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96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及车辆,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31),以及与第一侧(31)相对的第二侧(32);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41),以及与第一侧(41)相对的第二侧(42);第一框体(1)与第一侧(31)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与第一侧(41)固定连接,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于拆卸方便,经济实用。

A Mutual-pulling Solar Sunshade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tual pulling solar shade and a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rame (1), a second frame (2), a first flexible thin film solar module unit (3), which is constructed as a foldable plate with a first side (31) and a second side (32) opposite to the first side (31), and a second flexible thin film solar module unit (4), which is constructed as a foldable plate with a first side.\uff08 The first frame (1) is fixed to the first side (31), the second frame (2) is fixed to the first side (41), and the second side (32) of the first flexible thin film solar module unit (3)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side (42) of the second flexible thin film solar module unit (4) by a removable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nd is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应用
,特别是指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炎热夏季,受长时间日照影响,汽车内温度较高,不仅会使人体感觉不适,也会损坏车内某些物品。使用遮阳板可以有效遮挡阳光直接照射,降低车内温度。现有的遮阳板有些安装后不易拆卸,使用不方便,有些电控型遮阳板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及车辆,安装与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31,以及与该第一侧31相对的第二侧32;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41,以及与该第一侧41相对的第二侧42;所述第一框体1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一侧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位于其第二侧32的电极端321,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位于其第二侧42的电极端421通过可拆卸式导电连接件5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太阳能遮阳板的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吸盘7,所述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设有用于镶接所述吸盘7的穿心孔8。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串联连接。所述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还包括充放电控制装置10,该充放电控制装置10包括充放电管理电路、储能电池;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经所述可拆卸导电连接件5电性连接后,二者的电能输出端通过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相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10还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电能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10还包括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并对其充电。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磁性橡胶条6粘接。所述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还包括橡胶圈12,用于分别固定卷收于所述第一框体1上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及卷收于所述第二框体2上的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由第一框体及与其固定的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第二框体及与其固定的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的太阳能遮阳板,能够有效遮阳,降低车内温度,避免车内物品受损,并可利用太阳能芯片储存电能,为小型用电设备充电,安装与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遮阳板处于展开状态;图2A、2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遮阳板处于卷收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遮阳板处于展开状态;图2A、2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遮阳板处于卷收状态。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31,以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32;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41,以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42;第一框体1与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一侧41固定连接,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相连接。使用状态下,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位于第二侧32的电极端321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位于第二侧42的电极端421通过可拆卸导电连接件5电性连接。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磁性橡胶条6可拆卸式粘接。非使用状态下,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可卷收于第一框体1上,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可卷收于第二框体2上,然后分别由橡胶圈12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拆卸导电连接件5例如是导电磁铁或鳄鱼夹,鳄鱼夹表层镀锡或沉金,防止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氧化。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框体1通过双面胶11与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固定连接,双面胶11与第一框体1的尺寸相适应,其一面粘接在第一框体1上,另一面粘接在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框体1、2与第一、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4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本技术不对具体连接器件及连接形式进行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太阳能遮阳板的固定件。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均开有用于镶接吸盘的穿心孔8,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分别通过吸盘7吸附于汽车挡风玻璃上。为提高固接稳定性,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可设置一个以上的吸盘7。本技术实施例中,吸盘7由硅胶材质制成,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防晒耐高温性能好。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4串联连接,第一、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4均由多个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9级联而成,具有弱光发电、柔性不碎等功能特点。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9包括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保护膜层。柔性薄膜太阳能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31),以及与该第一侧(31)相对的第二侧(32);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41),以及与该第一侧(41)相对的第二侧(42);所述第一框体(1)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一侧(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31),以及与该第一侧(31)相对的第二侧(32);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构造为可折叠的板状,具有第一侧(41),以及与该第一侧(41)相对的第二侧(42);所述第一框体(1)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一侧(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一侧(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的第二侧(32)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的第二侧(4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位于其第二侧(32)的电极端(321),与所述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4)位于其第二侧(42)的电极端(421)通过可拆卸式导电连接件(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太阳能遮阳板的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吸盘(7),所述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上设有用于镶接所述吸盘(7)的穿心孔(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式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元(3)、第二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永江曹志峰王运方霍艳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