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76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螺纹杆和夹持件,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开槽,底座的顶部设置为工作台,第一开槽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一移动座,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件,夹持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活动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件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工作台上,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座一体设置,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机架上通过滑套滑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缸输出端连接。该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对鱼竿座的夹持固定,固定牢固,增加鱼竿座夹持的弹性,提高夹持的稳定性,保证鱼竿座抛光的全面性,使得抛光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A New Polishing Device for Fish Rod B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olishing device for fishing rod bas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screw rod and a clamping device. The first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base is set as a worktable. The first screw rod is rotated through the bearing base, the thread of the first screw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first movable seat, the clamp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worktable, and th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movable parts. The movable parts are arranged on the workbench by sliding sleeve through the groove. One end of the movable parts is integrated with the first movable seat. An organic frame is fixed on the workbench. A lift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by sliding sleeve. The top of the lif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rough a hydraulic rod. The new polishing device for fishing rod base can fix and fix the fishing rod base firmly, increase the elasticity of the fishing rod base clamping,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lamping, ensure the overall polishing of the fishing rod b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ishe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钓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鱼竿座在加工时为了避免对人员划伤、保证其表面光滑,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但现有的抛光装置在使用时,鱼竿座受到抛光力的影响发生偏移,影响抛光的稳定性,且抛光刀片固定安装,移动灵活性较差,导致抛光不全面,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螺纹杆和夹持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为工作台,所述第一开槽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一移动座,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活动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件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座一体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通过滑套滑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抛光刀片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和固定件上均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部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转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和固定件相对的一面呈粗糙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活动件和固定件实现对鱼竿座的夹持固定,且利用螺纹杆驱动活动件移动,固定牢固,夹持件上的开槽和弹簧配合,增加鱼竿座夹持的弹性,提高夹持的稳定性,设置的滑轨、第二螺纹杆和液压缸配合,实现抛光刀片的横向、纵向和垂直运动,保证鱼竿座抛光的全面性,使得抛光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台中心环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开槽;3、工作台;4、第一螺纹杆;5、第一移动座;6、夹持件;61、活动件;62、固定件;63、第二开槽;64、弹簧;7、转柄;8、机架;9、滑套;10、升降板;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移动座;13、电机;14、抛光刀片;15、液压缸;16、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螺纹杆4和夹持件6,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开槽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为工作台3,所述第一开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第一移动座5,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夹持件6,所述夹持件6包括活动件61和固定件62,所述活动件6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件61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工作台3上,所述活动件6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座5一体设置,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安装有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滑套9滑动安装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的顶部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在机架8上的液压缸15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10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上螺纹安装有第二移动座12,所述第二移动座12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抛光刀片14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61和固定件62上均开设有第二开槽63,所述第二开槽6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64,增加鱼竿座夹持的弹性,利用夹持件6的弹性缓冲抛光力到达提高夹持稳定性的目的,所述机架8的底部通过滑轨16滑动安装在工作台3上,滑轨16上安装有滑轨液压缸,便于驱动机架8在滑轨16上移动,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穿过底座1与转柄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61和固定件62相对的一面呈粗糙面设置,增加夹持摩擦力。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抛光的鱼竿座放置在工作台3上,通过转柄7转动带动第一开槽2内的第一螺纹杆4转动,使得第一移动座5在第一开槽2内移动,第一移动座5上的活动件61在工作台3上滑动,活动件61与固定件62配合对鱼竿座夹持固定,螺纹杆驱动活动件61移动,有效提高夹持固定的牢固性,避免夹持时受到抛光力松动,且夹持件6上的第二开槽63和弹簧64配合,增加鱼竿座夹持的弹性,利用夹持件6的弹性缓冲抛光力到达提高夹持稳定性的目的,滑轨液压缸驱动机架8在工作台3上纵向移动,伺服电机驱动第二移动座12横向移动,液压缸15驱动升降板10垂直移动,实现抛光刀片14的横向、纵向和垂直运动,保证鱼竿座抛光的全面性和精度,使得抛光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实用性更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螺纹杆(4)和夹持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开槽(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为工作台(3),所述第一开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第一移动座(5),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夹持件(6),所述夹持件(6)包括活动件(61)和固定件(62),所述活动件(6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件(61)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工作台(3)上,所述活动件(6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座(5)一体设置,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安装有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滑套(9)滑动安装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的顶部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在机架(8)上的液压缸(15)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10)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上螺纹安装有第二移动座(12),所述第二移动座(12)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抛光刀片(14)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鱼竿座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螺纹杆(4)和夹持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开槽(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为工作台(3),所述第一开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第一移动座(5),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夹持件(6),所述夹持件(6)包括活动件(61)和固定件(62),所述活动件(6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件(61)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工作台(3)上,所述活动件(6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座(5)一体设置,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安装有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滑套(9)滑动安装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的顶部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在机架(8)上的液压缸(15)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10)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畅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新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