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04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起动器,具备:起动电动机;与起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侧进行花键结合的超越离合器;与所述超越离合器一体地在所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的小齿轮;键开关一接通,继电器接点就闭合的起动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接点一闭合,电流即流入吸引线圈以吸引插棒式铁心,该插棒式铁心的可动接点移动到固定接点侧的起动开关;随着所述插棒式铁心的移动而将所述超越离合器及所述小齿轮向发动机的内齿轮方向压出的拨齿杆, 利用经所述起动继电器及所述吸引线圈而流动的辅助旋转电流来驱动所述起动电动机,并用因所述辅助旋转电流而发生的所述吸引线圈的磁场来吸引所述插棒式铁心,并将所述小齿轮压出以与所述内齿轮啮合,在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基本啮合的时刻,所述插棒式铁心的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连接,并对所述起动电动机通电,以使发动机起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齿轮的所述内齿轮侧端面的旋转方向侧的齿面上形成倒角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发动机起动的起动器的构造,尤其是,涉及提高小齿轮与内齿轮的啮合的起动器。
技术介绍
图7a是以往的起动器的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起动器设有发生转动力的起动电动机11,与该起动电动机11连接的行星减速装置20,配置在行星减速装置20的输出轴22上的超越离合器25,与该超越离合器25一体地在输出轴22上滑动的小齿轮14。而且,起动器还设有对起动电动机11进行通电、通过拨齿杆13而与超越离合器25一体地对小齿轮14向发动机的内齿轮15侧施力的起动开关6。拨齿杆13安装成可以支点部13a为中心转动,其一端13b与超越离合器配合25,另一端13c与安装在起动电动机11上方的起动开关6的插棒式铁心12连接。起动开关6由吸引线圈7及保持线圈8,罩住吸引线圈7和保持线圈8的外周、构成磁路一部的构架32,配设在吸引线圈7和保持线圈8的后端部、构成磁路一部的铁心33,配置在吸引线圈7和保持线圈8的内周、沿轴向自由滑动的插棒式铁心12,平时对插棒式铁心12向前方施力的回程弹簧34,安装在插棒式铁心12后端的可动接点9,相对可动接点9配设而与外部配线进行连接的一对固定接点10构成。图7(b)是从A方向看图7(a)的小齿轮14的俯视图,图7(c)一样是从B方向看图7(a)的小齿轮14的主视图。在图7(b)和图7(c)中,140是小齿轮的齿面,141是小齿轮的外径部,142是小齿轮的齿根部,在小齿轮1 4前端部(内齿轮侧端面)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齿面设倒角部14a。由于倒角部14a的存在,小齿轮14能够顺利地与内齿轮15啮合。接着,参照图7说明以往的起动器的动作。键开关(未图示)一接通,起动继电器(未图示)内的继电器线圈(未图示)即被激磁,继电器接点(未图示)闭合。继电器接点一闭合,电流就在起动开关6内的吸引线圈7和保持线圈8流动,在吸引线圈7和保持线圈8、构架32、铁心33、插棒式铁心12形成磁路,插棒式铁心12被吸引到铁心33侧。由此,插棒式铁心12克服回程弹簧34的施力而向后方(图中左方)移动。随着该插棒式铁心12的移动,拨齿杆13以支点部13a为转动中心作图示反时针旋转的转动。由于拨齿杆13的转动,其一端13b抵接超越离合器25的后部侧端面,超越离合器25被压向图中右方,超越离合器25与小齿轮14成为一体,在输出轴22上向图中右方移动。另一方面,由于辅助旋转电流经继电器接点(未图示)和吸引线圈7流入起动电动机11,起动电动机11以比较低的速度旋转,该起动电动机11的旋转经行星齿轮减速装置20、超越离合器25传给小齿轮14,于是小齿轮14旋转。而且,通过设在小齿轮14前端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倒角部14b,小齿轮14与内齿轮15顺利啮合。小齿轮14与内齿轮15基本啮合的时刻,起动开关6的可动接点9和固定接点10闭合,从电池组输出的电流流入起动电动机11,起动电动机11的高速旋转通过行星齿轮减速装置20、超越离合器25传给小齿轮14。而且,小齿轮14的高速旋转通过内齿轮15对发动机转动曲柄。在以往的起动器中,有下列的问题。(1)以往的起动器,利用以辅助旋转电流发生的起动电动机11的辅助转矩使小齿轮14在内齿轮15的端面上滑动后,在小齿轮14的倒角部14a与内齿轮15的齿接触的同时,小齿轮14沿轴向移动以与内齿轮15啮合。因此,在内齿轮15的端面(与小齿轮14接触侧的端面)存在伤痕的场合,有时小齿轮14受阻于该伤痕而不能滑动,造成与内齿轮15的啮合不良。(2)以往,小齿轮14齿面的旋转方向侧形成与小齿轮14的前端面垂直的棱边,但有时除了前述棱边之外,往往还残留切削加工的毛刺。因此,在小齿轮14压紧在内齿轮15的状态下,当辅助转矩使小齿轮旋转时,前述的棱边或毛刺容易损伤内齿轮15。(3)作为前述(1)的对策,有的是增大辅助旋转电流,以扩大辅助转矩,但这种场合,由于继电器接点也有大电流流过,因此继电器接点需要容量大、难熔敷的高价材料,而且吸引线圈7需要使用直径粗的导线,分别成为成本提高的原因。(4)当发动机起动不良时,有时驱动器会使键开关持续接通,尤其是在辅助旋转电流大的场合,流入吸引线圈7的电流会使起动开关6容易受到热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提供即使内齿轮的端面存在伤痕等也能够防止与内齿轮的啮合不良、可减少发动机起动不良的起动器。而且要提供降低内齿轮的端面的伤痕发生的起动器。另外,要提供将辅助转矩及辅助旋转电流设定得较低、以降低起动开关及继电器接点的成本的起动器。还要提供防止发动机起动不良时出现的、驱动器使键开关连续通电的现象、以降低起动开关的热损伤的起动器。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具备起动电动机;与起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侧进行花键结合的超越离合器;与前述超越离合器一体地在前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的小齿轮;键开关一接通,继电器接点就闭合的起动继电器;前述继电器接点一闭合,电流即流入吸引线圈以吸引插棒式铁心,该插棒式铁心的可动接点移动到固定接点侧的起动开关;随着前述插棒式铁心的移动而将前述超越离合器及前述小齿轮向发动机的内齿轮方向压出的拨齿杆,利用经前述起动继电器及前述吸引线圈而流动的辅助旋转电流驱动前述起动电动机,并用因前述辅助旋转电流而发生的前述吸引线圈的磁场吸引前述插棒式铁心,压出前述小齿轮以与前述内齿轮啮合,在前述小齿轮和前述内齿轮基本啮合的时刻,前述插棒式铁心的前述可动接点与前述固定接点连接,并对前述起动电动机通电,使发动机起动,其特征是,在前述小齿轮的前述内齿轮侧端面的旋转方向侧的齿面上形成倒角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具备起动电动机;与起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侧进行花键结合的超越离合器;与前述超越离合器一体地在前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的小齿轮;键开关一接通,继电器接点就闭合的起动继电器;前述继电器接点一闭合,电流即流入吸引线圈以吸引插棒式铁心,该插棒式铁心的可动接点移动到固定接点侧的起动开关;随着前述插棒式铁心的移动而将前述超越离合器及前述小齿轮向发动机的内齿轮方向压出的拨齿杆,利用经前述起动继电器及前述吸引线圈而流动的辅助旋转电流驱动前述起动电动机,并用因前述辅助旋转电流而发生的前述吸引线圈的磁场吸引前述插棒式铁心,压出前述小齿轮以与前述内齿轮啮合,在前述小齿轮和前述内齿轮基本啮合的时刻,前述插棒式铁心的前述可动接点与前述固定接点连接,并对前述起动电动机通电,使发动机起动,其特征是,在前述小齿轮的前述内齿轮测端面的旋转方向侧的齿面上形成凹痕部。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用切削加工制成前述倒角部或者前述凹痕部。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用冷锻加工制成前述倒角部或者前述凹痕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的整体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的概略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起动器的小齿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起动器的小齿轮和内齿轮的滑动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起动器的小齿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起动器的小齿轮和内齿轮的滑动状态图。图7是以往的起动器的整体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的整体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中,起动器设有发生旋转力的起动电动机11;将该起动电动机11的旋转减速后输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浜修一山内逸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