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99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包括:脱泥斗组A,所述脱泥斗组A包括若干脱泥斗A,所述两相邻脱泥斗A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A,各所述脱泥斗A的侧面在其与输送槽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A,各所述输料槽A均向右下方倾斜;所述脱泥斗组A中最左端脱泥斗的左侧面上连接有进料槽,且其与进料槽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各所述脱泥斗A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A,所述导料槽A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A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A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A;本装置能够对传统的尾矿脱泥装置效率低、耗能高、维修困难、脱泥浓度不可控等问题进行改善。

A Multifunctional Graded Desliming Bu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graded desliming bucket, which comprises a desliming bucket group A,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desliming buckets A. The two adjacent desliming buckets A are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trough A. The side of each desliming bucket A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outlet A at the position where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trough, and each feeding trough A inclines downward to the right. The left side of the bu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trough, and the pos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desliming bucket A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the outer part of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steel pip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ee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trough A, which extends from left to right and inclines downwards. The right end of the guide trough A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 stirring barrel A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end of A. The device can improve the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difficult maintenance and uncontrollable desliming concentration of traditional tailings desli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
本技术属于尾矿脱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
技术介绍
各种矿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使各地堆存了数以万亿吨计的各种尾矿,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而且又成为环境公害之一。这些尾矿虽然在当时是作为废弃物堆存的,但据测试,在数量如此巨大的废物中却含有大量的有价成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矿资源的日益贫化,入选原矿的品位越来越低,有的原矿品位接近甚至低于尾矿中的有用成分,因此,能否将尾矿作为接替资源或将矿山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现代选冶技术特别是细粒选矿和低含量金属物料冶炼技术进步较大的今天,更加速了矿山尾矿再利用的进程。我国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但由于尾矿含泥量极高,因此在尾矿回收处理的过程中,脱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收集到的泥浆可以用来制作加气砖,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现有的脱泥装置普遍存在脱泥效率低、耗能高、脱泥浓度不可控等问题,并且现有的脱泥装置结构复杂,在脱泥的过程中泥浆容易在设备中造成淤堵,使设备维修困难。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新型脱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目的是对传统的尾矿脱泥装置效率低、耗能高、维修困难、脱泥浓度不可控等问题进行改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包括:脱泥斗组A,所述脱泥斗组A包括若干脱泥斗A,各所述脱泥斗A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所述两相邻脱泥斗A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A,各所述脱泥斗A的侧面在其与输料槽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A,各所述脱泥斗A的内腔通过输料槽A和输料口A相互连通;各所述输料槽A均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输料口A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均小于其左侧相邻的输料口A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脱泥斗组A中最左端脱泥斗的左侧面上连接有进料槽,且其与进料槽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槽与最左侧的脱泥斗A之间通过进料口相连通,各所述进料槽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其右侧相邻的输料口A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各所述脱泥斗A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A,各所述脱泥斗A中的料浆通过出料口排放到导料槽A中,所述导料槽A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A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A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A。作为优选,所述脱泥斗组A的后侧设置有脱泥斗组B,所述脱泥斗组B包括若干脱泥斗B,各所述脱泥斗B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所述脱泥斗组A与脱泥斗组B平行设置;所述两相邻脱泥斗B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B,各所述脱泥斗B的侧面在其与输料槽B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B,各所述脱泥斗B的内腔通过输料槽B和输料口B相互连通,各所述输料槽B均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输料口B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均小于其左侧相邻的输料口B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脱泥斗A与脱泥斗B的数量相等,所述相邻的脱泥斗A和脱泥斗B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脱泥斗A与脱泥斗B的侧面在其与连接槽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相邻的脱泥斗A和脱泥斗B通过连接口和连接槽相连通,各所述连接口的下边沿相对与水平面的高度小于其所在的脱泥斗上开设的各输料口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各所述脱泥斗B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B,所述导料槽B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B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B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B。作为优选,所述脱泥斗A的侧面具有拔模斜度,且各侧面的上方向外扩展,下方向内收缩,所述脱泥斗A上方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方的横截面积。作为优选,所述脱泥斗B的侧面具有拔模斜度,且各侧面的上方向外扩展,下方向内收缩,所述脱泥斗B上方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方的横截面积。作为优选,各所述脱泥斗A中设置有若干隔板,各所述隔板垂直于脱泥斗A底面设置,各所述隔板还垂直于脱泥斗A的排列方向设置,所述隔板的底面与脱泥斗A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隔板的两侧面与脱泥斗A的内壁贴合;所述隔板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低于其所在的脱泥斗A上开设的各输料口A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两相邻隔板之间的脱泥斗底面上均设置有出料口,各所述脱泥斗A中左右两端部的隔板与脱泥斗侧面之间的脱泥斗底面上均设置有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均位于导料槽A上方。作为优选,各所述脱泥斗B中设置有若干隔板,各所述隔板垂直于脱泥斗B底面设置,各所述隔板还垂直于脱泥斗B的排列方向设置,所述隔板的底面与脱泥斗B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隔板的两侧面与脱泥斗B的内壁贴合;所述隔板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低于其所在的脱泥斗B上开设的连接口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两相邻隔板之间的脱泥斗底面上均设置有出料口,各所述脱泥斗B中左右两端部的隔板与脱泥斗侧面之间的脱泥斗底面上均设置有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均位于导料槽B上方。作为优选,各所述输料槽A、进料槽、导料槽A的横截面形状为上方不封口的矩形槽体。作为优选,各所述输料槽B、连接槽、导料槽B的横截面形状为上方不封口的矩形槽体。作为优选,所述脱泥斗A或脱泥斗B下方的钢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所述搅拌桶A或搅拌桶B下方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阀门之间连接有信号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将若干脱泥斗A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各所述脱泥斗A上均开设有输料口A,所述输料口A外部均连接有熟料槽A,各所述输料槽A均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最左端脱泥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部连接有进料槽,各所述脱泥斗A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连接有钢管,各所述钢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A,各所述脱泥斗A中的料浆通过出料口排放到导料槽A中,所述导料槽A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A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A″的技术方案;使用时料浆通过进料槽流入到与进料槽相连接的脱泥斗A中,通过沉降的方式使料浆中的泥浆下沉到脱泥斗A底部,料浆中的水分上升在脱泥斗A上方,当料浆上升到与进料槽相连接的脱泥斗A的输料口A时,料浆通过输料口A和向右倾斜的输料槽A流入到其右侧的脱泥斗A中,再通过沉降的方式进行泥浆沉淀,当料浆上升到该脱泥斗A右侧的输料口A时,料浆通过输料口A和向右倾斜的输料槽A流入到其右侧的脱泥斗A中进行泥浆沉淀,以此类推;脱泥斗中沉淀出的泥浆通过下方的出料口排出到导料槽A中,并沿导料槽流入到搅拌桶A内,脱泥后得到的清水可以在其他生产环节中再利用;由于每一个脱泥斗A中的料浆都是其左侧脱泥斗A中经过沉淀后得到的,因此每一个脱泥斗A中的泥浆含量都比其左侧脱泥斗A的泥浆含量低,所需要完成的泥浆沉降工作就会比其左侧的脱泥斗A少,沉降后得到的料浆就会比其左侧脱泥斗A沉降后的到的料浆更清澈,利用这种分级脱泥的方式可以提高脱泥效率与脱泥质量,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且不需要动力,节省能源。2.本技术包括″在脱泥斗组A的后侧设置有脱泥斗组B,所述脱泥斗组B的结构与脱泥斗组A的结构相同,且二者所包含脱泥斗的数量相等,所述相邻的脱泥斗A和脱泥斗B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泥斗组A(1),所述脱泥斗组A(1)包括若干脱泥斗A(11),各所述脱泥斗A(11)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所述两相邻脱泥斗A(11)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A(17),各所述脱泥斗A(11)的侧面在其与输料槽B(20)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A(18),各所述脱泥斗A(11)的内腔通过输料槽A(17)和输料口A(18)相互连通;各所述输料槽A(17)均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均小于其左侧相邻的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脱泥斗组A(1)中最左端脱泥斗的左侧面上连接有进料槽(19),且其与进料槽(19)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22),所述进料槽(19)与最左侧的脱泥斗A(11)之间通过进料口(22)相连通,各所述进料槽(19)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其右侧相邻的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各所述脱泥斗A(11)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外部连接有钢管(9),各所述钢管(9)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A(5),各所述脱泥斗A(11)中的料浆通过出料口(8)排放到导料槽A(5)中,所述导料槽A(5)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A(5)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A(5)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A(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泥斗组A(1),所述脱泥斗组A(1)包括若干脱泥斗A(11),各所述脱泥斗A(11)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所述两相邻脱泥斗A(11)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A(17),各所述脱泥斗A(11)的侧面在其与输料槽B(20)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A(18),各所述脱泥斗A(11)的内腔通过输料槽A(17)和输料口A(18)相互连通;各所述输料槽A(17)均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均小于其左侧相邻的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脱泥斗组A(1)中最左端脱泥斗的左侧面上连接有进料槽(19),且其与进料槽(19)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22),所述进料槽(19)与最左侧的脱泥斗A(11)之间通过进料口(22)相连通,各所述进料槽(19)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其右侧相邻的输料口A(18)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各所述脱泥斗A(11)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外部连接有钢管(9),各所述钢管(9)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A(5),各所述脱泥斗A(11)中的料浆通过出料口(8)排放到导料槽A(5)中,所述导料槽A(5)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A(5)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A(5)最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A(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分级脱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泥斗组A(1)的后侧设置有脱泥斗组B(2),所述脱泥斗组B(2)包括若干脱泥斗B(12),各所述脱泥斗B(12)从左到右呈直线排列,所述脱泥斗组A(1)与脱泥斗组B(2)平行设置;所述两相邻脱泥斗B(12)之间均连接有输料槽B(20),各所述脱泥斗B(12)的侧面在其与输料槽B(20)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输料口B(23),各所述脱泥斗B(12)的内腔通过输料槽B(20)和输料口B(23)相互连通,各所述输料槽B(20)均向右下方倾斜,各所述输料口B(23)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均小于其左侧相邻的输料口B(23)的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所述脱泥斗A(11)与脱泥斗B(12)的数量相等,所述相邻的脱泥斗A(11)和脱泥斗B(1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槽(21),所述脱泥斗A(11)与脱泥斗B(12)的侧面在其与连接槽(21)连接的位置上开设有连接口(24),所述相邻的脱泥斗A(11)和脱泥斗B(12)通过连接口(24)和连接槽(21)相连通,各所述连接口(24)的下边沿相对与水平面的高度小于其所在的脱泥斗上开设的各输料口下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各所述脱泥斗B(12)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外部连接有钢管(9),各所述钢管(9)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槽B(6),所述导料槽B(6)从左至右延伸并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槽B(6)的右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导料槽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玉韶王洪波王斌孙宝军王书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曲圣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