件包括滑座丝杠、使所述滑座丝杠转动的滑座驱动电机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座丝杠上的滑座螺母块,所述滑座螺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滑座。进一步地,所述压合下模板具有从所述压合槽的槽壁向上并向外倾斜延伸至所述压合下模板的引导斜面。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双工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导轨、压合下模板、初压机构和全压机构,初压机构用于顶压所述上壳并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留有预设间隙,全压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壳压设在所述下壳上,这样,通过初压机构能够使上壳与下壳定位并对准,全压机构能够将二者紧密压合,这样,能够保证移动电源压合后的装配效果,提高了压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省略进出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省略进出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工位压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工位压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送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70: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701:机架702:点胶装置7021:点胶支撑底座7022:导向滑板7023:滑动固定座7024:安装横梁7025:点胶平移支架7026:点胶升降板7027:升降驱动组件7028:第一点胶模组70281:第一点胶安装座70282:第一点胶筒70283:第一竖直部分70284:第一水平部分70285:第一点胶动力件7029:第二点胶模组70291:第二点胶安装座70292:第二点胶筒70293:第二竖直部分70294:第二水平部分70295:第二点胶动力件70261:第一点胶轨道70262:第二点胶轨道70231:电源夹持组件70232:双轴气缸70233:夹持板70234:弹性橡胶件70271:点胶丝杠70272:点胶螺母座70273:点胶丝杠动力件703:自动送料装置7031:送料框7032:升降送料板7033:送料托盘7034:送料驱动组件70341:送料连接轴70342:送料电机70343:送料螺母座7035:送料滑块704:双工位压合装置7041:压合导轨7042:压合下模板70421:压合槽70422:引导斜面7043:初压机构70431:初压支架70432:初压上模板70433:初压驱动组件70434:初压连接轴70435:初压电机70436:初压螺母座70437:初压基板70438:弹性凸包70439:初压导向柱7044:全压机构70441:全压支架70442:全压上模板70443:全压动力件70444:全压连接轴70445:全压基板70446:全压凸块7045:下模滑座7046:压合定位组件70461:压合定位推板70462:推板动力件7047:滑座驱动组件705:上壳上料装置7051:上料底座7052:第一摆臂7053:第二摆臂7054:上料机械手706:进出料装置7061:滑轨7062:第一搬运装置7063:第二搬运装置7064:进出料同步带707:进料拉带组件708:出料拉带组件200:移动电源2003:电芯200':半成品移动电源2001a:下壳2001a1:底板部2001a2:侧壁部2001b:上壳2002:电路板组件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导轨;压合下模板,其具有用于自下而上顺序放入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槽,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包括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黏胶,所述压合下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上;初压机构,用于顶压所述上壳并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所述初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以及全压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壳压设在所述下壳上,所述全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并与所述初压机构并排设置;所述压合下模板通过下模滑座滑动设置在压合导轨上,所述下模滑座上设置有压合定位组件,所述压合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抵顶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定位推板以及使所述压合定位推板移动的推板动力件,所述推板动力件固定在下模滑座上;在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放入时,所述推板动力件能驱动所述压合定位推板移动,所述推板动力件定位和固定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导轨;压合下模板,其具有用于自下而上顺序放入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槽,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包括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黏胶,所述压合下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上;初压机构,用于顶压所述上壳并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所述初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以及全压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壳压设在所述下壳上,所述全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合导轨的延伸方向上并与所述初压机构并排设置;所述压合下模板通过下模滑座滑动设置在压合导轨上,所述下模滑座上设置有压合定位组件,所述压合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抵顶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的压合定位推板以及使所述压合定位推板移动的推板动力件,所述推板动力件固定在下模滑座上;在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放入时,所述推板动力件能驱动所述压合定位推板移动,所述推板动力件定位和固定所述半成品移动电源和上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压机构包括初压支架、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初压支架上且用于与所述压合下模板合模以顶压所述上壳的初压上模板以及驱动所述初压上模板运动的初压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压驱动组件包括初压连接轴、使初压连接轴转动的初压电机和套设在初压连接轴上的初压螺母座,所述初压电机固定在所述初压支架上,初压螺母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