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40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搅拌电机、搅拌轴、多个搅拌桨、加料罐、加液罐、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真空泵。搅拌电机固定于反应釜的底部,搅拌轴竖直设置于反应釜的内部,且搅拌轴的下端贯穿反应釜的底部与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搅拌桨等间距地固定于搅拌轴上将需要添加的固体颗粒物料以及液体反应物分别通过加料罐以及加液罐投入到反应釜,添加过程可以保持系统的气密性,不会影响到釜内反应物的状态。且添加原料量可控,有利于反应持续高效进行,同时高密闭性使得反应釜内的气体不管是在加料还是反应过程中都不易泄露,降低了操作人员受到釜内反应气体侵害的可能性,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A Closed Condensation Rea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osed condensation reac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a stirring motor, a stirring shaft, multiple stirring paddles, a feeding tank, a liquid feeding tank, a first electric valve, a second electric valve and a vacuum pump. The stirring moto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and the stirring shaf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side the reactor. The lower end of the stirr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and is fixed with the power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tirring motor. Several stirring paddles are fixed equidistantly on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he solid particles and liquid reactants that need to be added are put into the reactor through the feeding tank and the feeding tank respectively. The process can maintain the air tightness of the system without affecting the state of reactants in the reactor. Adding controllable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reaction. At the same time, high airtightness makes the gas in the reactor not easy to leak,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operator being infringed by reacting gas in the reactor, and guarantees the personal safety of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学反应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领域中,经常会让两种化学原料进行反应,缩合反应是两个或者多个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无机或有机小分子的反应,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通常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会采用反应釜来作为缩合反应的反应容器。在现有的化工生产中,使用反应釜来进行缩合反应,但是传统的反应釜在添加反应时,都是直接打开反应釜上的添加口,直接投入原料,这样一来反应釜内部环境就不密闭,在添加原料时,外部的一些杂质就有可能会进入到反应釜内,影响反应釜内反应物的纯度,影响反应的进行,同时在反应釜内的气体也有可能发生泄漏,一些有毒气体泄漏之后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其能够保持反应装置内部的密封型,通过另外设置的加料罐以及加液罐进行加液,加料与反应先分隔开,可以在反应中为反应装置进行加料而不影响到反应装置内的气密情况,也不会造成气体泄漏,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搅拌电机、搅拌轴、多个搅拌桨、加料罐、加液罐、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真空泵。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与所述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桨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加料罐以及所述加液罐均位于所述反应釜的上方,所述加料罐通过加料管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液罐通过加液管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料管、所述加液管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动阀以及第二电动阀,所述加液管上还焊接有单向阀。所述真空泵固定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且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反应釜连通。泄压阀固定于所述真空泵的顶部,且所述泄压阀与所述反应釜连通。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还包括卸料管。所述卸料管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连通,所述卸料管上焊接有第三电动阀。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液罐的前端面上嵌有玻璃视窗,所述玻璃视窗上雕刻有刻度标尺。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配置为石棉保温板。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反应釜的连接处固定有磁力密封。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料罐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液罐的顶部开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料口以及所述加液口上均插接有密封橡胶塞。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还包括气压计。所述气压计位于所述反应釜的上方,且所述气压计通过导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将需要添加的固体颗粒物料以及液体反应物分别通过加料罐以及加液罐投入到反应釜,添加过程可以保持系统的气密性,不会影响到釜内反应物的状态。而且添加反应原料的量也变得可控,根据反应的需要将相应量的反应物投入到加液罐以及加料罐即可,有利于反应持续不断且高效地进行。同时高密闭性使得反应釜内的气体不管是在加料还是反应过程中都不易泄露,降低了操作人员受到釜内反应气体侵害的可能性,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11、保温层,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桨,24、磁力密封,31、加料罐,32、加料管,33、第一电动阀,34、加料口,41、加液罐,42、加液管,43、第二电动阀,44、单向阀,45、加液口,46、玻璃视窗,47、刻度标尺,5、密封橡胶塞,61、卸料管,62、第三电动阀,7、气压计,8、泄压阀,9、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1、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多个搅拌桨23、加料罐31、加液罐41、第一电动阀33、第二电动阀43、真空泵9。搅拌电机21固定于反应釜1的底部,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反应釜1的内部,且搅拌轴22的下端贯穿反应釜1的底部与搅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搅拌桨23等间距地固定于搅拌轴22上。加料罐31以及加液罐41均位于反应釜1的上方,加料罐31通过加料管32与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加液罐41通过加液管42与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加料管32、加液管42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动阀33以及第二电动阀43,加液管42上还焊接有单向阀44。真空泵9固定于反应釜1的顶部,且真空泵9与反应釜1连通。泄压阀8固定于真空泵9的顶部,且泄压阀8与反应釜1连通。在开始反应前,将反应所需固态颗粒物放入到加料罐31中,将反应所需的液体加入到加液罐41中,再分别将这两个原料罐进行密封。此时外部的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一电动阀33以及第二电动阀43打开,位于加料罐31内的固体原料沿着加料管32落入到反应釜1内,位于加液罐41内的反应液沿着加液管42落入到反应内,等原料添加完毕后,再分别控制第一电动阀33与第二电动阀43关闭,反应物在反应釜1内进行反应,整个加料过程反应釜1内部没有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流,始终保持密封,使得反应釜1内的反应环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保证反应稳定地进行。加料完毕后,真空泵9可以将反应釜1内的空气抽出,降低反应釜1内的压强。在釜内气压过高时,可以开启泄压阀8,往反应釜1内充入空气,提高反应釜1内的气压,使得反应物可以在合适的压强中进行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搅拌电机21启动,带动位于反应釜1内的搅拌轴22旋转,搅拌轴22上的搅拌桨23相应地也会进行转轴,搅拌反应釜1内的固体与液体混合,使得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反应更加彻底。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与外面连通的第一电动阀33与第二电动阀43处于关闭的状态,反应釜内1的气体不会逸出,在加料的过程中,第一电动阀33与第二电动阀43位于关闭状态,待加料完成,将加液罐41与加料罐31完成之后再打开第一电动阀33与第二电动阀43进行加料,因此反应釜1内的气体也无法逸出外部,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被釜内气体侵害的可能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为了排出反应完成的反应物,进一步的,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还包括卸料管61。卸料管61与反应釜1的底部连通,卸料管61上焊接有第三电动阀62。当反应完成后,即可以打开第三电动阀62,反应釜1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沿着卸料管61排出至外部。为了方便地观察加液罐41内余液的量,进一步的,加液罐41的前端面上嵌有玻璃视窗46,玻璃视窗46上雕刻有刻度标尺47。通过玻璃视窗46可以观察到加液罐41内的反应液体的高度,再配合玻璃视窗46上的刻度标尺47,就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反应液的量,同时还可以读取到投入到反应釜1中的反应液体的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为了使得反应可以充分地进行,进一步的,反应釜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配置为石棉保温板。由于缩合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因此设置了保温层11以后,就可以减少反应釜1的热量散失。为了使得反应釜1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多个搅拌桨(23)、加料罐(31)、加液罐(41)、第一电动阀(33)、第二电动阀(43)、真空泵(9);所述搅拌电机(21)固定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所述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22)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与所述搅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桨(23)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搅拌轴(22)上;所述加料罐(31)以及所述加液罐(41)均位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方,所述加料罐(31)通过加料管(32)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液罐(41)通过加液管(42)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料管(32)、所述加液管(42)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动阀(33)以及第二电动阀(43),所述加液管(42)上还焊接有单向阀(44);所述真空泵(9)固定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且所述真空泵(9)与所述反应釜(1)连通;泄压阀(8)固定于所述真空泵(9)的顶部,且所述泄压阀(8)与所述反应釜(1)连通;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保温层(11);所述搅拌轴(22)与所述反应釜(1)的连接处固定有磁力密封(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缩合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多个搅拌桨(23)、加料罐(31)、加液罐(41)、第一电动阀(33)、第二电动阀(43)、真空泵(9);所述搅拌电机(21)固定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所述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22)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与所述搅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桨(23)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搅拌轴(22)上;所述加料罐(31)以及所述加液罐(41)均位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方,所述加料罐(31)通过加料管(32)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液罐(41)通过加液管(42)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料管(32)、所述加液管(42)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动阀(33)以及第二电动阀(43),所述加液管(42)上还焊接有单向阀(44);所述真空泵(9)固定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且所述真空泵(9)与所述反应釜(1)连通;泄压阀(8)固定于所述真空泵(9)的顶部,且所述泄压阀(8)与所述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辉鲍家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