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0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散热模块包含一第一热管。第一热管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包含一外周壁及一内周壁。内周壁位于外周壁之内。外周壁及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一蒸气通道,且内周壁环绕出一插槽。插槽的一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一方向上保持一第一距离。插槽的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二方向上保持一第二距离。第一方向相异于第二方向,且第一距离相异于第二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the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heat pipe. The first heat pipe comprises a relative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e second end includes a peripheral wall and an inner wall.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are located in the outer walls. A vapor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inner wall, and a slot is surrounded by the inner wall.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lot keeps a first distance from the outer wall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lot keeps a second distance from the outer wall in a second direction. The first direc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dista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distanc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包含具有插槽的热管的散热模块及包含相互套接的热管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领域技术的演进,电子元件的效能不断提升,而效能的提升却也使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增加。若无法有效将热量自电子元件排除,电子元件的温度将因热量的累积而升高,进而使电子元件因过高的温度而损毁。因此,为了提供电子元件额外的散热途径,厂商纷纷将相互套设且可相对旋转的两个热管设置于显示器以及主机座之间,借以利用显示器来协助逸散主机座中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然而,为了使设有插槽来供另一热管套设的热管的蒸气通道保持足够大的容积,进而维持热管的热传导能力,套设于外的热管通常需具有较大的厚度。如此一来,便导致难以兼顾套设于外的热管的热传导能力以及薄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及包含此散热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借以解决难以兼顾热管的热传导能力以及薄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散热模块包含一第一热管。第一热管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包含一外周壁及一内周壁。内周壁位于外周壁之内。外周壁及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一蒸气通道,且内周壁环绕出一插槽。插槽的一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一方向上保持一第一距离。插槽的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二方向上保持一第二距离。第一方向相异于第二方向,且第一距离相异于第二距离。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座体、一显示机体以及一散热模块。主机座体包含一基座以及一热源,且热源设置于基座。显示机体包含一金属壳体以及一显示模块。金属壳体枢接于基座,以令金属壳体能相对基座旋转,且显示模块设置于金属壳体。散热模块包含一第一热管以及一第二热管。第一热管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包含一外周壁及一内周壁。内周壁位于外周壁之内。外周壁及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一蒸气通道,且内周壁环绕出一插槽。第二热管的一端部插设于插槽中,并热接触于第一热管,且第二热管可相对第一热管转动。第一端部与第二热管的另一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热接触热源,且第一端部与第二热管的另一端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金属壳体。插槽的一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一方向上保持一第一距离。插槽的中心轴线与外周壁于一第二方向上保持一第二距离。第一方向相异于第二方向,且第一距离相异于第二距离。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散热模块及可携式装置,由于第一热管的插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热管的外周壁在相异的方向上保持不同的距离,也即第一热管具有扁平状的外周壁,因此在第一热管薄化后第一热管的外周壁及内周壁之间的蒸气通道仍具有足够大的容积。如此一来,便能兼顾散热模块的热传导能力以及薄化。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第二端部沿径向方向所绘示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的散热模块沿轴向方向所绘示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第二端部的剖面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第二端部的剖面图。图7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第二端部的剖面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10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主机座体101基座102热源103散热组件200显示机体201金属壳体202显示模块250枢接件251第一固定部252第二固定部253枢接部300散热模块310、310d、310e第一热管311第一端部312、312a、312b、312c、312d、312e、312f第二端部3120、3120a、3120b、3120c、3120f第一外周壁3121、3121a、3121f内周壁3122、3122f第一蒸气通道3123、3123f顶部3124、3124f底部313、313b、313f插槽3130、3130f封闭端3131、3131f开放端314d渐缩结构315e凸部3150e渐缩段3151e平行段320第二热管321第三端部322、322f第四端部3220、3220f第二外周壁3221第二蒸气通道C、Cb中心轴线A1、A1b第一方向D1、D1b第一距离A2、A2b第二方向D2、D2b第二距离A3、A3b第三方向D3、D3b第三距离T厚度L长度G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主机座体100、一显示机体200、两个枢接件250以及一散热模块300。主机座体100包含一基座101、一热源102以及一散热组件103。热源例如为中央处理器,且设置于基座101内。散热组件103设置于基座101内。显示机体200包含一金属壳体201以及一显示模块202。金属壳体201透过枢接件250枢接于基座101,以令金属壳体201能相对基座101旋转,而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开启或闭合。显示模块202设置于金属壳体201。举例来说,两个枢接件250可为单轴式枢轴,且分别包含一第一固定部251、一第二固定部252以及一枢接部253。每一枢接件250中,第一固定部251固定于主机座体100的基座101;第二固定部252固定于显示机体200的金属壳体201;枢接部253则枢接于第一固定部251以及第二固定部252以令第二固定部252能相对第一固定部251旋转,并带动显示机体200的金属壳体201相对主机座体100的基座101旋转。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两个枢接件250的设置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省略两个枢接件,而改以其他结构带动显示机体的金属壳体相对主机座体的基座旋转。请参阅图2至图5。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热管的第二端部沿径向方向所绘示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的散热模块沿轴向方向所绘示的侧剖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散热模块300包含一第一热管310以及一第二热管320。第一热管3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311及一第二端部312。第一端部311例如热接触热源102,且第一热管310热接触于散热组件103(请额外参照图1)。第二端部312包含一第一外周壁3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包含:一第一热管,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包含一外周壁及一内周壁,该内周壁位于该外周壁之内,该外周壁及该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一蒸气通道,且该内周壁环绕出一插槽;其中,该插槽的一中心轴线与该外周壁于一第一方向上保持一第一距离,该插槽的该中心轴线与该外周壁于一第二方向上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一方向相异于该第二方向,且该第一距离相异于该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包含:一第一热管,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包含一外周壁及一内周壁,该内周壁位于该外周壁之内,该外周壁及该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一蒸气通道,且该内周壁环绕出一插槽;其中,该插槽的一中心轴线与该外周壁于一第一方向上保持一第一距离,该插槽的该中心轴线与该外周壁于一第二方向上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一方向相异于该第二方向,且该第一距离相异于该第二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热管,该第二热管的一端部插设于该插槽中并热接触于该第一热管,且该第二热管可相对该第一热管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径向截面的外形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周壁的径向截面的外形为非圆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周壁与该内周壁相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周壁与该内周壁之间保持一间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该中心轴线与该外周壁于一第三方向上保持一第三距离,该第三方向相反于该第二方向,且该第三距离相异于该第二距离。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凸出有一渐缩结构,且该渐缩结构从与该第二端部连接的一端渐缩至另一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凸出有一凸部,该凸部包含一渐缩段及一平行段,该渐缩段从与该第二端部连接的一端渐缩至远离该第二端部的另一端,且该平行段凸出于该渐缩段的该另一端。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槽具有相对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且该插槽由该开放端渐缩至该封闭端。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槽具有相对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该第二热管的该端部由远离该封闭端的一端渐缩至另一端,或是该插槽由该开放端渐缩至该封闭端。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热管的该端部由远离该封闭端的一端渐缩至另一端,且该插槽由该开放端渐缩至该封闭端。14.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座体,包含一基座以及一热源,且该热源设置于该基座;一显示机体,包含一金属壳体以及一显示模块,该金属壳体枢接于该基座,以令该金属壳体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凯郑懿伦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