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29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23
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混合区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进水口,罐体一端上插设有污泥进管,混合区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连接,污泥进口与气液分离区连接,气液分离区分别通过管道与三相分离器连接,一号厌氧区上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加热盘管,一号厌氧区一侧外侧壁的下端上裹设有保温层,一号厌氧区一侧的外侧壁上插设有取样口和温度计,其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沉淀区内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一端设有出水口,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An efficient anaerobic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fficient anaerobic reac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 water inlet is insert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mixing zone, a sludge inlet is inserted at one end of the tank, a sludge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udge inlet through a pipeline, a sludge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zone, a gas-liquid separation zone is connected with a three-phase separator respectivel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No. 1 anaerobic zone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There are heating coils,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is wrapp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er wall on one side of No. 1 anaerobic zone, sampling port and thermometer are inserted on the outer wall on one side of No. 1 anaerobic zone, man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n the other side,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sedimentation zone, and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UASB reactors in series. Wastewater flows from bottom to top in the reactor, and pollutants are polluted by bacteria.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setting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厌氧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根据新陈代谢对氧的需求情况,废水处理技术分为好氧和厌氧技术,废水的厌氧处理是非常经济的技术,在废水处理的成本上比好氧处理相对要便宜得多,故其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广受欢迎,传统的厌氧反应器,目前的厌氧反应器还存在技术缺陷,外循环的循环水直接从罐体的底部进入混合区,进水不均匀,罐体的排泥无法排净,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爬梯和护栏,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固定有爬梯,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有护栏;所述的罐体从下至上依次分设为混合区、一号厌氧区、二号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所述混合区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内端穿过罐体侧壁后,悬设在罐体内部的下端,所述罐体远离进水口一端上插设有污泥进管,所述的混合区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连接,该管道插设在进水口与污泥进管之间的上方,所述的污泥进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区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区的顶端设有沼气出口,所述的气液分离区分别通过管道与三相分离器连接,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均固定在罐体的侧壁上,所述三相分离器分别设置于一号厌氧区与二号厌氧区内,所述一号厌氧区上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侧内嵌设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加热盘管的上端连接有蒸汽进口,其下端连接有蒸汽出口,所述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分别插设在罐体两侧的侧壁上,所述一号厌氧区一侧外侧壁的下端上裹设有保温层,所述一号厌氧区一侧位于保温层上方的外侧壁上插设有取样口和温度计,其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所述的沉淀区内设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一端设有出水口。新型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罐体1、爬梯2、护栏3、混合区4、一号厌氧区5、二号厌氧区6、沉淀区7、气液分离区8、进水口9、污泥进管10、污泥进口11、沼气出口12、三相分离器13、加热盘管14、立体弹性填料15、蒸汽进口16、蒸汽出口17、保温层18、取样口19、温度计20、人孔21、集水槽22、出水口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1、爬梯2和护栏3,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爬梯2,所述罐体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护栏3;所述的罐体1从下至上依次分设为混合区4、一号厌氧区5、二号厌氧区6、沉淀区7和气液分离区8,所述混合区4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进水口9,所述的进水口9内端穿过罐体1侧壁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下端,所述罐体1远离进水口9一端上插设有污泥进管10,所述的混合区4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11连接,该管道插设在进水口9与污泥进管10之间的上方,所述的污泥进口11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区8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区8的顶端设有沼气出口12,所述的气液分离区8分别通过管道与三相分离器13连接,所述的三相分离器13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三相分离器13分别设置于一号厌氧区5与二号厌氧区6内,所述一号厌氧区5上端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盘管14,所述加热盘管14一侧内嵌设有立体弹性填料15,所述加热盘管14的上端连接有蒸汽进口16,其下端连接有蒸汽出口17,所述的蒸汽进口16和蒸汽出口17分别插设在罐体1两侧的侧壁上,所述一号厌氧区5一侧外侧壁的下端上裹设有保温层18,所述一号厌氧区5一侧位于保温层18上方的外侧壁上插设有取样口19和温度计20,其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人孔21,所述的沉淀区7内设有集水槽22,所述的集水槽22一端设有出水口2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水从进水口9、颗粒污泥从污泥进管10均进入到混合区4进行混合,混合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一号厌氧区5,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区污泥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8,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管道从污泥进口11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4,与底部的污泥和水充分混合,实现混合液的内部循环,经一号厌氧区5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都通过三相分离器13进入二号厌氧区6,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一号厌氧区5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对二号厌氧区6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号厌氧区6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7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到二号厌氧区6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包含罐体(1)、爬梯(2)和护栏(3),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爬梯(2),所述罐体(1)的上端固定有护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从下至上依次分设为混合区(4)、一号厌氧区(5)、二号厌氧区(6)、沉淀区(7)和气液分离区(8),所述混合区(4)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进水口(9),所述的进水口(9)内端穿过罐体(1)侧壁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下端,所述罐体(1)远离进水口(9)一端上插设有污泥进管(10),所述的混合区(4)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11)连接,该管道插设在进水口(9)与污泥进管(10)之间的上方,所述的污泥进口(11)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区(8)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区(8)的顶端设有沼气出口(12),所述的气液分离区(8)分别通过管道与三相分离器(13)连接,所述的三相分离器(13)均固定在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三相分离器(13)分别设置于一号厌氧区(5)与二号厌氧区(6)内,所述一号厌氧区(5)上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加热盘管(14),所述加热盘管(14)一侧内嵌设有立体弹性填料(15),所述加热盘管(14)的上端连接有蒸汽进口(16),其下端连接有蒸汽出口(17),所述的蒸汽进口(16)和蒸汽出口(17)分别插设在罐体(1)两侧的侧壁上,所述一号厌氧区(5)一侧外侧壁的下端上裹设有保温层(18),所述一号厌氧区(5)一侧位于保温层(18)上方的外侧壁上插设有取样口(19)和温度计(20),其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人孔(21),所述的沉淀区(7)内设有集水槽(22),所述的集水槽(22)一端设有出水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包含罐体(1)、爬梯(2)和护栏(3),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爬梯(2),所述罐体(1)的上端固定有护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从下至上依次分设为混合区(4)、一号厌氧区(5)、二号厌氧区(6)、沉淀区(7)和气液分离区(8),所述混合区(4)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进水口(9),所述的进水口(9)内端穿过罐体(1)侧壁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下端,所述罐体(1)远离进水口(9)一端上插设有污泥进管(10),所述的混合区(4)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11)连接,该管道插设在进水口(9)与污泥进管(10)之间的上方,所述的污泥进口(11)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区(8)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区(8)的顶端设有沼气出口(12),所述的气液分离区(8)分别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海华王进赵兵郝永河耿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源泉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