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晓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50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涉及农业机械领域,解决了了人工抛秧杂乱无章、行距深度不一和速度慢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机架、无机变速箱、动力分配轴、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机架与手扶拖拉机固定连接,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与手扶拖拉机的离合器连接,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连接,动力分配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且动力分配轴通过链条连接无机变速箱、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抛秧拉簧调节抛秧的重力加速度,相对于传统技术,秧苗深度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分苗装置及转动秧盘,保证秧苗夹取时,不出现连带,使秧苗数量可控。

A seedling thrower for rice plan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edling throwing machine for rice plant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disorderly manual seedling throwing, different row spacing depths and slow speed. Its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frame, inorganic gearbox, power distribution shaft,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seedling throwing mechanism, seedling picking mechanism and seedling dividing mechanism,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frame and walking tractor, inorganic speed change. The power input end of the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utch of the walking tractor through the chain,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inorganic gear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haft through the chain, and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haft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organic gearbox, the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the seedling throwing mechanism, the seedling taking-out mechanism and the seedling divid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chai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chnology, gravity acceleration can control the depth of seedlin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ensures that the number of seedlings can be controlled by setting up seedling separation device and rotating seedling tray to ensure that there is no connection when the seedlings are clam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前需要进行育苗、插秧,传统插秧方式是采用插秧机,采用插秧机种植水稻时,育秧时须播种大量种子,这就造成秧苗密度大根系弱的问题,而且必须平整田块等泥浆沉淀后方可进行插秧,使得田块杂草难以防治,而且插秧机容易对秧苗造成机械性损伤使得秧苗返青慢,从而造成水稻减产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稻抛秧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通过重力加速度抛秧的方式解决人工抛秧杂乱无章、行距深度不一、速度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包括机架、无机变速箱、动力分配轴、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机架与手扶拖拉机固定连接,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连接在机架上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离合器相连,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连接,动力分配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且动力分配轴通过链条连接无机变速箱、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苗机构包括分苗隔板支架、分苗隔板和阻苗隔板,分苗隔板支架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分苗隔板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上,阻苗隔板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苗机构包括秧苗托板、输送带支架和送苗变数箱,输送带支架上设有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且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通过输送带连接,输送带上设有秧盘,秧盘上设有阻苗带,输送带支架上还设有六组串杆链轮,每组设有两个,串杆链轮固定连接在输送带被动轴上,串杆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输送带主动轴,串杆链轮的链条上还固定连接有串杆,串杆设有四十五根;输送带主动轴外侧设有秧盘罩,秧盘罩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秧盘罩与分苗隔板连接,且秧盘罩下固定连接有空盘收集架;所述秧苗托板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秧苗托板下方设有跑道轴承,跑道轴承设在跑道内,跑道通过跑道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送苗变速箱内设有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送苗变速箱输出轴和拨杆,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连接,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输送带支架,且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送苗变速箱上,送苗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输送带主动轴连接;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入轴上设有螺旋推板和单臂拨齿,螺旋推板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通过平键连接,螺旋推板设有两个,且螺旋推板相对设置,单臂拨齿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固定连接;拨杆设有两个,拨杆与送苗变速箱的箱体铰接,且两拨杆通过拨杆复位簧连接,拨杆上设有拨杆轴承和拨杆推齿,拨杆推齿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锯齿、定位齿轮和定位滚珠支架,锯齿设有八组,每组设置有锯齿十三个,且每组锯齿间隔45度,送苗变数箱输出轴左右两段各设有四组锯齿,左右两段锯齿方向相反,定位齿轮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固定连接,定位滚珠支架套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且定位滚珠支架设在定位齿轮和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的挡板之间,定位滚珠支架内设有定位滚珠,定位滚珠与定位滚珠支架之间设有滚珠弹簧,且定位滚珠与设在送苗变速箱箱体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导轨内设有定位坑;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防尘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苗机构包括取苗变速箱和取苗轴,取苗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三联链轮固定连接在取苗轴上,三联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分配轴,取苗轴一端设有抛秧轴支撑臂,抛秧支撑臂下方设有配重铁,抛秧轴支撑臂与取苗轴通过花键连接,且抛秧轴支撑臂通过轴承连接抛秧轴,取苗轴另一端与抛秧变速箱通过花键连接并用锁丝固定;所述取苗变速箱外侧罩有取苗变速箱箱体,内部设有取苗变速箱主轴,取苗变速箱主轴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连接,取苗轴穿过取苗变速箱箱体且与取苗变速箱箱体通过油封连接,取苗轴在取苗变速箱箱体内部设有取苗支臂,取苗支臂通过花键和支臂压盖固定连接在取苗轴上,取苗支臂上设有支臂滚动轴承,取苗变速箱主轴上设有变轨跑道,变轨跑道固定连接在取苗变速箱主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抛秧变速箱、秧爪和抛秧制动机构,抛秧变速箱内设有抛秧轴和抛秧变速箱主轴,抛秧轴上固定连接有抛秧轴支臂,抛秧轴支臂一端通过螺栓轴固定连接有支臂固定轴承;抛秧变速箱主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抛秧变速箱主轴通过链条连接三联链轮,抛秧变速箱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铁;所述秧爪包括秧爪架、秧爪片、秧爪开合蹄铁、十字架支臂和三角支臂,秧爪架固定连接在抛秧轴上,秧爪架和秧爪片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十字架支臂一端与秧爪开合蹄铁铰接,另一端与三角支臂铰接,秧爪开合蹄铁铰接于固定在秧爪架上的蹄铁轴上,秧爪片为弹簧钢,且秧爪片设有两个,秧爪片上设有三角支臂架,三角支臂与三角支臂架铰接,秧爪开合蹄铁还设有秧爪闭合支臂,秧爪闭合支臂固定连接秧爪开合蹄铁上;秧爪片上设有橡胶套,秧爪外侧还设有防风筒,防风筒上还固定连接有蹄铁挡块和秧爪张开支臂;所述抛秧制动机构包括抛秧制动臂、减震支架、抛秧拉簧和减震球,减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减震球为橡胶球,且减震球固定连接在减震支架上,抛秧拉簧连接抛秧制动臂和减震支架,抛秧制动臂与秧爪平行设置,且抛秧制动臂固定连接在抛秧轴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抛秧拉簧调节抛秧的重力加速度,相对于传统技术,秧苗深度可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风筒减少风对秧苗的影响,使秧苗种植更加整齐。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苗装置及转动秧盘,保证秧苗夹取时,不出现连带,使秧苗数量可控。4、本专利技术通过送苗变速箱完成定位送苗工作,提高夹取秧苗的精准度。5、本专利技术通过无级变速装置调整抛秧频率使秧苗株距随意精准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右视图。图3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左视图。图4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俯视图。图5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下视图。图6为中图1中P-P的剖视图。图7为中图5中H-H的剖视图。图8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取苗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9为图8中A-A的剖视图。图10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送苗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D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G-G的剖视图。图13为图10中C-C的剖视图。图14为图10中E向视图。图15为图10中T向视图。图16为图1中B-B抛秧变速箱剖视图。图17为图16中F-F的剖视图。图18为图1中L-L的剖视图。图19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秧爪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K-K的剖视图。图21为图1中N向视图。图22为图21中O-O的剖视图。图23为图1中Q-Q的剖视图。图24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专用钵体的俯视图。图25为图24中W-W的剖视图。图26为图24中V-V的剖视图。图27为秧盘的结构示意图。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包括机架(1)、动力分配轴(3)、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和取苗机构,动力分配轴(3)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机变速箱(2)和分苗机构,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连接在机架(1)上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离合器相连,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3)连接,且动力分配轴(3)通过链条连接无机变速箱(2)、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抛秧机构上设有用于重力加速度抛秧的抛秧制动机构,所述抛秧制动机构包括抛秧制动臂(11)、减震支架(52)、抛秧拉簧(53)和减震球(54),减震支架(52)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减震球(54)为橡胶球,且减震球(54)固定连接在减震支架(52)上,抛秧拉簧(53)连接抛秧制动臂(11)和减震支架(52),抛秧制动臂(11)与抛秧机构中的秧爪(32)平行设置,且抛秧制动臂(11)固定连接在抛秧机构上的抛秧轴(3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包括机架(1)、动力分配轴(3)、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和取苗机构,动力分配轴(3)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机变速箱(2)和分苗机构,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连接在机架(1)上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离合器相连,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3)连接,且动力分配轴(3)通过链条连接无机变速箱(2)、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抛秧机构上设有用于重力加速度抛秧的抛秧制动机构,所述抛秧制动机构包括抛秧制动臂(11)、减震支架(52)、抛秧拉簧(53)和减震球(54),减震支架(52)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减震球(54)为橡胶球,且减震球(54)固定连接在减震支架(52)上,抛秧拉簧(53)连接抛秧制动臂(11)和减震支架(52),抛秧制动臂(11)与抛秧机构中的秧爪(32)平行设置,且抛秧制动臂(11)固定连接在抛秧机构上的抛秧轴(3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苗机构包括秧苗托板(4)、输送带支架(5)和送苗变数箱(18),输送带支架(5)上设有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输送带支架(5)上还设有串杆(56)和串杆链轮(57),串杆链轮(57)固定连接在输送带被动轴(7)上,串杆链轮(57)通过链条连接输送带主动轴(6),串杆(56)固定连接在串杆链轮(57)的链条上,串杆(56)上设有秧盘(55),秧盘(55)上设有阻苗带(64);输送带主动轴(6)外侧设有秧盘罩(58),秧盘罩(58)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秧盘罩(58)连接分苗隔板(48),且秧盘罩(58)下固定连接有空盘收集架(59);所述秧苗托板(4)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秧苗托板(4)下方设有跑道轴承(50),跑道轴承(50)设在跑道(51)内,跑道(51)通过跑道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送苗变速箱(18)内设有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和拨杆(21),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通过链条与设在机架(1)上的动力分配轴(3)连接,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送苗变速箱(18)上,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两端通过轴承连接输送带支架(5),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通过链条与输送带主动轴(6)连接;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上设有螺旋推板(22)和单臂拨齿(23),螺旋推板(22)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通过平键连接,螺旋推板(22)设有两个,且螺旋推板(22)相对设置,单臂拨齿(23)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固定连接;拨杆(21)设有两个,拨杆(21)与送苗变速箱(18)的箱体铰接,且两拨杆(21)通过拨杆复位簧(24)连接,拨杆(21)上设有拨杆轴承(25)和拨杆推齿(26);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设有锯齿、定位齿轮(27)和定位滚珠支架(28),送苗变数箱输出轴(20)左右两段各设有四组锯齿,左右两段锯齿方向相反,定位齿轮(27)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固定连接,定位滚珠支架(28)套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且定位滚珠支架(28)设在定位齿轮(2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赵晓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