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10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输送机,输送机的外圈两端固定套接有环形结构的橡胶套环,输送机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进料料斗,进料料斗的一侧安装有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远离进料料斗的一侧下方开设有贯穿壳体的排料通道,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操作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方便茶叶在晒青或凉青时,将茶叶摊平在托盘上,使茶叶分布均匀,提高晒青或凉青效果,同时在没有托盘的时候,使茶叶停止运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晒青或凉青,提高茶叶晒青或凉青效率。

An Automatic Tea Produ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a produc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n open rectangular structure at the top.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conveyor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outer ring ends of the conveyor are fixed with a rubber sleeve ring with a ring structure. The top of the conveyor is equipped with a feeding hopper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hopper is equipped with a rubber slee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far from the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hopper, and a discharge passage through the shell is provided. The operation passage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tea spreading on the tray when the tea is sunned or cool,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ea,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sunning or cool, stopping the movement of tea when there is no tray, convenient operation personnel for sunning or cool,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a sunning or c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茶叶在采摘后需要将新鲜的茶叶进行晒青和凉青,晒青是茶工艺的萌芽,这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让茶叶有明显的太阳味,凉青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鲜叶2-3斤置笳篱中,翻松后溥摊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时间约1小时,失水率1%左右,茶叶在生产的使传统方式采用人工手动摊平晾晒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茶叶分布不均匀,晒青和凉青效果不佳,为此需要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输送机,输送机的外圈两端固定套接有环形结构的橡胶套环,输送机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进料料斗,进料料斗的一侧安装有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远离进料料斗的一侧下方开设有贯穿壳体的排料通道,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操作通道,且操作通道位于与排料通道相邻的一侧内侧壁上,操作通道深入壳体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壳体活动套接有转轴,两组转轴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套接有链轮,两组转轴之间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与链轮链接的链条,相邻链条之间安装有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滚筒,滚筒的正下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推板,推板的底部安装有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推杆电机。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靠近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与支架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沿壳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挡板,且挡板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第一推杆电机的两侧安装有两组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的底部垂直焊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卡齿,橡胶套环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与卡齿卡接的卡槽。优选的,所述排料通道底部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引导板,操作通道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有与推板顶部铰接的第二引导板。优选的,所述输送机采用皮带输送机,转轴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电机。优选的,所述排料通道深入壳体的一端下方安装有位于壳体底部的第一光电开关,推板远离操作通道的一端顶部安装有与推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光电开关,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机、皮带输送机、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一推杆电机和第二推杆电机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壳体上设置的输送机、橡胶套环、进料料斗、调节机构、排料通道、操作通道、转轴、链轮、链条、滚筒、推板、第三推杆电机、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方便茶叶在晒青或凉青时,将茶叶摊平在托盘上,使茶叶分布均匀,提高晒青或凉青效果,同时在没有托盘的时候,使茶叶停止运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晒青或凉青,提高茶叶晒青或凉青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壳体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2输送机、3橡胶套环、4进料料斗、5调节机构、6排料通道、7操作通道、8转轴、9链轮、10链条、11滚筒、12推板、13第三推杆电机、14第一引导板、15第二引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的壳体1,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输送机2,输送机2的外圈两端固定套接有环形结构的橡胶套环3,输送机2顶部安装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进料料斗4,进料料斗4的一侧安装有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远离进料料斗4的一侧下方开设有贯穿壳体1的排料通道6,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操作通道7,且操作通道7位于与排料通道6相邻的一侧内侧壁上,操作通道7深入壳体1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壳体1活动套接有转轴8,两组转轴8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套接有链轮9,两组转轴8之间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与链轮9链接的链条10,相邻链条10之间安装有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滚筒11,滚筒11的正下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推板12,推板12的底部安装有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推杆电机13。调节机构5包括与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靠近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支架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沿壳体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挡板,且挡板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第一推杆电机的两侧安装有两组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的底部垂直焊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卡齿,橡胶套环3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与卡齿卡接的卡槽,排料通道6底部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引导板14,操作通道7伸出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与推板12顶部铰接的第二引导板15,输送机2采用皮带输送机,转轴8伸出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电机,排料通道6深入壳体1的一端下方安装有位于壳体1底部的第一光电开关,推板12远离操作通道7的一端顶部安装有与推板12固定连接的第二光电开关,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机、皮带输送机、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一推杆电机和第二推杆电机电连接。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将采摘的茶叶导入进料料斗4中,同时输送机2启动,使茶叶随输送机2向调节机构5的方向运动,然后调节机构5上的第一推杆电机启动,推动挡板移动合适的位置,次那个人将从输送机2上流出的茶叶进行限制避免流出的茶叶厚度不均,同时将用于晒青或凉青的托盘从第二引导板15推入至壳体1的内部,当推入壳体1内部使安装有在推板12上的第二光电开关接收到触发信号,然后信号传输给型号为ARM单片机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三推杆电机13启动,从而推动推板12向下运动,这时候托盘由推板12上的滚筒11转移至链条10上,同时控制器控制转轴8上的电机启动,使链轮9带动链条10运动,从而开始推动托盘向排料通道6的方向运动,开始进行接料操作,同时当托盘运动第一光电开关的正上方,第一光电开关被触发,信号传输至控制其中,控制器孔第二推杆电机上升,从而使第二推杆电机底部的压板与橡胶套环3脱离接触,从而使输送机2外圈的与橡胶套环3固定连接的输送皮带随输送机2运动,从而使茶叶随输送机2的皮带运动,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方便茶叶在晒青或凉青时,将茶叶摊平在托盘上,使茶叶分布均匀,提高晒青或凉青效果,同时在没有托盘的时候,使茶叶停止运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晒青或凉青,提高茶叶晒青或凉青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输送机(2),输送机(2)的外圈两端固定套接有环形结构的橡胶套环(3),输送机(2)顶部安装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进料料斗(4),进料料斗(4)的一侧安装有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远离进料料斗(4)的一侧下方开设有贯穿壳体(1)的排料通道(6),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操作通道(7),且操作通道(7)位于与排料通道(6)相邻的一侧内侧壁上,操作通道(7)深入壳体(1)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壳体(1)活动套接有转轴(8),两组转轴(8)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套接有链轮(9),两组转轴(8)之间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与链轮(9)链接的链条(10),相邻链条(10)之间安装有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滚筒(11),滚筒(11)的正下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推板(12),推板(12)的底部安装有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推杆电机(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输送机(2),输送机(2)的外圈两端固定套接有环形结构的橡胶套环(3),输送机(2)顶部安装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进料料斗(4),进料料斗(4)的一侧安装有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远离进料料斗(4)的一侧下方开设有贯穿壳体(1)的排料通道(6),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操作通道(7),且操作通道(7)位于与排料通道(6)相邻的一侧内侧壁上,操作通道(7)深入壳体(1)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壳体(1)活动套接有转轴(8),两组转轴(8)的外圈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套接有链轮(9),两组转轴(8)之间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与链轮(9)链接的链条(10),相邻链条(10)之间安装有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滚筒(11),滚筒(11)的正下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推板(12),推板(12)的底部安装有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推杆电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茶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与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靠近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锋
申请(专利权)人:开化宝纳制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