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85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包括仲钨酸铵煅烧炉、输气管、氨气吸收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罐、吸收塔,所述吸收罐中设有氨气吸收液;所述除尘装置的一端通过输气管与仲钨酸铵煅烧炉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气管与吸收罐连通,且输气管伸入氨气吸收液的液面下;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吸收塔架设在吸收罐的上方且底部开口与吸收罐连通,所述吸收罐内上下间隔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每层复合布气板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供水管伸入吸收罐的罐内底部,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设有排气装置。有效消除仲钨酸铵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仲钨酸铵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钨粉末冶炼生产过程中,使用转炉煅烧仲钨酸铵生产制得氧化钨产品,仲钨酸铵中含有5%的氨,经煅烧分解时产生尾气,尾气中主要含有NH3、H2O、O2、N2和氧化钨粉尘,氨气是高度水溶性无色、碱性的刺激性气体,排放后恶臭刺鼻,树木枯死,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它不仅仅污染大气,而且形成雨水后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源,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目前,企业处理仲钨酸铵煅烧后产生的尾气中的氨气采用的是燃烧处理的方法,需要工人在尾气排气口外点火,存在安全隐患,且在燃烧过程中,会有氨气没有燃烧完全,排放到空气中,易造成人员身体伤害和环境污染,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消除仲钨酸铵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包括仲钨酸铵煅烧炉、输气管、氨气吸收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罐、吸收塔,所述吸收罐中设有氨气吸收液;所述除尘装置的一端通过输气管与仲钨酸铵煅烧炉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气管与吸收罐连通,且输气管伸入氨气吸收液的液面下;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吸收塔架设在吸收罐的上方且底部开口与吸收罐连通,所述吸收罐内上下间隔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每层复合布气板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供水管伸入吸收罐的罐内底部,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设有排气装置。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检测管、排气管和回气管,所述排气管和回气管通过检测管与吸收塔连通,所述检测管上设有氨气浓度监测装置,所述排气管和回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回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收罐连通,所述氨气浓度监测装置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氨水回收系统,所述氨水回收系统包括氨水回收罐、氨水浓度检测仪和补水管,所述氨水回收罐通过氨水通管与吸收罐连通,所述氨水通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氨水浓度检测仪设在吸收罐的罐内,所述补水管的出水口与吸收罐连通。进一步优化,所述吸收罐内还设有用于监测液面高度的液面监测仪。进一步优化,所述复合布气板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布气板和下布气板,所述上布气板和下布气板上的布气孔一一对应设置,且上布气板和下布气板的布气孔孔径不同。进一步优化,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总管和多个喷淋分管,所述喷淋总管与供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总管为环形环状,所述喷淋分管沿喷淋总管均匀环设在喷淋总管的下方,且各喷淋分管与喷淋总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仲钨酸铵在煅烧炉中煅烧产生的尾气首先经过除尘装置除去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尾气随着输气管进去吸收罐中,氨气被氨气吸收液吸收掉,未被有效吸收的氨气进入吸收塔中,吸收塔中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复合布气板阻碍氨气的流动,增加了氨气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对氨气的吸收率,同时,氨气吸收液在穿过复合布气板的时候会进一步的被雾化,进一步提高氨气的吸收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布气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布气板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淋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包括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输气管200、氨气吸收装置300和除尘装置900;氨气吸收装置300包括吸收罐310、吸收塔320,吸收罐310中设有氨气吸收液;除尘装置900的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连通,除尘装置900的另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吸收罐310连通,且输气管200伸入氨气吸收液的液面下;吸收塔320的底部设有开口,吸收塔320架设在吸收罐310的上方且底部开口与吸收罐310连通,吸收罐310内上下间隔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400,每层复合布气板400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500,喷淋装置500的供水管伸入吸收罐310的罐内底部,吸收塔320的上部设有排气装置600。仲钨酸铵在仲钨酸铵煅烧炉100中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顺着输气管200经过除尘装置900出去尾气中的氧化钨等粉尘颗粒,除尘装置900可以选择常见的粉尘过滤内的设备,将颗粒状的粉尘过滤掉。尾气中的粉尘颗粒经过除尘装置900出去后,随着输气管200进入吸收罐310中,并伸到氨气吸收液液面以下,以提高氨气吸收液的吸收效率,氨气吸收液可以选择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中生产氨水,也可以选择一些酸性的溶液。尾气中未被氨气吸收液吸收的会进入吸收塔320中,氨气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复合布气板400的时候,氨气从复合布气板400中孔径430穿过,提高了氨气的通过时间,从而增加了与喷淋装置500喷出的氨气吸收液的作用时间,提高了氨气的吸收率。同时,氨气吸收液在穿过复合布气板400的时候,会进一步的被雾化,增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果。吸收塔320中设置了多层复合布气板400,采用多级吸收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吸收效果。排气装置600包括检测管610、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通过检测管610与吸收塔320连通,检测管610上设有氨气浓度监测装置611,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621和第二电磁阀631,回气管630的出气口与吸收罐310连通,氨气浓度监测装置611与第一电磁阀621和第二电磁阀631电性连接。从吸收塔320排出的气体在经过检测管610的时候,氨气浓度监测装置611监测气体中氨气浓度的浓度,当氨气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的时候,第一电磁阀621打开,气体被排出,当氨气的浓度高于排放标准的时候,第二电磁阀631打开,气体经过回气管630再次进入吸收罐310中,从而保证尾气排放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还包括氨水回收系统,氨水回收系统包括氨水回收罐710、氨水浓度检测仪720和补水管730,氨水回收罐710通过氨水通管740与吸收罐310连通,氨水通管740上设有第三电磁阀741,氨水浓度检测仪720设在吸收罐310的罐内底部,补水管730的出水口与吸收罐310连通。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将氨水收集起来,有助于提高利用率。当氨水浓度检测仪720检测到吸收罐310中的氨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第三电磁阀741打开,氨水随着氨水通管740被排到氨水回收罐710中,当氨水被排出后,再通过补水管730对吸收罐310补水。保证持续作业。吸收罐310内还设有用于监测液面高度的液面监测仪800。因为吸收罐310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在补水的过程中,通过液面监测仪800了解吸收罐310中的液面高度,避免注入的水超过设定的高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输气管(200)、氨气吸收装置(300)和除尘装置(900);/n所述氨气吸收装置(300)包括吸收罐(310)、吸收塔(320),所述吸收罐(310)中设有氨气吸收液;/n所述除尘装置(900)的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吸收罐(310)连通,且输气管(200)伸入氨气吸收液的液面下;/n所述吸收塔(320)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吸收塔(320)架设在吸收罐(310)的上方且底部开口与吸收罐(310)连通,所述吸收罐(310)内上下间隔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400),每层复合布气板(400)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500),所述喷淋装置(500)的供水管伸入吸收罐(310)的罐内底部,所述吸收塔(320)的上部设有排气装置(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输气管(200)、氨气吸收装置(300)和除尘装置(900);
所述氨气吸收装置(300)包括吸收罐(310)、吸收塔(320),所述吸收罐(310)中设有氨气吸收液;
所述除尘装置(900)的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仲钨酸铵煅烧炉(100)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气管(200)与吸收罐(310)连通,且输气管(200)伸入氨气吸收液的液面下;
所述吸收塔(320)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吸收塔(320)架设在吸收罐(310)的上方且底部开口与吸收罐(310)连通,所述吸收罐(310)内上下间隔设有多层复合布气板(400),每层复合布气板(400)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500),所述喷淋装置(500)的供水管伸入吸收罐(310)的罐内底部,所述吸收塔(320)的上部设有排气装置(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仲钨酸铵煅烧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600)包括检测管(610)、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所述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通过检测管(610)与吸收塔(320)连通,所述检测管(610)上设有氨气浓度监测装置(611),所述排气管(620)和回气管(630)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621)和第二电磁阀(631),所述回气管(630)的出气口与吸收罐(310)连通,所述氨气浓度监测装置(611)与第一电磁阀(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军蒋纯雷吟春曹育龙龙长春曹成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懋天世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