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40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包括分离釜,分离釜内活动放置有分离滤板,分离滤板下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丝杆的上端,丝杆下端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螺母,丝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外套筒活动通过滑槽结构活动卡接在分离釜外侧,外套筒的内端固定设有降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硫化渣处理分离装置,该装置分为分离釜和外套筒,当对硫化渣进行分离处理时,通过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在螺母内运动,从而使分离滤板位于分离釜的底端,在分离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外套筒内侧的降温板进行降温处理,其内注入有一定量的冷却液,溶液中的滤渣通过分离滤板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分离釜内进行硫化渣分离处理的效率。

A Separation System of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in Sulfide Sl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ngsten-molybdenum separation system in sulfide slag, which comprises a separating kettle, in which a separating filter plate is movably placed, and the upper ends of the screw rod are movably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parating filter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is through the nut through a threaded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face of the screw rod is fixed to connect a servo motor. The outer sleeve is movably clamp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parating kettle through a sliding slot structure. The inner end is fixed with a cool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sulfur slag treatment and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separating kettle and an outer sleeve. When the sulfur slag is separated and treated, the screw is driven to rotate by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screw moves in the nut, so that the separating filter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parating kettle,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heat will be generated during th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enters through the cooling plate inside the outer sleeve. After cooling treatment, a certain amount of cooling liquid is injected into it, and the filter residue in the solution is filtered through the separation filter pl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lfide residue separation treatment in the separa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硫化渣处理
,具体为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在碱性萃钨生产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硫化渣,这种渣主要成分为MoS3,并夹杂一定的钨,其中含WO31~20%,Mo15~30%。为回收这部分钨,钨冶炼企业一般是将硫化渣用碱加热至70℃溶解,再在80℃下调酸沉淀钼,钼又以MoS3形式回收,而钨以偏钨酸钠的形式进入溶液中。这种方法回收的偏钨酸钠溶液中钼仍然有0.1-1g/L。现有技术中,硫化渣中钨钼的分离装置为常见的反应釜+压滤机,即先在反应釜进行反应,然后再过滤分离出三硫化钼渣,该方法操作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包括分离釜,所述分离釜上端活动设有集气顶盖,所述分离釜的上端连通设有进液管,下端连通设有出液管,所述分离釜内活动放置有分离滤板,所述分离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分离滤板上固定设有液体驱动搅拌装置,所述分离滤板下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丝杆的上端,两个所述丝杆的下端活动贯穿分离釜底端,且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轴承固定内嵌安装在外套筒的底端,丝杆下端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在分离釜外底端,所述丝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外套筒上,所述外套筒通过滑槽结构活动卡接在分离釜外侧,所述外套筒的IM固定设有降温板。优选的,所述分离釜上端固定外侧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外套筒的上端。优选的,所述液体驱动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套轴、转轴和扇叶,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端,所述转轴活动插接在固定套轴内,所述固定套轴安装在分离滤板上端。优选的,所述丝杆的数量为两个,与丝杆接触的分离釜底端设有密封垫圈,所述丝杆的长度大于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的垂直距离。优选的,所述滑槽结构包括外滑槽和内滑块,所述外滑槽均匀分布在外套筒的内壁上,且外滑槽内滑动卡接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固定安装在分离釜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在同一条竖直平面上,其对应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外套筒侧壁上竖直贯穿有活动槽,该活动槽为上开口式的U型结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贯穿穿过活动槽,并位于外套筒外侧。优选的,所述降温板均匀分布在相邻两个滑槽结构之间的外套筒内壁上,相邻两个降温板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降温板内注入有冷却液,且降温板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液出口管和冷却液进口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硫化渣处理分离装置,该装置分为分离釜和外套筒,当对硫化渣进行分离处理时,通过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在螺母内运动,并且分离釜和外套筒之间通过滑槽结构将该两者之间的位置限定,保证外套筒仅在分离釜外侧上下滑动,避免滑落的情况,从而使分离滤板位于分离釜的底端;2、通过启动伺服电机,通过其间断性的正反转,实现分离滤板的上下移动,使硫化渣充分溶解,且在分离滤板向下移动时,溶液会从滤孔向上喷出,进而带动液体驱动搅拌装置上的扇叶转动,对溶液做进一步搅拌;3、在分离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外套筒内侧的降温板进行降温处理,其内注入有一定量的冷却液,并且通过冷却液出口管和冷却液进口管保证降温板内冷却液的流动性,提高降温效率,溶液中的滤渣通过分离滤板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分离釜内进行硫化渣分离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液体驱动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离釜和外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釜、101安装座、102进液管、103出液管、104密封垫圈、2外套筒、3滑槽结构、31外滑槽、32内滑块、4丝杆、5分离滤板、501滤孔、6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1固定套轴、62转轴、63扇叶、7螺母、8伺服电机、9轴承、10降温板、11冷却液进口管、12冷却液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包括分离釜1,分离釜1上端活动设有集气顶盖,分离釜1的上端连通设有进液管102,下端连通设有出液管103,分离釜1内活动放置有分离滤板5,分离滤板5上设有滤孔501,分离滤板5上位于滤孔501上侧固定设有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包括固定套轴61、转轴62和扇叶63,扇叶63固定安装在转轴62上端,转轴62活动插接在固定套轴61内,固定套轴61安装在分离滤板5上端。请参阅图1,进液管102和出液管103在同一条竖直平面上,其对应进液管102和出液管103的外套筒2侧壁上竖直贯穿有活动槽,该活动槽为外套筒2侧壁上的上开口式的U型缺口,进液管102和出液管103分别贯穿穿过活动槽,并位于外套筒2外侧。分离滤板5下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丝杆4的上端,两个丝杆4的下端活动贯穿分离釜1底端,且丝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轴承9的内圈上,轴承9固定内嵌安装在外套筒2的底端,丝杆4下端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螺母7,螺母7安装在分离釜1外底端,丝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安装在外套筒2上,丝杆4的数量为两个,与丝杆4接触的分离釜1底端设有密封垫圈104,丝杆4的长度大于进液管102和出液管103之间的垂直距离。外套筒2通过滑槽结构3活动卡接在分离釜1外侧,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降温板10,滑槽结构3包括外滑槽31和内滑块32,外滑槽31均匀分布在外套筒2的内壁上,且外滑槽31内滑动卡接有内滑块32,内滑块32固定安装在分离釜1的外侧壁上。请参阅图1和图3,降温板10均匀分布在相邻两个滑槽结构3之间的外套筒2内壁上,相邻两个降温板10之间通过软管连通,降温板10内注入有冷却液,且降温板10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液出口管12和冷却液进口管11。请参阅图1,分离釜1上端固定外侧固定设有安装座101,安装座101位于外套筒2的上端。工作原理:本技术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硫化渣处理分离装置,该装置分为分离釜1和外套筒2,当对硫化渣进行分离处理时,以50kg湿硫化渣为例:将该50kg湿硫化渣放置于分离釜1内,此时通过伺服电机8工作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在螺母7内运动,并且分离釜1和外套筒2之间通过滑槽结构3将该两者之间的位置限定,保证外套筒2仅在分离釜1上上下滑动,避免滑落的情况,从而使分离滤板5位于分离釜1的底端,然后向分离釜1内加入200L软化水,在室温加入理论量1.1倍的液碱或者固碱,加入0.5kg硫化钠搅拌至硫化渣溶解,其中钼以MoS42-形式存在,钨以偏钨酸钠形式存在,此时可通过启动伺服电机8,通过其间断性的正反转,实现分离滤板5的上下移动,使硫化渣充分溶解,且在分离滤板5向下移动时,溶液会从滤孔501向上喷出,进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包括分离釜(1),所述分离釜(1)上端活动设有集气顶盖,所述分离釜(1)的上端连通设有进液管(102)、下端连通设有出液管(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釜(1)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2),所述分离釜(1)内活动放置有分离滤板(5),所述分离滤板(5)上设有滤孔(501),分离滤板(5)上固定设有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所述分离滤板(5)下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丝杆(4)的上端,两个所述丝杆(4)的下端活动贯穿分离釜(1)底端,且丝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轴承(9)的内圈上,所述轴承(9)固定内嵌安装在外套筒(2)的底端,丝杆(4)下端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螺母(7),所述螺母(7)安装在分离釜(1)外底端,所述丝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安装在外套筒(2)上,所述外套筒(2)通过滑槽结构(3)活动卡接在分离釜(1)外侧,所述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降温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包括分离釜(1),所述分离釜(1)上端活动设有集气顶盖,所述分离釜(1)的上端连通设有进液管(102)、下端连通设有出液管(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釜(1)的外侧套接有外套筒(2),所述分离釜(1)内活动放置有分离滤板(5),所述分离滤板(5)上设有滤孔(501),分离滤板(5)上固定设有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所述分离滤板(5)下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丝杆(4)的上端,两个所述丝杆(4)的下端活动贯穿分离釜(1)底端,且丝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轴承(9)的内圈上,所述轴承(9)固定内嵌安装在外套筒(2)的底端,丝杆(4)下端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螺母(7),所述螺母(7)安装在分离釜(1)外底端,所述丝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安装在外套筒(2)上,所述外套筒(2)通过滑槽结构(3)活动卡接在分离釜(1)外侧,所述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降温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釜(1)上端固定外侧固定设有安装座(101),所述安装座(101)位于外套筒(2)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渣中钨钼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搅拌装置(6)包括固定套轴(61)、转轴(62)和扇叶(63),所述扇叶(63)固定安装在转轴(62)上端,所述转轴(62)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吟春欧阳海波李湘军曹育龙蒋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懋天世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