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99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包括圆形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中部设有轴孔,在转子冲片上设有以环形矩阵方式排列的多组V形永磁体槽,轴孔内侧壁分别向外凹设有一号键槽、二号键槽、三号键槽、四号键槽,一号键槽的槽平行于竖直方向,由一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二号键槽所在处,由二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三号键槽所在处,由三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四号键槽所在处,θ的值在1度至10度范围内取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采用单一模具的情况下完成转子错极的结构,可大幅度减少电机的制造成本。

Implementing Staggered Rotor Blanking Based on Single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otor piecewise staggered stamping sheet based on a single die, which comprises a circular stamping sheet, a shaft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rotor stamping sheet, a plurality of V-shaped permanent magnet grooves arranged in a circular matrix manner on the rotor stamping shee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aft hole is respectively concave with the first key groove, the second key groove, the third key groove and the fourth key groove, and the groove of the first key groove is parallel to the vertical square. In the direction, the position of 90+theta is counterclockwise rotated by the position of No. 1 keyway, 90+theta by the position of No. 2 keyway is counterclockwise rotated by the position of No. 3 keyway, and the position of 90+theta by the position of No. 3 keyway is counterclockwise rotated by the position of No. 4 keyway. The value of theta is taken in the range of 1 degree to 1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rotor staggered po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dopting a single die,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化石能源的供应紧张,电动汽车是在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和环境污染的同时,确保人类移动灵活性和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电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也将必然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成为新时代的主宰。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所采用的驱动电机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永磁同步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在许多领域已经逐渐地代替了异步电动机,但是永磁电机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铁心开槽与转子永磁体相互作用,形成了齿谐波电磁转矩,加大了噪声、振动,增加了涡流损耗等。一般采用定子斜槽、转子斜极等措施。当永磁电机采用定子斜槽时,会导致电机的下线困难,降低电机的槽满率,从而降低电机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增加电机的制造复杂性。采用分段错极,通常需要设计和分段数相同的转子冲片结构,当批量生产时则需要多套模具,大幅增加了电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能够实现在采用单一模具的情况下完成转子错极的结构,可大幅度减少电机的制造成本。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包括圆形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中部设有轴孔,在转子冲片上设有以环形矩阵方式排列的多组V形永磁体槽,轴孔内侧壁分别向外凹设有一号键槽、二号键槽、三号键槽、四号键槽,一号键槽的槽平行于竖直方向,由一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二号键槽所在处,由二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三号键槽所在处,由三号键槽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四号键槽所在处,θ的值在1度至10度范围内取值。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θ的值为3度。本技术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转子冲片轴孔内侧设置四个有偏移角度的键槽,只需要设计一套模具即可制造,基于单一模具,加工转子冲片,分别叠制多段转子,对多段转子对应不同键槽号进行整体叠装,完成错极分段转子的制造;2)转子分段错极,有利于降低电机的齿谐波和齿槽转矩,改善电机的振动、噪声等问题;3)只需加工一套转子冲片模具,大幅降低电机转子的制造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转子冲片以另一种形式标示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转子冲片,2-V形永磁体槽,3-一号键槽,4-二号键槽,5-三号键槽,6-四号键槽,A-竖直方向的中心线,B-水平方向的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简称“转子冲片”),包括圆形的转子冲片1,转子冲片1中部设有轴孔,在转子冲片1上设有以环形矩阵方式排列的多组V形永磁体槽2,每组V形永磁体槽2的V形开口朝向转子冲片1的外圆周,每组V形永磁体槽2由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长条形永磁体槽构成。轴孔内侧壁分别向外凹设有一号键槽3、二号键槽4、三号键槽5、四号键槽6,一号键槽3、二号键槽4、三号键槽5、四号键槽6的轮廓及深度完全相同。一号键槽3的槽平行于竖直方向,即一号键槽3的中心线与轴孔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A重合。由一号键槽3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二号键槽4所在处,即在轴孔在水平方向的中心线B向下偏离θ角度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二号键槽4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三号键槽5所在处,即轴孔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A向右偏离2θ角度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三号键槽5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四号键槽6所在处,即轴孔在水平方向的中心线B向上偏离3θ角度的位置,如图2所示。θ的值在1度至10度范围内取值,在本实施例中θ的值为3度,当然θ的值也不限于为3,可根据电机错极的范围要求而选择合适的θ值。装配时,在转子冲片1的每个永磁体槽中安装矩形的永磁体(图这未示出),矩形永磁体充磁方向垂直于长边方向,在转子叠片过程中分别叠制四段转子冲片1,第一段的一号键槽3对齐且与键装配,第二段的二号键槽4对齐且与键装配,第三段的三号键槽5对齐且与键装配,第四段的四号键槽6对齐且与键装配,形成了分段错极的转子结构。本技术采用的转子冲片,主要是通过转子冲片结构设计,实现在采用单一模具的情况下完成转子错极的结构,可大幅度减少电机的制造成本。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包括圆形的转子冲片(1),转子冲片(1)中部设有轴孔,在转子冲片(1)上设有以环形矩阵方式排列的多组V形永磁体槽(2),其特征在于,轴孔内侧壁分别向外凹设有一号键槽(3)、二号键槽(4)、三号键槽(5)、四号键槽(6),一号键槽(3)的槽平行于竖直方向,由一号键槽(3)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二号键槽(4)所在处,由二号键槽(4)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三号键槽(5)所在处,由三号键槽(5)所在位置逆时针旋转90+θ度的位置是四号键槽(6)所在处,θ的值在1度至10度范围内取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一模具实现转子分段错极的转子冲片,包括圆形的转子冲片(1),转子冲片(1)中部设有轴孔,在转子冲片(1)上设有以环形矩阵方式排列的多组V形永磁体槽(2),其特征在于,轴孔内侧壁分别向外凹设有一号键槽(3)、二号键槽(4)、三号键槽(5)、四号键槽(6),一号键槽(3)的槽平行于竖直方向,由一号键槽(3)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正雨岑文成叶文海何佑之韦思如霍本杰刘治忠李勇进陈浩平庞业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