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感应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9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音感应电吹风,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壳体内部部件装配较为不便,安全使用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电吹风的前罩壳与后罩壳分别呈L字形,扣合处的主壳体一侧设有平键面孔,平键面孔处的第二装饰圈内设有装饰板,前罩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外筒,导风内筒与内筒后罩扣合构成内罩壳,导风内筒内的一侧设有加热丝;平键面孔对应主壳体内导风内筒的筒口和内筒后罩的罩口扣合处设有对应的第一平键面,第一平键面对应内罩壳内叶轮前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键面,入风网与后罩壳连为一体,主壳体的握柄部拐弯处前后两侧分别联动的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装饰板的底部设有光电压力感应开关,其作为感应的静音电吹风。

Silent induction hairdry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lent induction hairdryer, which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assembly and unsafe design of the inner parts of the shell of the existing similar products. The main points are that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of the hairdryer are L-shaped respectively, and the main shell at the snap-in place has a flat key face on one side, and the second decorative ring at the snap-in place has a decorative plate. The outlet of the front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guide outer cylinder, the air guid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rear cover of the inner cylinder are snapped together to form an inner cover, and the side of the air guid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wire; the flat key face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air guide inner cylinder of the main shell. The first flat key face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flat key face at the buckle of the cover of the cylinder mouth and the inner cylinder rear cover. The first flat key face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flat key face at the side of the impeller front cover of the inner cover shell. The air inlet networ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cover. The first and second button switch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grip corner of the main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decorativ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hotoelectric pressure induction switch, which acts as an integral part. Inductive silent hair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音感应电吹风
本技术涉及电吹风,是一种静音感应电吹风。
技术介绍
电吹风是一种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小风扇组合而成,用于干发和美发的工具。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如果只是小风扇转动,而电热丝不热,那么吹出来的是冷风而不热。现有此类电吹风中风扇叶采用叶轮式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20431761.7,授权公告日2016.11.30,技术名称“一种低噪音电吹风”,该电吹风包括手柄和与手柄连接的风筒,所述风筒的后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装设有过滤网,所述风筒内装设有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与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整流罩,所述风叶组件位于整流罩中,所述整流罩设置有中心风口,空气依次从进风口、过滤网和中心风口通过并进入风叶组件。但上述电吹风和同类产品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螺丝固定壳体内的主要部件,壳体内的主要部件容易松动后晃动,以及同类产品放置于桌面时容易忘记关闭开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带叶轮式风扇叶的静音感应电吹风,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壳体内部部件装配较为不便,安全使用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静音感应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前罩壳与后罩壳扣合构成主壳体,主壳体设有扣合构成的握柄部,主壳体的握柄部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通过线路与主壳体握柄部的按钮连接,主壳体的握柄部末端设有线尾套,前罩壳的出风口与后罩壳的入风口之间的扣合处主壳体内设有叶轮扇叶;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前罩壳与后罩壳分别呈L字形,前罩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外筒,导风外筒的一端与前罩壳的出风口扣合固定连接,导风外筒的另一端筒口固定设有第一装饰圈,导风件与第一装饰圈扣合连接;握柄部一侧的前罩壳与后罩壳扣合处主壳体设有平键面孔,平键面孔处的主壳体设有第二装饰圈,第二装饰圈内设有装饰板,主壳体内的导风内筒与内筒后罩扣合构成内罩壳,内筒后罩设有叶轮孔,导风内筒内的叶轮前罩出风口一侧设有加热丝;平键面孔对应主壳体内导风内筒的筒口和内筒后罩的罩口扣合处设有对应的第一平键面,第一平键面对应内罩壳内叶轮前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键面,叶轮前罩后部的内筒后罩内设有叶轮扇叶,叶轮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叶轮前罩的内径隔板与叶轮扇叶的中心轴套连接。从而导风内筒与内筒后罩扣合的部件通过第一平键面限位于主壳体内,叶轮前罩通过第二平键面限位于导风内筒与内筒后罩扣合的内罩壳内,使主壳体内的部件通过平键面限位固定,省略了部件的螺丝安装固定。所述后罩壳的入风口处罩口设有入风网,入风网与后罩壳连为一体,入风网的后罩壳处设有后壳盖,第三装饰圈通过后壳盖扣合固定于后罩壳的入风网口。上述结构用于后罩壳的入风网网口处装饰,使该电吹风外形更美观。所述主壳体的握柄部拐弯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第一拨钮开关与第二拨钮开关对齐并相互联动启闭,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电路板的电源开关元器件连接。从而通过拨动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该电吹风自动关闭;同时,握持住入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主壳体时,便于通过拨动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实现该电吹风的启动。所述装饰板底部的主壳体内设有光电压力感应开关,光电压力感应开关通过线路与电路板的电源开关元器件连接。从而当该电吹风的装饰板一侧放置于桌面时,该电吹风自动关闭。所述叶轮扇叶替换为扇叶和扇叶套,扇叶设置于扇叶套内,叶轮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叶轮前罩和扇叶套的内径隔板与扇叶的中心轴套连接。上述结构中扇叶和扇叶套组合后的通风静音效果与叶轮扇叶相近。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装配方便,内部部件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其适合作为静音式的安全感应电吹风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导风件,2、第一装饰圈,3、导风外筒,4、前罩壳,5、导风内筒,6、叶轮电机,7、叶轮前罩,8、电路板,9、线尾套,10、叶轮扇叶,11、第二装饰圈,12、装饰板,13、内筒后罩,14、后罩壳,15、第三装饰圈,16、后壳盖,17、第一拨钮开关,18、第二拨钮开关,19、扇叶,20、扇叶套。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电吹风的前罩壳4与后罩壳14扣合构成主壳体,主壳体设有扣合构成的握柄部,主壳体的握柄部内设有电路板8,电路板通过线路与主壳体握柄部的按钮连接,主壳体的握柄部末端设有线尾套9,前罩壳的出风口与后罩壳的入风口之间的扣合处主壳体内设有叶轮扇叶10。其具体结构如下:前罩壳与后罩壳分别呈L字形,前罩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外筒3,导风外筒的一端与前罩壳的出风口扣合固定连接,导风外筒的另一端筒口固定设有第一装饰圈2,导风件1与第一装饰圈扣合连接。握柄部一侧的前罩壳与后罩壳扣合处主壳体设有平键面孔,平键面孔处的主壳体设有第二装饰圈11,第二装饰圈内设有装饰板12,主壳体内的导风内筒5与内筒后罩13扣合构成内罩壳,内筒后罩设有叶轮孔,导风内筒内的叶轮前罩7出风口一侧设有加热架。平键面孔对应主壳体内导风内筒的筒口和内筒后罩的罩口扣合处设有对应的第一平键面,第一平键面对应内罩壳内叶轮前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键面,叶轮前罩后部的内筒后罩内设有叶轮扇叶10,叶轮电机6的电机轴穿过叶轮前罩的内径隔板与叶轮扇叶的中心轴套连接。后罩壳的入风口处罩口设有入风网,入风网与后罩壳连为一体,入风网的后罩壳处设有后壳盖16,第三装饰圈15通过后壳盖扣合固定于后罩壳的入风网口。主壳体的握柄部拐弯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拨钮开关17和第二拨钮开关18,第一拨钮开关与第二拨钮开关对齐并相互联动启闭,第一拨钮开关和第二拨钮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电路板的电源开关元器件连接。使用时,拨动第一拨钮开关或第二拨钮开关至打开状态,按压开关按钮和档位按钮,该电吹即可使用。如果需要造型吹风时,握持住入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主壳体,拨动第一拨钮开关或第二拨钮开关至关闭状态,该电吹风为关闭状态,造型过程中,拨动对应的第一拨钮开关或第二拨钮开关至打开状态,该电吹风即可切换至打开状态,无需通过握柄的开关按钮实现该电吹风的启动与关闭之间的切换。根据上述结构特征,亦可装饰板底部的主壳体内设置光电压力感应开关,光电压力感应开关通过线路与电路板的电源开关元器件连接,从而当该电吹风通过装饰板侧放于桌面时,该电吹风自动关闭。同时,如图4所示,亦可将上述叶轮扇叶替换为扇叶19和扇叶套20,扇叶设置于扇叶套内,叶轮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叶轮前罩和扇叶套的内径隔板与扇叶的中心轴套连接,亦可实现叶轮扇叶的静音和通风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感应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前罩壳(4)与后罩壳(14)扣合构成主壳体,主壳体设有扣合构成的握柄部,主壳体的握柄部内设有电路板(8),电路板通过线路与主壳体握柄部的按钮连接,主壳体的握柄部末端设有线尾套(9),前罩壳的出风口与后罩壳的入风口之间的扣合处主壳体内设有叶轮扇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4)与后罩壳(14)分别呈L字形,前罩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外筒(3),导风外筒的一端与前罩壳的出风口扣合固定连接,导风外筒的另一端筒口固定设有第一装饰圈(2),导风件(1)与第一装饰圈扣合连接;握柄部一侧的前罩壳与后罩壳扣合处主壳体设有平键面孔,平键面孔处的主壳体设有第二装饰圈(11),第二装饰圈内设有装饰板(12),主壳体内的导风内筒(5)与内筒后罩(13)扣合构成内罩壳,内筒后罩设有叶轮孔,导风内筒内的叶轮前罩(7)出风口一侧设有加热丝;平键面孔对应主壳体内导风内筒的筒口和内筒后罩的罩口扣合处设有对应的第一平键面,第一平键面对应内罩壳内叶轮前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键面,叶轮前罩后部的内筒后罩内设有叶轮扇叶(10),叶轮电机(6)的电机轴穿过叶轮前罩的内径隔板与叶轮扇叶的中心轴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感应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前罩壳(4)与后罩壳(14)扣合构成主壳体,主壳体设有扣合构成的握柄部,主壳体的握柄部内设有电路板(8),电路板通过线路与主壳体握柄部的按钮连接,主壳体的握柄部末端设有线尾套(9),前罩壳的出风口与后罩壳的入风口之间的扣合处主壳体内设有叶轮扇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4)与后罩壳(14)分别呈L字形,前罩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外筒(3),导风外筒的一端与前罩壳的出风口扣合固定连接,导风外筒的另一端筒口固定设有第一装饰圈(2),导风件(1)与第一装饰圈扣合连接;握柄部一侧的前罩壳与后罩壳扣合处主壳体设有平键面孔,平键面孔处的主壳体设有第二装饰圈(11),第二装饰圈内设有装饰板(12),主壳体内的导风内筒(5)与内筒后罩(13)扣合构成内罩壳,内筒后罩设有叶轮孔,导风内筒内的叶轮前罩(7)出风口一侧设有加热丝;平键面孔对应主壳体内导风内筒的筒口和内筒后罩的罩口扣合处设有对应的第一平键面,第一平键面对应内罩壳内叶轮前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键面,叶轮前罩后部的内筒后罩内设有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作强谢宗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益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