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48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包括钻斗、钻接头、斗齿、护筒,护筒设于钻头上方,钻接头设于护筒内部,且钻接头焊接在钻斗上端,钻接头包括方形锥筒、法兰盘,斗齿铰接在所述钻斗的下端,钻斗包括斗颈、斗腹,斗颈与斗腹为一体铸造成型;斗颈上端设有小倾角面、过渡面、大倾角面,过渡面设于小倾角面、大倾角面的过渡衔接处,大倾角面包括第一倾角面、第二倾角面,第一倾角面与钻斗的竖直中心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角面与钻斗的竖直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可实现防止卡制现象,减少了新装置的增加,减轻了钻斗的负重,整个设计制作简单、实用性好,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因其效率高、污染少、功能多的特点,在适应目前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了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故而在国内外的现浇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已占据主力机型的地位;由于旋挖钻机的特殊成孔工艺及钻头的多次上下往复,而旋挖钻机的钻杆连接间的间隙又很大,当钻具旋挖的深度超出打的护筒的深度或遇到凹凸不平的岩石时,钻具会发生偏移,钻杆回缩时钻斗会卡在护筒下端而无法回缩,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通过在钻斗的斗颈设有小倾角面、过渡面和大倾角面,利用不同的倾角以及不同倾角间的过渡产生对钻斗的径向力的不同,纠正钻斗的偏移,从而实现防止卡制现象;同时通过对斗颈倾角设计来设计防卡,减少了新装置的增加,减轻了钻斗的负重,对钻机的正常工作毫无影响;不仅使得钻斗防卡装置既防止钻斗卡制现象又纠正轴向偏差,而且整个设计制作简单、实用性好,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斗(1)、钻接头(4)、斗齿(5)、护筒(6),所述护筒(6)设于钻头上方,所述钻接头(4)设于护筒(6)内部,且钻接头(4)焊接在钻斗(1)上端,所述钻接头(4)包括方形锥筒(41)、法兰盘(42),所述斗齿(5)铰接在所述钻斗(1)的下端,所述钻斗(1)包括斗颈(2)、斗腹(3),斗颈(2)与斗腹(3)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斗颈(2)上端设有小倾角面(21)、过渡面(22)、大倾角面(23),所述过渡面(22)设于小倾角面(21)、大倾角面(23)的过渡衔接处,所述大倾角面(23)包括第一倾角面(231)、第二倾角面(232),第一倾角面(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斗(1)、钻接头(4)、斗齿(5)、护筒(6),所述护筒(6)设于钻头上方,所述钻接头(4)设于护筒(6)内部,且钻接头(4)焊接在钻斗(1)上端,所述钻接头(4)包括方形锥筒(41)、法兰盘(42),所述斗齿(5)铰接在所述钻斗(1)的下端,所述钻斗(1)包括斗颈(2)、斗腹(3),斗颈(2)与斗腹(3)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斗颈(2)上端设有小倾角面(21)、过渡面(22)、大倾角面(23),所述过渡面(22)设于小倾角面(21)、大倾角面(23)的过渡衔接处,所述大倾角面(23)包括第一倾角面(231)、第二倾角面(232),第一倾角面(231)与所述钻斗(1)的竖直中心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角面(232)与所述钻斗(1)的竖直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钻机的钻斗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锥筒(41)为内部中空,所述法兰盘(42)水平焊接在方形锥筒(41)顶端开口外缘,且法兰盘(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中豪李婷朱保利周鹏康黄清梓贺锐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