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50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属于采油装备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连接的双作用筒式柱塞泵,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的助力平衡装置;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包括为筒状壳体的定子,以及在定子内部轴向直线滑动的动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式定子及动子结构使得低速大推力动力系统实现提升推力;另外采用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使用使得双向作用下同时实现双向吸油及排油功能,提高了排量同时泵效得到提升。在定子的密封腔内充入耐高温、耐高压、绝缘性能、导热性良好的密封胶,使得电机的绝缘性提高,动子系统寿命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油装备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
技术介绍
据调查,目前的游梁式抽油机游梁积大,效率低,耗电量大,浪费能源;例如,常用规式抽油机设备体格有15吨重,占地面积100㎡左右,工作循环中形成了大量的无功运行,造成大量电耗浪费,系统效率仅24%。另外,由于国内地下能源下降,油田含水率达89%,已开发油田整体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同时,限于传统抽油机有杆泵抽油特性,结构复杂,井管杆偏磨已无好方法解决,据国内某油田所报单口油井单次磨损,更换井管杆及维修成本达3万元之多,另一方面的近新开发的储量中,低渗,超低渗,致密油,特殊岩性比达80%,推行斜井,水平井和大井纵布局这些恰恰限制了现有传统才有设备的使用。而且,由于传统设备在结构上先天缺陷,无法在井口实现良好的密封,还有洪范区水淹没,势必会产生大量的落地油,从而对地面及水面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新两法”颁布以来,传统设备的泄漏事故频繁发生不能满足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基于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往复潜油电泵技术、虽然部分解决了低渗透小排量采油问题,但对低冲次、大推力及大排量还未解决;甚至还不能满足目前井下工况要求,周期性断续运行非工作频率太高,周期性继续工作载荷可调频率范围太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旨在通过采用新式定子及动子结构使得低速大推力动力系统实现提升推力;另外采用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使用使得双向作用下同时实现双向吸油及排油功能,提高了排量同时泵效得到提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连接的双作用筒式柱塞泵,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的助力平衡装置;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包括为筒状壳体的定子,以及在定子内部轴向直线滑动的动子;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上端口通过定子上端口与双作用筒式柱塞泵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一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一;所述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柱塞与动子的动子上端部用接头刚性连接;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下端口通过定子下端口与助力平衡装置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二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二;所述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球头端部与动子的动子下端部非刚性联接;所述柱塞、动子以及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同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密封腔一、密封腔二内填充耐高温、耐高压、绝缘导热性能好的密封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动子包括不导磁芯轴,在不导磁芯轴轴向方向交错排列在不导磁芯轴上的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所述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永磁铁环的轴向截面,从外环到内环,其两侧宽度增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永磁铁环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长边靠近导磁隔离环轴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动子还包括包裹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的耐磨损、耐高温、耐高压和耐腐蚀的保护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动子一端设置加长隔离环一,且通过圆柱销一与加长隔离环一焊接;所述动子另一端设置加长隔离环二,且通过圆柱销二与加长隔离环二焊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永磁铁环两侧面包裹导磁环层;其外圆环表面包裹非导磁圆环一,其内圆环表面包裹非导磁圆环三;所述导磁环层、非导磁圆环一、非导磁圆环三将永磁铁环密封包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非导磁圆环一、二;所述非导磁圆环一位于永磁铁环外圆环表面,所述非导磁圆环二位于导磁隔离环外圆环表面;所述不导磁圆环一与不导磁圆环二焊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在导磁隔离环与永磁铁环之间涂有耐腐蚀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子包括筒状机壳管,以及轴向固定在机壳管内部的裸体定子;所述裸体定子两端与机壳管两端密封,使得裸体定子与机壳管接触处形成密封腔,所述裸体定子由多个首尾相接的裸装定子组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裸装定子插接,每个裸装定子一端设置端盘一,另一端设置端盘二;所述端盘一和端盘二互有相互适配的插接口;在相邻两个所述裸装定子由端盘一和端盘二插接时,其插接部内部设置滑动轴承套;所述滑动轴承套的内径与裸体定子内径一致;其插接部外侧设置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将密封腔分割为小密封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密封腔中填充耐高温、高绝缘性、导热性良好、耐高压、耐腐蚀绝缘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绝缘胶为耐高温树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裸装定子包括不导磁芯筒,和按一定极距叠压在不导磁芯筒上的数个杯形硅钢线圈;所述杯形硅钢线圈包括杯形硅钢片和线圈,其由杯形硅钢片冲压或焊接为一体后缠绕线圈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式定子及动子结构使得低速大推力动力系统实现提升推力;另外采用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使用使得双向作用下同时实现双向吸油及排油功能,提高了排量同时泵效得到提升。在定子的密封腔内充入耐高温、耐高压、绝缘性能、导热性良好的密封胶,使得电机的绝缘性提高,动子系统寿命大幅度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潜油直线举升机组;图4是本专利技术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定子结构部分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杯形硅钢片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杯形硅钢片的左视图的部分剖视图;1、杯形硅钢片;2、线圈;3、不导磁芯筒;4、端盘一;5、端盘二;6、滑动轴承套;7、裸体定子;8、裸装定子;9、机壳管;10、定子下端口;11、定子上端口;12、定子;13、永磁铁环;14、导磁隔离环;15、不导磁芯轴;16、加长隔离环一;17、圆柱销一;18、加长隔离环二;19、圆柱销二;20、动子;21、双作用筒式柱塞泵;22、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3、助力平衡装置;24、动力装置上端口;25、连接管套一;26、封闭腔一;27、动子上端部;28、柱塞泵下端口;29、接头;30、柱塞端部;31、动力装置下端口;32、连接套管二;33、封闭腔二;34、动子下端部;35、助力杆球头端部;36、非导磁圆环一;37、高导磁环层一;38、高导磁环层二;39、非导磁圆环三;40、非导磁圆环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3所示,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包括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2,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2连接的双作用筒式柱塞泵21,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2另一端连接的助力平衡装置23;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2包括为筒状壳体的定子12,以及在定子12内部轴向直线滑动的动子20;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22的动力装置上端口24通过定子上端口11与双作用筒式柱塞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连接的双作用筒式柱塞泵,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的助力平衡装置;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包括为筒状壳体的定子,以及在定子内部轴向直线滑动的动子;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上端口通过定子上端口与双作用筒式柱塞泵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一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一;所述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柱塞与动子的动子上端部用接头刚性连接;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下端口通过定子下端口与助力平衡装置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二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二;所述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球头端部与动子的动子下端部非刚性联接;所述柱塞、动子以及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连接的双作用筒式柱塞泵,与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的助力平衡装置;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包括为筒状壳体的定子,以及在定子内部轴向直线滑动的动子;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上端口通过定子上端口与双作用筒式柱塞泵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一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一;所述双作用筒式柱塞泵的柱塞与动子的动子上端部用接头刚性连接;所述潜油直线举升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下端口通过定子下端口与助力平衡装置外壳体用连接管套二密封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二;所述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球头端部与动子的动子下端部非刚性联接;所述柱塞、动子以及助力平衡装置的助力杆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包括不导磁芯轴,在不导磁芯轴轴向方向交错排列在不导磁芯轴上的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所述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环的轴向截面,从外环到内环,其两侧宽度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环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梯形长边靠近导磁隔离环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直线潜油举升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还包括包裹导磁隔离环、永磁铁环的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秀春刘丰姜世平刘旭刘阳蔡满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国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