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96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混凝土拌合、制作试件、砼振捣、抹面、喷淋养护、蓄水养护、构件存放、不合格预制构件处理。采用脱模后砼整体浸入蓄水池中,被养护构件完全与空气隔绝、构件浸入水中水化热散热均匀,使小型构件发生干缩、温缩裂纹的几率很低,确保了砼构件养护质量,在蓄水池中养护无需施工人员盯控养护,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护工艺预制构件合格率高、质量好、人工成本低。

A Water Storage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Smal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a water storage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smal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concrete mixing, specimen preparation, concrete vibration, plastering, spray maintenance, water storage maintenance, component storage and treatment of unqualifie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fter demoulding, concrete is immersed in the reservoir as a whole, the maintained components are completely isolated from the air, and the components are immersed in the water with uniform heat dissipation by hydration, so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drying shrinkage and temperature shrinkage cracks of small components is very low, which ensures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of concrete components, and the maintenance in the reservoir need 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constructors, thus reducing the labor cost. The maintenance process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qualified rate, good quality and low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洒水、覆盖养护占用人员较多,养护效果与养护人员的责任心强弱有关,且小型构件一般为薄壁结构,砼构件水化通道、温缩通道短,养护不及时容易造成砼构件表面干缩裂纹及砼构件散热过快产生的温缩裂纹,故蓄水养护能大大降低养护人工成本、养护材料成本,且养护质量高;喷淋养护养护效果比较好,但缺点是需要配置较多养护架以保证所有养护构件全部淋湿养护,占用场地较大,养护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干缩与温缩裂纹发生几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养护质量的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准备工作:选用模板,对模板的外形及尺寸检查筛选,筛选完成后用草酸清洗模板,以及在模板内均匀地涂抹脱模剂,涂抹完毕后放置于太阳光下至模板内侧在阳光反射下没有小油滴;S2、混凝土拌合:C20混凝土按水泥:砂:砾石:水:外加剂=315:772:1112:151:2.20kg配比混合,试配7天强度达到25.0MPa,,浇筑时采用专门的小罐车供料运送;S3、制作试件:混凝土拌合完成后制作试件,进行养护及留存,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不超过100m³或者每隔分项做一批;S4、砼振捣、抹面: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移送至振捣平台,采用平台振捣器对模具内的砼振捣,抹面至少三次:木抹初平,钢抹二次压平,钢抹三次压光;S5、喷淋养护:叉车将带模构件整体运输至喷淋养护区养护,将带模构件整齐码放至养护架,并将养护架均布分散至喷淋区域;S6、蓄水养护:构件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脱模打包浸入养护池进行蓄水养护;S7、构件存放:预制块蓄水养护15天后,对预制构件检验,检合格的预制构件整体转场至构件存放区,合格的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检查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存放到废品存放区;S8、不合格预制构件处理:将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轻微缺陷,二级为严重缺陷,构件脱模后应对每个构件的外观进行目测,凡属表面性缺陷如蜂窝、麻面、硬伤、掉角、露筋等应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由生产班组进行缺陷修复,有轻微缺陷的制品应限制使用量和使用比例,有严重缺陷的次品称之为废品,废品应在成品移运至成品区的同时移运至废品区集中堆放,或者作为场地建设的材料;S9、在步骤S6中脱模后的模具用草酸、水进行清理后,运输至模具堆放区域,喷涂脱模剂待下次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模板采用具有刚度的塑料模板。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脱模剂采用雾化的方式喷涂于模板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小罐车供料,每次运输量2方,1.5小时内使用完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振捣时间控制在30s,振捣至砼不冒泡、浮浆不超过1cm为准,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将其抹平并压光。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蓄水池的水定期更换,保证水质清澈,池中没有悬浮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蓄水养护工艺,养护占用场地小,脱模后砼整体浸入蓄水池中,被养护构件完全与空气隔绝,构件浸入水中水化热散热均匀,使小型构件发生干缩、温缩裂纹的几率很低,确保了砼构件养护质量,在蓄水池中养护无需施工人员盯控养护,降低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养护工艺预制构件合格率高、质量好、人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如图1所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准备工作:选用模板,对模板的外形及尺寸检查筛选,筛选完成后用草酸清洗模板,以及在模板内均匀地涂抹脱模剂,涂抹完毕后放置于太阳光下至模板内侧在阳光反射下没有小油滴,保证模板的清洗与防护,便于下次使用;S2、混凝土拌合:C20混凝土按水泥:砂:砾石:水:外加剂=315:772:1112:151:2.20kg配比混合,试配7天强度达到25.0MPa,,浇筑时采用专门的小罐车供料运送;S3、制作试件:混凝土拌合完成后制作试件,进行养护及留存,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不超过100m³或者每隔分项做一批,保证混凝土拌合达到强度要求及日后抽检;S4、砼振捣、抹面: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移送至振捣平台,采用平台振捣器对模具内的砼振捣,抹面至少三次:木抹初平,钢抹二次压平,钢抹三次压光;S5、喷淋养护:叉车将带模构件整体运输至喷淋养护区养护,将带模构件整齐码放至养护架,并将养护架均布分散至喷淋区域,保证喷淋养护无死角,养护均匀;S6、蓄水养护:构件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脱模打包浸入养护池进行蓄水养护,预制构件完全与空气隔绝,预制构件浸入水中水化热散热均匀,降低预制构件发生干缩、温缩裂纹的几率,无需派专人盯控养护;S7、构件存放:预制块蓄水养护15天后,对预制构件检验,检合格的预制构件整体转场至构件存放区,合格的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检查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存放到废品存放区;S8、不合格预制构件处理:将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轻微缺陷,二级为严重缺陷,构件脱模后应对每个构件的外观进行目测,凡属表面性缺陷如蜂窝、麻面、硬伤、掉角、露筋等应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由生产班组进行缺陷修复,有轻微缺陷的制品应限制使用量和使用比例,有严重缺陷的次品称之为废品,废品应在成品移运至成品区的同时移运至废品区集中堆放,或者作为场地建设的材料,保证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施工成本;S9、在步骤S6中脱模后的模具用草酸、水进行清理后,运输至模具堆放区域,喷涂脱模剂后待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模板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塑料模板。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脱模剂采用雾化的方式喷涂于模板内,保证脱模剂均匀喷涂模板内每个角落,实现预制构件脱模完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小罐车供料,每次运输量2方,1.5小时内使用完毕,避免现场罐车内砼等待时间长而导致坍损,影响混凝土入模质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振捣时间控制在30s左右,振捣至砼不冒泡、浮浆不超过1cm为准,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将其抹平并压光,初凝前随着砼水化过程逐步深入,砼表面一直会有小孔隙出现,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将其抹平并压光,封闭微观孔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蓄水池的水定期更换,保证水质清澈,池中没有悬浮物,避免因悬浮物粘滞到被养护预制构件表面堵塞水化通道,影响养护质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现场施工要求选择相应尺寸的带有一定刚度的塑料模板,用草酸对其内部残存混凝土进行清理,较难清理的用小刀剔除,在模板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并放置于太阳光下晾晒至在阳光反射下没有小油滴为准;其次浇筑用混凝土按水泥:砂:砾石:水:外加剂=315:772:1112:151:2.20kg配比拌合,制作试件对拌合后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是否达到要求,用专门的小罐车供料,每次运输量2方,1.5小时内使用完毕;将浇筑后的模具移至振捣平台,振捣采用平台振捣器,振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准备工作:选用模板,对模板的外形及尺寸检查筛选,筛选完成后用草酸清洗模板,以及在模板内均匀地涂抹脱模剂,涂抹完毕后放置于太阳光下至模板内侧在阳光反射下没有小油滴;S2、混凝土拌合:C20混凝土按水泥:砂:砾石:水:外加剂=315:772:1112:151:2.20kg配比混合,试配7天强度达到25.0MPa,,浇筑时采用专门的小罐车供料运送;S3、制作试件:混凝土拌合完成后制作试件,进行养护及留存,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不超过100m³或者每隔分项做一批;S4、砼振捣、抹面: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移送至振捣平台,采用平台振捣器对模具内的砼振捣,抹面至少三次:木抹初平,钢抹二次压平,钢抹三次压光;S5、喷淋养护:叉车将带模构件整体运输至喷淋养护区养护,将带模构件整齐码放至养护架,并将养护架均布分散至喷淋区域;S6、蓄水养护:构件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脱模打包浸入养护池进行蓄水养护;S7、构件存放:预制块蓄水养护15天后,对预制构件检验,检合格的预制构件整体转场至构件存放区,合格的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检查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存放到废品存放区;S8、不合格预制构件处理:将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轻微缺陷,二级为严重缺陷,构件脱模后应对每个构件的外观进行目测,凡属表面性缺陷如蜂窝、麻面、硬伤、掉角、露筋等应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由生产班组进行缺陷修复,有轻微缺陷的制品应限制使用量和使用比例,有严重缺陷的次品称之为废品,废品应在成品移运至成品区的同时移运至废品区集中堆放,或者作为场地建设的材料;S9、在步骤S6中脱模后的模具用草酸、水进行清理后,运输至模具堆放区域,喷涂脱模剂待下次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预制构件蓄水养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准备工作:选用模板,对模板的外形及尺寸检查筛选,筛选完成后用草酸清洗模板,以及在模板内均匀地涂抹脱模剂,涂抹完毕后放置于太阳光下至模板内侧在阳光反射下没有小油滴;S2、混凝土拌合:C20混凝土按水泥:砂:砾石:水:外加剂=315:772:1112:151:2.20kg配比混合,试配7天强度达到25.0MPa,,浇筑时采用专门的小罐车供料运送;S3、制作试件:混凝土拌合完成后制作试件,进行养护及留存,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不超过100m³或者每隔分项做一批;S4、砼振捣、抹面: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移送至振捣平台,采用平台振捣器对模具内的砼振捣,抹面至少三次:木抹初平,钢抹二次压平,钢抹三次压光;S5、喷淋养护:叉车将带模构件整体运输至喷淋养护区养护,将带模构件整齐码放至养护架,并将养护架均布分散至喷淋区域;S6、蓄水养护:构件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脱模打包浸入养护池进行蓄水养护;S7、构件存放:预制块蓄水养护15天后,对预制构件检验,检合格的预制构件整体转场至构件存放区,合格的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检查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存放到废品存放区;S8、不合格预制构件处理:将不合格的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伟李帅门瑞龙马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