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65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向离合器和轴承两者都是润滑脂填充的,所以即使当油密封部件防止了机油流到单向离合器和轴承时,其润滑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油密封部件(18)仅仅需要在内燃机的主体侧和曲轴之间提供密封,因而不必具有大的直径。结果,即使在内燃机运行的情况下曲轴旋转时,小直径的油密封部件也不会相对于曲轴的外周表面以高的速率滑动,因而不会迅速劣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其在起动期间通过将转矩从 齿圈经由单向离合器传递到曲轴,来使曲轴旋转。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JP-A-2003-83216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起 动转矩传递机构,其中单向离合器(即,反向输入中断离合器)被设置在 起动机和曲轴之间,使得起动机侧可以与齿圈处于常啮合状态。具体地, 例如,根据该公布的第2页和图7所示的相关结构,齿圈由曲轴侧经由设 置在齿圈和曲轴之间的轴承支撑,并且单向离合器被布置在减速齿轮和驱 动齿轮之间。当轴承和单向离合器两者被以此方式设置时,密封内燃机的内部和外 部的密封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因为在此情况下轴承和单向离合器围绕曲 轴布置,所以油密封部件必须具有大的直径,这意味着在内燃机工作时, 油密封部件的唇缘部分以高速率滑动。因此,油密封部件可能较快地劣 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通过将转矩从齿圈经由单向离 合器向曲轴传递来使曲轴旋转的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机构中,防止油密 封部件的唇缘部分以高速率滑动。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到第十四方面涉及一种内燃机的起动 转矩传递机构,所述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在从起动机侧向其传递转矩的齿圈 和与曲轴一起旋转的曲轴侧部件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 将由所述起动机产生的转矩沿一个方向从所述齿圈传递到所述曲轴,并使得转矩不能沿另一个方向传递,其中,在内燃机主体和所述齿圈的表面之 间布置轴承,所述齿圈的所述表面面向与所述齿圈的其上设置所述单向离 合器的一侧相对的方向;所述轴承和所述单向离合器两者都不需要润滑油的供应;并且油密封部件布置在所述内燃机主体和所述曲轴或所述曲轴侧部件之间。因为油密封部件以此方式被布置在内燃机主体和曲轴或曲轴侧部件之 间,所以防止了内燃机主体中的油漏出。而且,单向离合器和轴承都不需 要润滑油的供应。因此,即使由于布置在内燃机主体和曲轴或曲轴侧部件 之间的油密封部件,使得没有润滑油被供应到轴承或单向离合器,也不会 导致单向离合器和轴承两者的润滑问题。此外,油密封部件只需要在内燃机主,体和曲轴或曲轴侧部件之间提供 密封,因此整个油密封部件不必具有大的直径。因此,即使当在内燃机运 行的同时曲轴或曲轴侧部件旋转时,油密封部件由于其小的直径也不会以 高的速率滑动,因而不会迅速劣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所述齿圈形成所述单向离合 器的内座圈,所述曲轴侧部件形成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结果,单向离合器、轴承和油密封部件全部被曲轴侧部件覆盖。因 此,具体来说,不用供应润滑油,并且杜绝了来自外部的异物进入没有通 过油密封部件与外部密封的单向离合器和轴承。并且,防止了异物磨损油 密封部件,由此可以保持良好的油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或二方面中,所述轴承和所述单向离 合器两者都是润滑脂填充的,因此不需要供应润滑油。因为轴承和单向离合器在此是润滑脂填充的,所以即使在不供应润滑 油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够顺利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到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 机构,所述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在从起动机侧向其传递转矩的齿圈和与曲轴 一起旋转的曲轴侧部件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将由所述 起动机产生的转矩沿一个方向从所述齿圈传递到所述曲轴,并使得转矩不 能沿另一个方向传递,其中,轴承和第一油密封部件布置在所述曲轴或曲轴侧部件和所述齿圈的表面之间,所述齿圈的所述表面面向与所述齿圈的 其上设置所述单向离合器的一侧相对的方向;所述第一油密封部件布置在 所述轴承的与内燃机主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单向离合器不需要润滑油的供 应;并且第二油密封部件布置在所述齿圈和所述内燃机主体之间。这样设置两个油密封部件防止了内燃机主体中的油漏出。而且,因为 轴承处于第一油密封部件的内燃机主体侧,所以可以从内燃机主体内向其 供应润滑油。单向离合器不需要供应润滑油,因而即使单向离合器布置在 齿圈的与第一油密封部件相对的一侧,也不会导致单向离合器的润滑问 题。在此情况下,第一油密封部件被布置在齿圈和曲轴或曲轴侧部件之 间,因而不必具有大的直径。因此,即使当在内燃机运行时曲轴或曲轴侧 部件旋转时,油密封部件也由于其小的直径而不会以高的速率旋转,因而 不会迅速劣化。而且,因为在起动之后内燃机运行时,齿圈不相对于内燃机旋转,并 且第二油密封部件被布置在齿圈和内燃机主体之间,所以在内燃机运行时 第二油密封部件不滑动,因而其可以具有大的直径,而不会因此而迅速劣因此,在内燃机运行时,油密封部件不以高速率滑动或者根本不滑 动,所以它们都不会迅速劣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中,所述齿圈形成所述单向离合 器的内座圈,所述曲轴侧部件形成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因此,单向离合器、轴承和第一油密封部件全部被曲轴侧部件覆盖。 因而,具体来说,不用供应润滑油,并且杜绝了来自外部的异物进入没有 通过油密封部件与外部密封的单向离合器。并且,即使当内燃机运行时第 一密封部件滑动时,也防止了异物磨损第一油密封部件,由此可以保持良 好的油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第四或五方面中,所述单向离合器是润滑 脂填充的,因此不需要供应润滑油。因为单向离合器在此是润滑脂填充的,所以即使在不供应润滑油的情况下,其也能够顺利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到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机构,所 述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在从起动机侧向其传递转矩的齿圈和与曲轴一起旋转 的曲轴侧部件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将由所述起动机产 生的转矩沿一个方向从所述齿圈传递到所述曲轴,并使得转矩不能沿另一 个方向传递,其中,轴承布置在所述曲轴或所述曲轴侧部件和所述齿圈的 表面之间,所述齿圈的所述表面面向与所述齿圈的其上设置所述单向离合 器的一侧相对的方向;所述轴承具有油密封功能;所述单向离合器不需要 润滑油的供应;并且油密封部件布置在所述齿圈和内燃机主体之间。这样,轴承具有油密封,而且,油密封部件被布置在齿圈和内燃机主 体之间,因此内燃机主体中的油^会漏出。并且,虽然轴承的油密封功能 防止了润滑油从内燃机主体漏出,但是轴承本身由来自内燃机主体的油润 滑。并且,单向离合器不需要供应润滑油,因此即使不供应润滑油,单向 离合器的润滑也不会发生问题。根据此结构,具有油密封的轴承被布置在齿圈和曲轴或曲轴侧部件之 间,因此被整合到轴承中的油密封不必具有大的直径。并且,因为在起动之后内燃机运行时,齿圈不相对于内燃机旋转,并 且油密封部件被布置在齿圈和内燃机主体之间,所以在内燃机运行时油密 封部件不会滑动,所以其可以具有大的直径,而不会因此迅速劣化。因此,在内燃机运行时油密封部件根本不滑动,整合到轴承中的油密 封不会以高的速率滑动。因而,轴承的油密封和油密封部件都不会迅速劣 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第七方面中,所述齿圈形成所述单向离合 器的内座圈,所述曲轴侧部件形成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结果,单向离合器和轴承被曲轴侧部件覆盖。因此,具体来说,不用 供应润滑油,并且杜绝了来自外部的异物进入没有通过油密封部件与外部 密封的单向离合器。轴承的油密封也被覆盖,所以防止了异物磨损该油密 封,由此可以保持良好的油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起动转矩传递机构,所述起动转矩传递机构在从起动机侧向其传递转矩的齿圈和与曲轴一起旋转的曲轴侧部件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将由所述起动机产生的转矩沿一个方向从所述齿圈传递到所述曲轴,并使得转矩不能沿另一个方向传递,其特征在于:    轴承布置在内燃机主体和所述齿圈的表面之间,所述齿圈的所述表面面向与所述齿圈的其上设置所述单向离合器的一侧相对的方向;所述轴承和所述单向离合器两者都不需要润滑油的供应;并且油密封部件布置在所述内燃机主体和所述曲轴或所述曲轴侧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和人浅田俊昭石川诚铃木智章芝利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