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38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是一种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以及排列在蒸发管上的散热翅片,所述的蒸发管弯折呈两列平行式,且单列呈S型,单列的蒸发管弯折弧面处通过侧板进行固定,弯折弧面处于侧板的一侧,还包括所述的蒸发管和侧板的接触段设有薄铜片,所述的薄铜片与直线段的蒸发管贴合,与弯折段的蒸发管分离,与蒸发管分离段的薄铜片的端头还设有翻折边,所述的翻折边的拐点位置不超出弯折弧面的最外沿,通过薄铜片的夹持,保证蒸发管和侧板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热量通过薄铜片能更快的将此处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高整体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也进一步的增加整体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Finned evapo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vaporator, in particular to a fin evaporator. Including evaporation tube and heat dissipation fins arranged on evaporation tube, the bending of the evaporation tube is parallel in two rows, and the single row is S-shaped. The bending arc surface of the single row evaporation tube is fixed through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ending arc surface is on one side of the side plate. The contact section of the evaporation tube and the side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in copper sheet, which is fitted with the evaporation tube of the straight line section and is fitted with the bending section. The end of the thin copper sheet in the separation section of the evaporating tub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olding edge.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 folding edge does not exceed the outermost edge of the bending arc surface. Through the clamping of the thin copper sheet,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of the evaporating tube and the side sheet is ensure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pper material, the heat can be quickly dissipated through the thin copper sheet. Therefor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evaporator is improv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evaporator is further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翅片式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是一种翅片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翅片式蒸发器在工业中换热作业中,有相当高的使用率。传统的翅片式蒸发器的两侧设有侧板用于保护整体蒸发器的强度,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侧板影响了散热翅片,尤其是两侧边界的散热翅片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翅片式蒸发器,通过薄铜片的夹持,保证蒸发管和侧板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蒸发管和侧板的连接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薄铜片能更快的将此处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高整体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也进一步的增加整体蒸发器的使用寿命。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以及排列在蒸发管上的散热翅片,所述的蒸发管弯折呈两列平行式,且单列呈S型,单列的蒸发管弯折弧面处通过侧板进行固定,弯折弧面处于侧板的一侧,还包括所述的蒸发管和侧板的接触段设有薄铜片,所述的薄铜片与直线段的蒸发管贴合,与弯折段的蒸发管分离,与蒸发管分离段的薄铜片的端头还设有翻折边,所述的翻折边的拐点位置不超出弯折弧面的最外沿。进一步的,所述的薄铜片与蒸发管贴合的一端,其端头还与散热翅片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薄铜片通过焊条与侧板固定连接,且焊条的厚度大于薄铜片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的蒸发管一端连接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轴线与侧板水平线呈100°夹角。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薄铜片的夹持,保证蒸发管和侧板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蒸发管和侧板的连接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薄铜片能更快的将此处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高整体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也进一步的增加整体蒸发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蒸发管1,蒸发管在弯折后形成两个并列的S型组合,即在弯折时,采用先弯曲对折,对折后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再对分支进行S型弯折,S型弯折的方向竖直向上,从而形成两个平行面,每个平行面上的蒸发管都呈S型。蒸发管上排列有散热翅片2,散热翅片在弯折之前就已经穿插完成,且散热翅片的排列密度从蒸发器整体,由上往下,密度逐渐变小。弯折后的蒸发管,形成多个弯折的面,为保证蒸发器整体的稳定性,通过侧板3对蒸发管进行固定。侧板3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是相同的。侧板设有长条形的通孔4,通孔的上下两端为圆弧状,且其弧度和蒸发管的表面弧度保持一致,但半径略大于蒸发管管径半径,方便蒸发管插入到通孔内,也是方便插入薄铜片5。上述的薄铜片5呈长条状,且截面是弧面,该弧面与蒸发管表面弧度相同,保证一段能紧密的和蒸发管贴合,同时薄铜片设有延长段,该延长段不与蒸发管贴合,而是延长至蒸发管的弯折区域外侧,由于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在实际使用蒸发器时,蒸发管和侧板的连接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薄铜片能更快的将此处的热量散发出去。在薄铜片的自由端,即位于弯折区外侧的一端,还设有翻折6,翻折角度为直角,并且折角的位置不超过弯折弧面的最外沿,弯折的作用是增加薄铜片的吸热能力,能更好的导热,而位置的选择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薄铜片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薄铜片与蒸发管贴合的一端,其端头还与散热翅片贴合,并且通过焊条8与侧板固定连接,且焊条的厚度大于薄铜片的厚度,通过这两种方式,能更好的稳定住薄铜片的位置,防止薄铜片的脱落。由于薄铜片一端是自由端,难免会发生震动,所以通过焊条的厚度来稳定位置。所述的蒸发管一端连接储液罐7,所述的储液罐轴线与侧板水平线呈100°夹角,在这个角度下,储液罐内的冷却剂能在较为稳定的流速下经过蒸发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以及排列在蒸发管上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管弯折呈两列平行式,且单列呈S型,单列的蒸发管弯折弧面处通过侧板进行固定,弯折弧面处于侧板的一侧,还包括所述的蒸发管和侧板的接触段设有薄铜片,所述的薄铜片与直线段的蒸发管贴合,与弯折段的蒸发管分离,与蒸发管分离段的薄铜片的端头还设有翻折边,所述的翻折边的拐点位置不超出弯折弧面的最外沿。

【技术特征摘要】
1.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以及排列在蒸发管上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管弯折呈两列平行式,且单列呈S型,单列的蒸发管弯折弧面处通过侧板进行固定,弯折弧面处于侧板的一侧,还包括所述的蒸发管和侧板的接触段设有薄铜片,所述的薄铜片与直线段的蒸发管贴合,与弯折段的蒸发管分离,与蒸发管分离段的薄铜片的端头还设有翻折边,所述的翻折边的拐点位置不超出弯折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正李振杰吴继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蒸热交换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