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53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方的阀盖、设置在阀盖上方支架上的操作机以及通过阀轴与操作机连接的阀瓣,所述的阀瓣为平板式结构,采用单侧密封,其正对流道入口的正向承压侧为框架结构,其面向流道出口的反向承压侧为平面,所述的反向承压侧上设有用以镶嵌锯齿形的密封圈的锯齿形沟槽,所述的阀盖内设有用以实现阀瓣启闭的导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厚度较薄、安装空间小、试水合格率高、双向承压、低成本、加工周期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道用软密封平板闸阀,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
技术介绍
楔型软密封闸阀,由于其密封可靠,不积垢(平底)。制造简单成本低等综合性优势,故近十年开,被广发推广,尤其在水系统,基本代替了传统的硬阀,但在大口径楔型软阀(≥DN800),由于铸件尺寸的精度,阀瓣压胶的尺寸精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密封、返工报废比例很高,是阀门制造厂无法解决的难题,并且大口径阀瓣的整体压胶成本很高。大口径软密封平板闸阀原本是刀闸阀演变过来的一个传统闸阀,一般采用单侧密封结构形式且密封圈固定在阀体上,闸板采用不锈钢,底部必须有沟槽,优点是消除了刀闸阀阀瓣填料磨损外漏的缺点,且这类阀门面间比较短,阀体比较轻,但阀瓣大多为不锈钢,成本比较高,且运行过程中底部易沉积垃圾,导致无法关闭,有些底部虽增设排沙口,但也只能排掉些细小垃圾,大的石块之类杂物无法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方的阀盖、设置在阀盖上方支架上的操作机以及通过阀轴与操作机连接的阀瓣,所述的阀瓣为平板式结构,采用单侧密封,其正对流道入口的正向承压侧为框架结构,其面向流道出口的反向承压侧为平面,所述的反向承压侧上设有用以镶嵌锯齿形的密封圈的锯齿形沟槽,所述的阀体内设有用以实现阀瓣启闭的导向槽。所述的阀体流道底部与阀瓣正对的沟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圆弧形防垃圾托盘,所述的防垃圾托盘底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阀体底部的弹簧腔内。当阀瓣处于开启状态时,防垃圾托盘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抬升到与流道底面齐平的位置处。所述的密封圈截面的两侧设有多个锯齿形凸起,正面设有用以密封的圆弧形凸起。所述的阀体在阀瓣正向承压侧的流道周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楔式调整结构,用以调整密封圈的过盈量,所述的楔式调整结构包括与阀瓣正向承压侧的楔形斜面紧贴设置的楔式调整块以及用以调节楔式调整块位置的锁紧螺钉。所述的导向槽在阀盖与阀体内流道接触处呈台阶状,其在流道入口侧为平面结构,在流道出口侧为台阶状。台阶状导向槽台阶的高度为5cm。所述的阀瓣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为塑料导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阀瓣采用平板式结构,厚度较薄,阀体面间短、重量轻、安装空间小。2、本专利技术阀体密封面采用车加工平面(和车法兰同一道工序、加工成本低),不受铸件精度的影响而影响密封,试水合格率大大提高。3、阀瓣密封圈采用通用规格的锯齿型橡胶圈热接成型,不需要不同规格另开压胶模,同时橡胶圈压胶模成本低,橡胶圈尺寸精度高,生产的一次合格率高,同时锯齿型橡胶圈具有自密封功能,可双向承压。4、楔型软闸由于外表采用全包胶形式,在关闭过程中碰到杂物底部橡胶极易损坏而大漏,而本阀不存在此问题。另外楔型软闸橡胶损坏后维修成本很高,而本阀万一橡胶圈损坏,维修更快成本很低。5、开发投入成本低,不需要投入昂贵的阀瓣包胶模,同时也缩短了生产周期省掉包胶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锯齿状密封圈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楔式调整结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防垃圾托盘和复位弹簧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台阶状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正向承压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反向承压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中标记说明:1、阀体,2、阀瓣,3、锁紧螺钉,4、楔式调整块,5、密封圈,6、阀轴,7、阀盖,8、支架,9、操作机,10、复位弹簧,11防垃圾托盘、12、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8所示,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吸取楔型软密封闸阀和大口径软密封平板闸阀的优点,克服两者之缺点,作为优化产品。本专利技术包括阀体1、阀盖7、阀瓣2、阀轴6、密封圈5、防垃圾托盘11、复位弹簧10、楔式调整块4、锁紧螺钉3、导向块12、支架8、操作机9等组成。阀体1采用单侧密封平板闸阀结构形式,在流道周边设置若干个固定楔式调整塔子,内部沟槽底部两侧设置固定复位弹簧型腔(如图4所示),内腔两侧导向槽,侧面(导向面)设有5cm左右台阶(如图5所示),保证阀瓣在开启后,密封强行分离,防止磨损。阀瓣2采用一侧平面,另一侧框架结构形式,在平面侧具有锯齿形沟槽(如图2所示),可将密封圈5嵌入其中,在另一侧设置和楔式调整块4相接触的楔式斜面(如图3所示)。密封圈5为橡胶材质,截面的两侧呈锯齿形状(如图2所示),安装于阀瓣2之锯齿形沟槽中,具备自密封作用。防垃圾托盘11和复位弹簧10,位于阀体1底部的沟槽腔中,当阀瓣2关闭时托盘向下,弹簧压缩,反之则托盘向上,弹簧复位(如图4所示)。导向块12为塑料材质,镶嵌在阀瓣2两边之导耳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虽密封面采用单侧密封形式,但锯齿形密封圈具备自密封补偿功能(反向承压时),故其具有双向承压功能:1、正向承压(阀瓣框架面承压)当开始关阀时,阀瓣随水流之作用下自然向阀体密封面方向移动,但由于受阀体台阶式导向槽的影响,密封无法接触,保证密封圈不会被磨擦,当阀瓣接近关闭时,由于阀瓣之导向块脱离阀体台阶式导槽,接触楔式调整块,同时在其作用下,密封圈紧贴阀体密封面,此时压差生成,密封圈侧面承压侧(外侧面)进水使密封圈底部产生压力,推动密封圈向外使密封比压进一步提高(如图6所示)2、反向承压(阀瓣平面侧承压)当开始关阀时,阀瓣在水流之作用下,自然向远离阀体密封面移动(阀瓣导向块紧贴阀体导槽中的非台阶侧)当阀瓣接近关闭时,阀瓣之楔式斜面接触楔式调整块,强制把阀瓣推向阀体密封面,使其密封副闭合此时压差产生,密封圈内侧进水,使密封圈底部产生压力,推动密封圈向外,补偿阀瓣之承压、变形(影响过盈)(如图7所示)保证必要之密封比压。3、防结垢功能,当阀瓣关闭时,防垃圾托盘自动退让,保证阀瓣和阀体闭合密封,当阀瓣开启时,防垃圾托盘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升,使阀体底部呈现“平底”状态,防止垃圾杂物沉结垢阀体沟槽,影响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上方的阀盖(7)、设置在阀盖(7)上方支架(8)上的操作机(9)以及通过阀轴(6)与操作机(9)连接的阀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2)为平板式结构,采用单侧密封,其正对流道入口的正向承压侧为框架结构,其面向流道出口的反向承压侧为平面,所述的反向承压侧上设有用以镶嵌锯齿形的密封圈(5)的锯齿形沟槽,所述的阀体(1)内设有用以实现阀瓣(2)启闭的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上方的阀盖(7)、设置在阀盖(7)上方支架(8)上的操作机(9)以及通过阀轴(6)与操作机(9)连接的阀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2)为平板式结构,采用单侧密封,其正对流道入口的正向承压侧为框架结构,其面向流道出口的反向承压侧为平面,所述的反向承压侧上设有用以镶嵌锯齿形的密封圈(5)的锯齿形沟槽,所述的阀体(1)内设有用以实现阀瓣(2)启闭的导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流道底部与阀瓣(2)正对的沟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圆弧形防垃圾托盘(11),所述的防垃圾托盘(11)底部设有复位弹簧(10),所述的复位弹簧(10)设置在阀体(1)底部的弹簧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垢软密封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当阀瓣(2)处于开启状态时,防垃圾托盘(11)在复位弹簧(10)的复位作用下抬升到与流道底面齐平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宏宋正义程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