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14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包括下模,设置于下模上方与下模相对应的上模,弹性体,活动装设于下模上的浮动内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卷边的凹槽,装设于上模底部的保护体,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浮动内模连接,所述弹性体的下端与下模连接。浮动内模和弹性体的设置使得取放产品更为高效且安全,取放产品不会发生擦伤,避免产品冲塌变形,冲压后产品不会卡住模具。上模下行时只与产品底部有小面积接触,起到了安全生产的效果。

An Efficient and Safe Flang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and safe flang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an upper die set above the lower di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die, an elastomer, and a floating internal die movably mounted on the lower die.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for flanging the workpiece, and a protective bod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end of the elastom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ing internal di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elastom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ing internal die.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The setting of floating internal die and elastomer makes the product more efficient and safe, and the product will not be scratched, so as to avoid collaps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product, and the product will not stick to the die after stamping. When the upper die goes down, there is only a small area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roduct, which has played a safe produ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模具卷翻边时产品口朝上置放,取出产品速度慢、不安全,且由于产品没有任何定型固定物,卷翻边后产品受压会有变形,产品卡在下模产品有擦伤,还有容易卡住模具取不出来,由于没有内模芯支撑甚至会冲塌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包括下模,设置于下模上方与下模相对应的上模,弹性体,活动装设于下模上的浮动内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卷边的凹槽,装设于上模底部的保护体,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浮动内模连接,所述弹性体的下端与下模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开设于下模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孔,所述卷边凹槽开设于第一开孔侧壁顶部,所述卷边凹槽的形状为圆环形。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底部开设有用于装设弹性体下端的第二开孔。作为优选的,所述浮动内模包括内模本体,装设于内模本体下端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底部开设有用于装设弹性体上端的第三开孔,所述固定端装设于第一开孔内。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模本体的下端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孔的宽度。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下端开设有用于装设保护体的第四开孔,所述保护体置于第四开孔内。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护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卡紧工件上端的第五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下模,设置于下模上方与下模相对应的上模,弹性体,活动装设于下模上的浮动内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卷边的凹槽,装设于上模底部的保护体,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浮动内模连接,所述弹性体的下端与下模连接。浮动内模和弹性体的设置使得取放产品更为高效且安全,取放产品不会发生擦伤,避免产品冲塌变形,冲压后产品不会卡住模具。上模下行时只与产品底部有小面积接触,起到了安全生产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请参考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包括下模1,设置于下模1上方与下模1相对应的上模5,弹性体2,活动装设于下模1上的浮动内模3,所述下模1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6进行卷边的凹槽13,装设于上模5底部的保护体4,所述弹性体2的上端与浮动内模3连接,所述弹性体2的下端与下模1连接。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本体11,开设于下模本体11顶部的第一开孔12,所述卷边凹槽13开设于第一开孔12的侧壁顶部,所述卷边凹槽13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第一开孔12底部开设有用于装设弹性体2下端的第二开孔14。所述浮动内模3包括内模本体31,装设于内模本体31下端的固定端32,所述固定端32底部开设有用于装设弹性体2上端的第三开孔33,所述固定端32装设于第一开孔1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32与内模本体31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固定端32与内模本体3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所述内模本体31的下端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孔12的宽度。所述上模5的下端开设有用于装设保护体4的第四开孔51,所述保护体4置于第四开孔51内。所述保护体4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卡紧工件6上端的第五开孔41。使用时,将内模本体31从工件6的开口处插入工件6内,调整内模本体31的大小,使得工件6刚好可以套设于内模本体31的外壁上,上模5往下压紧,使得工件6的边缘61卡入卷边凹槽13内,在上模5与下模1的压力下,浮动内模3往下移动,挤压弹性体2收缩,使得边缘61接触卷边凹槽13并在压力下向上卷起,实现工件的翻边。而保护体4使用塑料制成,使得上模5往下压紧工件6时,起到对工件6的缓冲作用,有效保护工件6不会因为瞬间高压导致损坏,防止产品擦伤刮伤碰伤产生不良、报废,内模本体31对工件6起到定型固定作用,当上模5往下压紧时,不会造成工件6的塌陷变形。卷边完成后,上模5复位,弹性体2由于不再受到上模5的压力,弹性体2在自身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原形,浮动内模3在弹性体2的回复力下向上移动,使得工件6已经成型的边缘61从卷边凹槽13内脱离,实现工件6的自动退料,冲压后的工件6不会被下模1卡住,且上模5往下移动时,上模5只跟工件6的底部接触,起到了安全生产的效果。其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高。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2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4也可以采用优力胶弹力组件或其他带弹力的材料。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包括下模(1),设置于下模(1)上方与下模(1)相对应的上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体(2),活动装设于下模(1)上的浮动内模(3),所述下模(1)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卷边的凹槽(13),所述弹性体(2)的上端与浮动内模(3)连接,所述弹性体(2)的下端与下模(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包括下模(1),设置于下模(1)上方与下模(1)相对应的上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体(2),活动装设于下模(1)上的浮动内模(3),所述下模(1)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卷边的凹槽(13),所述弹性体(2)的上端与浮动内模(3)连接,所述弹性体(2)的下端与下模(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本体(11),开设于下模本体(11)顶部的第一开孔(12),所述卷边凹槽(13)开设于第一开孔(12)的侧壁顶部,所述卷边凹槽(13)的形状为圆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12)底部开设有用于装设弹性体(2)下端的第二开孔(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安全的卷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内模(3)包括内模本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增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