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23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涉及升降电梯领域,包括厢体壁板、厢体底板、减震机构、托架和底梁;所述厢体壁板四周设置有隔音材料;厢体底板下端面处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通过托架支撑;托架通过底梁支撑;所述底梁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门架立梁上,电梯厢体随龙门架立梁上下移动;所述减震机构可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可实现静音与减缓振动,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

Villa elevator based on sound insu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illa elevator based on sound insu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ifting elevator, including the wall plate of the box body,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ox body, the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the bracket and the bottom beam; the wall plate of the box body is surrounded by sound insulation materials; the bottom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the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is supported by brackets; the bracket is supported by the bottom beam; and the bottom beam is supported by screw. The bolt is fixed on the gantry frame vertical beam, and the elevator compartment body moves up and down with the gantry frame vertical beam; the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plac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silence and vibration alleviation during elevator operation, and improve rid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电梯装置,尤其是带有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拽引机驱动运转引起的低频振动声能量沿结构主承重墙传播,引起墙体楼板扰动产生噪声,另外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摇晃的现象,甚至会下坠到电梯通道底部,造成乘坐人员受伤,一般的电梯通道底部并未设置缓冲设备,或者安装在缓冲设备均以弹簧和气垫为主,会造成电梯的轻微反弹,造成乘客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的两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静音电梯,通过在电梯厢体壁板处设置隔音材料以达到静音的目的,通过在厢体底板处设置减震机构以达到减震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包括厢体壁板、厢体底板、减震机构、托架和底梁;所述厢体壁板四周设置有隔音材料;厢体底板下端面处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通过托架支撑;托架通过底梁支撑;所述底梁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门架立梁上,电梯厢体随龙门架立梁上下移动;所述减震机构可拆卸更换。进一步的,龙门架立梁与托架上对称设置有托架稳定杆;所述托架稳定杆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龙门架立梁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托架下端的凸起上。更进一步的,托架稳定杆上开设有数个螺纹孔,通过调整螺纹孔与龙门架立梁上的螺栓位置,来调整托架稳定杆与托架之间的松紧度。进一步的,托架为U型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材料为隔音板或者隔音棉。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与厢体底板接触面为刚性面,其余五个面为弹性面;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遇到晃动时,通过其它五个面进行减震,稳固电梯,刚性材料面可以实现不会对电梯有轻微反弹,造成乘客二次损伤。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为减震气囊,减震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可实现静音与减缓振动,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2.隔音机构与厢体底板接触面为刚性材料面,其余五个面为弹性材料;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遇到晃动时,通过其它五个面进行减震,稳固电梯,刚性材料面可以实现不会对电梯有轻微反弹,造成乘客二次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厢体剖视示意图。图中:1.厢体壁板,2.厢体底板,3.减震机构,4.托架,5.底梁,6.托架稳定杆,7.龙门架立梁,8.隔音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做如下说明:结合附图1,电梯厢体通过龙门架立梁7、托架4及底梁5支撑,其中,龙门架立梁7下端通过底梁5支撑托架4,从而支撑电梯厢体,另外,为了结构更加稳固,在龙门架立梁7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托架稳定机杆6;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包括厢体壁板1、厢体底板2、减震机构3、托架4和底梁5;所述厢体壁板1四周设置有隔音材料8;厢体底板2下端面处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通过托架4支撑;托架4通过底梁5支撑;所述底梁5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门架立梁7上,电梯厢体随龙门架立梁7上下移动;所述减震机构3可拆卸更换。进一步的,龙门架立梁7与托架4上对称设置有托架稳定杆6;所述托架稳定杆6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龙门架立梁7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托架4下端的凸起上。更进一步的,托架稳定杆6上开设有数个螺纹孔,通过调整螺纹孔与龙门架立梁7上的螺栓位置,来调整托架稳定杆6与托架4之间的松紧度。进一步的,托架4为U型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材料8为隔音板或者隔音棉。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3与厢体底板2接触面为刚性材料面,其余五个面为弹性材料;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遇到晃动时,通过其它五个面进行减震,稳固电梯,刚性材料面可以实现不会对电梯有轻微反弹,造成乘客二次损伤。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3减震气囊,减震橡胶垫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在厢体壁板1四周设置隔音材料8,从而达到隔绝电梯拖拽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为了实现技术的另一个目的,通过在厢体底板2与托架4之间设置减震机构从而解决了了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问题。所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壁板(1)、厢体底板(2)、减震机构(3)、托架(4)和底梁(5);所述厢体壁板(1)四周设置有隔音材料(8);所述厢体底板(2)下端面处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通过托架(4)支撑;托架(4)通过底梁(5)支撑;所述底梁(5)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门架立梁(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壁板(1)、厢体底板(2)、减震机构(3)、托架(4)和底梁(5);所述厢体壁板(1)四周设置有隔音材料(8);所述厢体底板(2)下端面处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通过托架(4)支撑;托架(4)通过底梁(5)支撑;所述底梁(5)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门架立梁(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立梁(7)与托架(4)上对称设置有托架稳定杆(6);所述托架稳定杆(6)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龙门架立梁(7)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设置在托架(4)下端的凸起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隔音与减震机构的别墅电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林尹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