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1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退卷机,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退卷辊,多个所述退卷辊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布卷的容纳腔,所述的支撑架上连接有支撑横梁,所述的支撑横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朝布料吹气且展平的第一吹风机和第二吹风机,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反向旋转,所述的支撑架上连接有用于将布料导出的摆布机构,所述的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位于退卷辊与摆布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达到提升布料质量的目的。

A Re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unwi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winding rollers, and a receptacle cavity for placing cloth rolls is formed between the multiple unwinding rollers.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beam, and the support beam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lower and a second blower for blowing air toward the cloth and flattening it. A driving ro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 frame of the blower. The driving rod drives the first blower and the second blower to rotate inversely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wing mechanism for exporting the cloth. The first blower and the second blower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uncoiler roll and the sw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scheme uses a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卷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退卷机。
技术介绍
在印染纺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成卷的布卷进行退卷操作。目前,公告号为CN2041248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退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抵触成卷布料下端的定位轴,位于定位轴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多组定位杆组,定位杆组包括在对称滑移设置在位于定位轴两侧的机架上的定位杆、分别连接在两个定位杆上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靠近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定位杆之间距离变大或者变小的调节件。这种退卷机结构简单,但是在将布卷从机架卷出之后的布料绕于机架上端的展平辊时,展平辊表面较为光滑,布料放置在展平辊上容易发生褶皱,使得布料难以展平,造成后续对布料进行加工时,加工层厚度容易不均匀,使布料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退卷机,通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将布料充分展平,达到使加工层厚度保持均匀,提升布料质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卷机,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退卷辊,多个所述退卷辊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布卷的容纳腔,所述的支撑架上连接有支撑横梁,所述的支撑横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朝布料吹气且展平的第一吹风机和第二吹风机,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反向旋转,所述的支撑架上连接有用于将布料导出的摆布机构,所述的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位于退卷辊与摆布机构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卷放置在容纳腔中,将布料从布卷中抽出后绕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最后从摆布机构导出;驱动杆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往反向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排出的高速空气将布料吹起,当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上的吹风管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时,通过高速空气的压力作用,将布料展平,使得从摆布机构导出的布料能够较为平整,在后续对布料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布料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轴与驱动杆连接,所述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分别开设于驱动轴的两端且反向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轮与第一吹风机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第二吹风机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与驱动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带动驱动轴转动,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传导作用,使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能够反向转动,继而实现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反向转动,操作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支撑架上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固定有弧形引导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相对时,所吹出的高速空气能够沿着挡风板进入到弧形引导板上,继而从弧形引导板吹向布料,将布料展平,避免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将布料往收拢的方向吹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摆布机构包括支撑辊、引导辊和摆臂组件,所述的支撑辊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的引导辊转动连接于摆臂组件上,所述的摆臂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相邻所述引导辊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布料的夹持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通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展平后,通过支撑辊的转动,将布料张紧,继而通过引导辊将布料穿出,通过摆臂组件能够将展平后的布料进行堆叠,达到便于收集布料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动力轮和连杆,所述的引导辊转动连接于摆杆上,所述的动力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的连杆一端与动力轮铰接,另一端与摆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轮转动,带动摆杆移动,继而通过连杆带动摆杆来回摆动,即可实现将布料进行堆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架上固定有护板,所述的护板与支撑辊之间形成用于布料移动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护板的设置,避免布料从支撑架是按吹落,提升了对布料的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辊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提升了支撑辊与面料之间的摩擦力,使支撑辊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布料施加拉力,使布料能够顺利导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布卷放置在容纳腔中,将布料从布卷中抽出后绕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最后从摆布机构导出;驱动杆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往反向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排出的高速空气将布料吹起,当第一吹风机与第二吹风机上的吹风管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时,通过高速空气的压力作用,将布料展平,使得从摆布机构导出的布料能够较为平整,在后续对布料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布料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驱动轴与驱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退卷辊;2、支撑横梁;21、第一吹风机;22、第二吹风机;3、驱动杆;4、传动机构;41、驱动轴;42、第一螺纹;43、第二螺纹;44、第一驱动轮;45、第二驱动轮;51、挡风板;52、弧形引导板;521、透气孔;6、摆布机构;61、支撑辊;62、引导辊;7、摆臂组件;71、摆杆;72、动力轮;73、连杆;8、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退卷机,包括支撑架1,在支撑架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退卷辊11,多个所述退卷辊1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布卷的容纳腔。支撑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横梁2。在支撑横梁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朝布料吹气且展平的第一吹风机21和第二吹风机22;在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3,驱动杆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反向旋转。驱动杆3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传动机构4包括驱动轴41、第一螺纹42、第二螺纹43、第一驱动轮44和第二驱动轮45。驱动轴41与驱动杆3固定连接并同轴设置。第一螺纹42与第二螺纹43分别开设于驱动轴41的两端且反向设置。第一驱动轮44与第一吹风机21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42与驱动轴41连接;第二驱动轮45与第二吹风机22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43与驱动轴41连接。第一驱动轮44与第二驱动轮45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横梁2上。在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支撑架1上的挡风板51。挡风板51固定于支撑横梁2上。在挡风板51上固定有弧形引导板52,在弧形引导板5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21,用以将高速空气从透气孔521导出后吹向布料。在支撑架1远离退卷辊1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布料导出的摆布机构6。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位于退卷辊11与摆布机构6之间。摆布机构6包括支撑辊61、引导辊62和摆臂组件7。支撑辊61水平设置并通过电机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上。在支撑辊61的外壁上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防滑套8,防滑套8采用橡胶制成。摆臂组件7包括摆杆71、动力轮72和连杆73。引导辊6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摆杆71上,数量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引导辊6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布料的夹持区。引导辊62通过电机驱动,并且两个引导辊62之间的转向相反。动力轮72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连杆73的一端与动力轮72铰接,另一端与摆杆71铰接。综上所述,使用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卷机,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退卷辊(11),多个所述退卷辊(1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布卷的容纳腔,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架(1)上连接有支撑横梁(2),所述的支撑横梁(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朝布料吹气且展平的第一吹风机(21)和第二吹风机(22),所述的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的驱动杆(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反向旋转,所述的支撑架(1)上连接有用于将布料导出的摆布机构(6),所述的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位于退卷辊(11)与摆布机构(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卷机,包括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退卷辊(11),多个所述退卷辊(1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布卷的容纳腔,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架(1)上连接有支撑横梁(2),所述的支撑横梁(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朝布料吹气且展平的第一吹风机(21)和第二吹风机(22),所述的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的驱动杆(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反向旋转,所述的支撑架(1)上连接有用于将布料导出的摆布机构(6),所述的第一吹风机(21)与第二吹风机(22)位于退卷辊(11)与摆布机构(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卷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4)包括驱动轴(41)、第一螺纹(42)、第二螺纹(43)、第一驱动轮(44)和第二驱动轮(45),所述的驱动轴(41)与驱动杆(3)连接,所述的第一螺纹(42)与第二螺纹(43)分别开设于驱动轴(41)的两端且反向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轮(44)与第一吹风机(21)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42)与驱动轴(4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45)与第二吹风机(22)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43)与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踪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