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显示装置、显示电路及其亮度补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56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及其亮度补偿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正常显示区域和透明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对应正常显示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对应透明显示区域设置;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二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以使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高于正常显示区域的透光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通过在显示屏的透明显示区域设置不同于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电路来有效提高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这样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可以设置在透明显示区域,从而有效提高了屏占比,同时不会影响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的正常工作以及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显示装置、显示电路及其亮度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一种显示屏、一种显示装置和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的亮度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占比越来越高,通常实现较高屏占比的方式主要是将移动终端的边框缩小。例如,将手机底部原有home键去除,同时减少手机顶部摄像头所在位置处的边框,以在长度方向上缩小边框,从而有效提高屏占比;又如,在减少手机顶部摄像头所在位置边框的同时,将手机显示屏设置为曲屏,以在宽度和长度两个方向上同时缩小边框,从而有效提高屏占比。虽然上述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使得屏占比达到一定高度,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裕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通过在显示屏的透明显示区域设置不同于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电路来有效提高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这样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可以设置在透明显示区域,从而有效提高了屏占比,同时不会影响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的正常工作以及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屏。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的亮度补偿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所述显示屏包括正常显示区域和透明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对应所述正常显示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对应所述透明显示区域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以使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高于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透光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在显示屏上设置正常显示区域和透明显示区域,并且显示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其中,第一像素电路对应正常显示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路对应透明显示区域设置,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二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以使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高于正常显示区域的透光率。由此,通过在显示屏的透明显示区域设置不同于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电路来有效提高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这样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可以设置在透明显示区域,从而有效提高了屏占比,同时不会影响光学探测器和摄像头的正常工作以及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功能。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元器件个数少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元器件个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分别与复位控制线、复位信号线、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进行复位;第一数据写入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分别与第一数据线、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写入第一数据电压;补偿单元,所述补偿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补偿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写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所述第一数据电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发光控制线、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线相连,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写入第一电源电压,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复位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相连;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复位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数据写入单元,所述第二数据写入单元分别与第二数据线、第二栅线、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第一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二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写入第二数据电压;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第二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数据写入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栅线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线相连,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PPI(PixelsPerInch,每英寸距离的图像包含的像素数目)小于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PPI。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像素开口率大于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开口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还包括:第一亮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亮度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相连,所述第一亮度调节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数据电压至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以对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亮度进行调节;第二亮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亮度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相连,所述第二亮度调节单元用于输出第二数据电压至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以对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亮度进行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还包括:亮度补偿单元,所述亮度补偿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亮度调节单元相连,所述亮度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电压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正常显示区域和透明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对应所述正常显示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对应所述透明显示区域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以使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高于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透光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正常显示区域和透明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对应所述正常显示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对应所述透明显示区域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以使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高于所述正常显示区域的透光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元器件个数少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元器件个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分别与复位控制线、复位信号线、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进行复位;第一数据写入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分别与第一数据线、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写入第一数据电压;补偿单元,所述补偿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补偿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写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所述第一数据电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发光控制线、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线相连,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写入第一电源电压,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复位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相连;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复位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线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端相连。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数据写入单元,所述第二数据写入单元分别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宾冯宇谢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