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46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4:56
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包括上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空间、立体车库出入口、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所述地下增层空间位于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下方,是在不拆除上部既有建筑主体条件下新开挖的地下空间,用于布置机械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为一个便于车辆通达的独立空间;所述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均布置在地下增层空间内部,车辆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自动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指定机械停车位间移动,完成整个车辆自动存取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避免因拆除上部既有建筑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还能在不影响上部既有建筑使用的前提下,为车主提供更多的停车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规划相关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但汽车数量大幅度增加的背后,暴露出的是现有停车泊位数量少,停车矛盾突出的现状。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历史保护街区,这些地区建筑密集、土地稀缺,上部建筑多不可拆除;而老旧小区和胡同片区等地普遍建设年代早、时间久,未按现今的规定比例配备停车位,这些区域停车需求量大,道路两旁经常停满车辆,占用人行通道和居民生活区,停车难问题凸显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地区选择加建停车库,但在既有建筑如此密集、可用空地少,且上部建筑无法拆建的情况下,根本无地可建,因此建筑物所在的地下空间成为了最佳的停车地点,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能有效改善停车难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该方法将地下增层法与立体机械车库有效结合,可在地面建筑密集、无较大空地,且上部建筑不可拆除的情况下,利用托换等地下增层方法在地下修建机械停车库。该方法不仅能避免因新增停车位而拆除上部既有建筑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还能在不影响上部既有建筑使用的前提下,为车主提供更多的停车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在避免因新增停车位而拆除上部既有建筑,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能在不影响上部既有建筑使用的前提下,为车主提供更多的停车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空间、立体车库出入口、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所述地下增层空间位于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下方,是在不拆除上部既有建筑主体条件下新开挖的地下空间,用于布置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为一个便于车辆进出车库的独立空间;所述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均布置在地下增层空间内部,车辆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自动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指定机械停车位间移动,完成整个车辆自动存取过程。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增层空间采用托换桩法或暗挖法施工建造;当采用托换桩法时,先进行托换桩施工并将其与上部既有建筑的竖向传力构件进行可靠连接,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逐层向下开挖并采用逆作法完成所述地下增层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既有建筑正下方的部分或全部空间;或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既有建筑正下方部分或全部空间及既有建筑正下方周围新增地下空间;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布置为单层或多层。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出入口升降通道、机械停车位和搬运通道;其中,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位于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的下方,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和搬运通道将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机械停车位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深入到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内的一层或多层,与所述搬运通道在一层或多层中重合连通,从而实现车辆的交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停车系统包括回转盘、升降机、移动设备和搬运器;所述配套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消防及报警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附属设备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缴费系统、设备电控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停车系统中的回转盘位于立体车库出入口处,能带动停于其上的车辆旋转,从而让车辆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处实现正进正出;所述升降机位于出入口升降通道内,并能带动车辆在出入口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移动设备位于搬运通道内,并能带动停放其上的车辆在搬运通道内水平移动和/或上下移动,将车辆运送到指定的机械停车位前,或移动到指定机械停车位前,准备将车辆取出;所述搬运器能将车辆抬起,并带动车辆在机械停车位和移动设备间平行移动,从而实现搬运汽车功能。进一步的,所述附属设备系统中的安全检测系统能够在车主将车辆停至立体车库出入口指定位置并下车离去时,检测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是否符合停放要求,以及车辆内部是否还有人员或宠物遗留、车辆是否熄火等安全事项,避免将小孩或宠物滞留车中,造成危险。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停车系统的机械设备形式包括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升降式、垂直移动式、水平循环式、多层循环式、AGV停车机器人式;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机械停车系统的机械设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包括横移车、堆垛机、升降横移机;车辆在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内横向停放或纵向停放;车辆在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内重列布置或非重列布置。进一步的,若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不含地下室,则立体车库出入口可布置于上部既有建筑内部或其附近的空地处;若上部既有建筑包含地下室,则立体车库出入口除布置在上述位置外,也可根据需要布置在地下室内;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根据可用空地尺寸、车位数量情况,设置为单个出入口或多个出入口;若设置多个出入口,则根据行车流线情况,将入口和出口合并布置或分开布置;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根据可用空地尺寸、行车流线及车位数量情况,布置为贯穿式、旋转式、并联式或正进倒出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空间、立体车库出入口、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所述地下增层空间位于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下方,是在不拆除上部既有建筑主体条件下新开挖的地下空间,用于布置机械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为一个便于车辆进出车库的独立空间;所述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均布置在地下增层空间内部,车辆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自动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指定机械停车位间移动,完成整个车辆自动存取过程。该车库不仅将地下增层法与立体机械车库有效结合,可在地面建筑密集、无较大空地,且上部建筑不可拆除的情况下,利用地下增层方法在地下修建机械停车库,不仅能避免因新增停车位而拆除上部既有建筑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还能在不影响上部既有建筑使用的前提下,为车主提供更多的停车位,增加车主的停车出行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的剖面图(车辆横向布置);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的剖面图(上部既有建筑本身建有地下室,在原有地下室下方进行增层,且出入口布置在原有地下室内);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的剖面图(车辆纵向布置);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的剖面图(车辆纵向重列布置);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部既有建筑;(2)托换桩;(3)立体车库出入口;(4)出入口升降通道;(5)搬运通道;(6)机械停车位;(7)升降机;(8)移动设备;(9)搬运器;(10)回转盘;(11)安全检测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空间、立体车库出入口、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所述地下增层空间位于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下方,用于布置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为一个便于车辆进出车库的独立空间;所述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均布置在地下增层空间内部,车辆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自动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指定机械停车位间移动,完成整个车辆自动存取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空间、立体车库出入口、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所述地下增层空间位于所述上部既有建筑下方,用于布置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为一个便于车辆进出车库的独立空间;所述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均布置在地下增层空间内部,车辆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自动在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指定机械停车位间移动,完成整个车辆自动存取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增层空间采用托换桩法或暗挖法施工建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既有建筑正下方的部分或全部空间;或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既有建筑正下方部分或全部空间及既有建筑正下方周围新增地下空间;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布置为单层或多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包括出入口升降通道、机械停车位和搬运通道;其中,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位于所述立体车库出入口的下方,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和搬运通道将立体车库出入口和机械停车位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升降通道深入到所述地下增层空间内的一层或多层,与所述搬运通道在一层或多层中重合连通,从而实现车辆的交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建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停车系统包括回转盘、升降机、移动设备和搬运器;所述配套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消防及报警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磊程允康增柱罗晓青张雷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