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251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选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8份、葡萄枝30‑40、玉米粉3‑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0‑15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15‑6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0‑65%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3‑59℃时翻料补水,保持53‑59℃发酵7‑10天后冷却干燥;木屑提前堆置发酵15天以上;玉米芯预湿,备用;玉米粉、麸皮、豆粕新鲜无霉变,分装备用。

A mixed culture material of Pleurotus eryngii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ixed culture material of abalone mushroom and apricot mushroom. Firstly, raw materials are selected, including 7 8 parts of Sophora rice dregs, 30 40 parts of grape branches, 3 5 parts of corn flour, 1 sugar, 3 oxalic acid, 1 abalone mushroom dregs, 1.5 parts of vermiculite, 1.2 parts of perlite, 10 15 parts of wood chips, 10 parts of corn bran, 7 parts of corn meal, 7 parts of soybean meal and 1.5 parts of gypsum. The fermentation methods include: crushing the mushroom residue of abalone and apricot mushroom, adding crude fiber degrading bacteria after crushing it to 15_60 mesh, adjust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mushroom residue to 60_65% and building a cone-shaped stack for fermentation, turning over the material and replenishing the water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tack reaches 53_59_C, keeping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t 53_59_C for 7_10 days, then cooling and drying. Sawdust is stored and fermented for more than 15 days in advance; corn cob is pre-wetted and reserved; corn flour, bran and soybean meal are fresh and mildew-free, and are used in separat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是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相对于传统的大棚季节性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一、效率高:从菇房的建造到设备的配置,基本都按高标准设计,采用机械化操作,部分已采用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二、可周年生产:工厂化生产采用人工控制杏鲍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使其不受外界季节变化的影响;三、土地利用率大;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尽管近年来不断改进,但仍然存在生产周期长,手工操作环节多,效益欠佳等问题。虽然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代表着杏鲍菇食用菌未来的发展方向;向着具有以下特点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研发: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适宜杏鲍菇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氮浓度等环境;特别是在冬季,虽然杏鲍菇的养殖已经进入现代化工厂养殖阶段,但是,苏北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出菇房中的温度难以达到杏鲍菇的生长要求,大大影响了杏鲍菇的质量与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选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8份、葡萄枝30-40、玉米粉3-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0-15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15-6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0-65%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3-59℃时翻料补水,保持53-59℃发酵7-10天后冷却干燥;木屑提前堆置发酵15天以上;玉米芯预湿,备用;玉米粉、麸皮、豆粕新鲜无霉变,分装备用;槐米渣氨基酸含量仅次于豆饼,优于小麦,含氮量在6%以上,还有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传统用法是作为肥料或饲料添加剂,其实它还是很好的食用菌氮源材料,最好是在栽培食用菌后再作肥料或饲料;葡萄枝是葡萄植株在栽培过程中修剪下来的废弃枝蔓,经干燥、粉碎而成,葡萄枝中纤维素含量290-420mg/g,半纤维素80-210mg/g,木质素含量280-490mg/g,并含有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本专利技术将杏鲍菇菌渣变废为宝,利用其可部分甚至完全替代草炭,从而降低培养基质的成本,同时作为草莓的无土栽培基质还能够基本保证草莓品质;特别的,在某些配比下还能够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还选用来源广泛且廉价的蛭石与珍珠岩与杏鲍菇菌渣进行搭配,改善基质的性能;本专利技术中杏鲍菇菌渣经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发酵,与常规自然堆料发酵相比,能够缩短发酵的时间,同时富有特定微生物菌种的发酵产物,发酵成分也稳定易控。按重量份数将发酵后的杏鲍菇菌渣、木屑,预湿后的玉米芯及其它原料放入自动拌料机,加水搅拌,调节含水量为62%-64%,pH值为6.6-6.7,随后进行冲压装袋打包,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选用聚丙烯袋进行装袋,装袋速度为13-14cm/s,控制每个培养料包的重量为1320g-1380g,并且,控制培养料包的重量与体积比为0.7-0.75;步骤(2):在培养料中间打接种孔,接种孔为一竖直的倒锥台型孔,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用菌盖塞紧,即完成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培养料包的重量与体积比为0.7-0.75,确保了培养料包中的高含氧量,培养料包中的培养料空隙均匀,使得水份能够均匀的扩散,有利于杏鲍菇的培育过程中营养的充分吸收,同时,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并防止物料堵塞,在接种时保证菌种接种均匀,大大提高后期发菌速度快且出菇整齐,缩短了培养周期,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培育的杏鲍菇,单株的重量能够达到550g-600g,产量大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的,前述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8份、葡萄枝33、玉米粉4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3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前述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份、葡萄枝36、玉米粉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1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前述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将发酵后的杏鲍菇菌渣、木屑,预湿后的玉米芯及其它原料放入自动拌料机,加水搅拌,调节含水量为63%,pH值为6.6。前述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进行装袋前,对聚丙烯袋进行高温软化处理,高温软化处理时温度为30-40℃,处理时间为2-3h。前述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2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3%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5℃时翻料补水,保持55℃发酵9天后冷却干燥。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8份、葡萄枝33、玉米粉4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3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2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3%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5℃时翻料补水,保持55℃发酵9天后冷却干燥;木屑提前堆置发酵15天以上;玉米芯预湿,备用;玉米粉、麸皮、豆粕新鲜无霉变,分装备用;按重量份数将发酵后的杏鲍菇菌渣、木屑,预湿后的玉米芯及其它原料放入自动拌料机,加水搅拌,调节含水量为63%,pH值为6.6,随后进行冲压装袋打包,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选用聚丙烯袋进行装袋,进行装袋前,对聚丙烯袋进行高温软化处理,高温软化处理时温度为30-40℃,处理时间为2-3h,装袋速度为13-14cm/s,控制每个培养料包的重量为1320g-1380g,并且,控制培养料包的重量与体积比为0.7-0.75;步骤(2):在培养料中间打接种孔,接种孔为一竖直的倒锥台型孔,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用菌盖塞紧,即完成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培育出的杏鲍菇,单株重量普遍达到550g,约23%单株重量达到580g,10%单株重量达到600g。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份、葡萄枝36、玉米粉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1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8份、葡萄枝30‑40、玉米粉3‑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0‑15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所述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所述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15‑6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0‑65%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3‑59℃时翻料补水,保持53‑59℃发酵7‑10天后冷却干燥; 所述木屑提前堆置发酵15天以上;所述玉米芯预湿,备用;所述玉米粉、麸皮、豆粕新鲜无霉变,分装备用;按重量份数将发酵后的杏鲍菇菌渣、木屑,预湿后的玉米芯及其它原料放入自动拌料机,加水搅拌,调节含水量为62%‑64%,pH值为6.6‑6.7,随后进行冲压装袋打包,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选用聚丙烯袋进行装袋,所述装袋速度为13‑14cm/s,控制每个培养料包的重量为1320g‑1380g,并且,控制培养料包的重量与体积比为0.7‑0.75;步骤(2):在培养料中间打接种孔,所述接种孔为一竖直的倒锥台型孔,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用菌盖塞紧,即完成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槐米渣7-8份、葡萄枝30-40、玉米粉3-5份、蔗糖1份、草酸3份、杏鲍菇菌渣1份、蛭石1-1.5份、珍珠岩1.2份、木屑10-15份、玉米芯40份、麸皮18份、玉米粉7份、豆粕7份、石膏1.5份、石灰1.5份;所述杏鲍菇菌渣在打包前需经过发酵,所述发酵的方法包括:将杏鲍菇菌渣粉碎,杏鲍菇菌渣粉碎至15-60目后加入粗纤维降解菌,调整杏鲍菇菌渣含水量达到60-65%后锥形建堆进行发酵,料堆温度达到53-59℃时翻料补水,保持53-59℃发酵7-10天后冷却干燥;所述木屑提前堆置发酵15天以上;所述玉米芯预湿,备用;所述玉米粉、麸皮、豆粕新鲜无霉变,分装备用;按重量份数将发酵后的杏鲍菇菌渣、木屑,预湿后的玉米芯及其它原料放入自动拌料机,加水搅拌,调节含水量为62%-64%,pH值为6.6-6.7,随后进行冲压装袋打包,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选用聚丙烯袋进行装袋,所述装袋速度为13-14cm/s,控制每个培养料包的重量为1320g-1380g,并且,控制培养料包的重量与体积比为0.7-0.75;步骤(2):在培养料中间打接种孔,所述接种孔为一竖直的倒锥台型孔,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用菌盖塞紧,即完成杏鲍菇混合培养料的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文高长来蔡志鹏丁兵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