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78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属于实验室辅助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上下分置两种材料的玻璃容器,上下分置的材料之间使用投料膜分隔,投料膜内置电热丝,投料膜热熔后贯通玻璃容器的上下分置的材料空间,上部盛放的材料为碳酸钠,下置的盛放材料为稀硫酸,盛放碳酸钠圆台容器上部通过水溶性PVA塑料膜与消泡板隔离,水溶性PVA塑料膜之上设有消泡板,玻璃容器上口一周设有干燥腔室,干燥腔室内置有分子筛干燥剂,干燥腔室下部侧面联通导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锂亚硫酰氯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自放电低。无压力组件,不会担心压力容器缺陷带来的爆炸风险。内部结构自动感应外界火灾高温,利用内置电路启动灭火干粉喷出,无需外界干扰。

Pressure-free fire extinguishers for Laboratori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ssure-free fire extinguisher for laboratory, belonging to laboratory auxiliary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glass containers with two kinds of materials separated up and down. The materials separated up and down are separated by a feeding film. The feeding film is built into an electric heating wire. After the feeding film is hot melted, the material space separated up and down of the glass container is penetrated. The material in the upper part is sodium carbonate, the material in the lower part is dilute sulfuric acid,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odium carbonate round table container is filled with water-soluble PVA plastic film and defoaming plate. Isolation, water-soluble PVA plastic film is equipped with defoaming board, a dry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mouth of the glass container one week, a molecular sieve drying agent is arranged in the drying chamber, and a guide tube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drying chamb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lithium thionyl chloride battery is used as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and the self-discharge is low. No pressure components, do not worry about the explosion risk of pressure vessel defect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utomatically senses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external fire, and uses the built-in circuit to start the fire extinguishing powder ejection without external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属于实验室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很多实验仪器处于长时间通电待机状态,电源变换晶体管待机处于低频率震荡状态,遇到电压冲击及自身老化若造成击穿引,可能发火灾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在市面上消防产品多使用干粉灭火器,充填1MP左右氮气作为驱动气体,使用时需要人工喷射。传统自动灭火系统需要供电支持,布置火焰红外传感器本身较为复杂,长时间待机本身不仅耗电,也存在一定电气火灾隐患。传统干粉灭火器需要带压充填,如遇到瓶体无法检测的材料缺陷,会存在一定隐患,缺陷在其内部压力施加下放大,最终可能造成外壳爆炸伤人。遇到火情时需要人工进行灭火,无法24小时随时待命。现有自动灭火终端需布置火焰红外传感器及布线,待机时耗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实现长时间待机,无待机耗电,无压力待机,不会因外壳缺陷爆炸伤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包括上下分置两种材料的玻璃容器,上下分置的材料之间使用投料膜分隔,投料膜内置电热丝,投料膜热熔后贯通玻璃容器的上下分置的材料空间,上部盛放的材料为碳酸钠,下置的盛放材料为稀硫酸,盛放碳酸钠圆台容器上部通过水溶性PVA塑料膜与消泡板隔离,水溶性PVA塑料膜之上设有消泡板,玻璃容器上口一周设有干燥腔室,干燥腔室内置有分子筛干燥剂,干燥腔室下部侧面联通导气管,导气管通入干粉存储仓内,干粉存储仓内存储有干粉灭火剂,干粉存储仓的下部为出口并设有金属波纹管,干粉存储仓的出口设有预制凹痕FPC薄膜,预制凹痕FPC薄膜内置有FPC薄膜电路,预制凹痕FPC薄膜破损后FPC薄膜电路内电路断掉,金属波纹管的端部设有表面布满小孔的干粉喷射球。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容器上口向上延伸出导气板,导气板形成的通道上设有消泡板,导气板上设有导气孔与干燥腔室联通。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容器和干粉存储仓设置在手提箱内,两者并排布置,干粉存储仓出口位置在横向侧面连接所述的金属波纹管,干粉存储仓的出口下方垫有减震垫。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玻璃容器的投料膜上方向中间缩口形成圆台状,使用水溶性PVA塑料隔离膜密封,导气板向外侧延伸形成倒置的圆台状,玻璃容器上部缩口与导气板的最大外径处通过竖向的封闭板相连形成干燥腔室。再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直流电源、温控开关、水银倾角开关和总开关,FPC薄膜电路、温控开关、投料膜内封装电热丝、锂亚硫酰氯电池、水银倾角开关和总开关串联形成控制电路,水银倾角开关和直流电源设置在手提箱内,温控开关从手提箱内延伸出,连接导线采用1-2米耐高温玻璃纤维编织管,总开关设置在手提箱外壳上。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投料膜内电热丝并联有315M无线发射模块,外部环境可根据需要加装315M无线接收模块,315M无线接受模块连接于扬声器及市电电源。再进一步的优选,温控开关为四个,两个串联在一起后形成一组,两组温控开关再并联后形成温控开关组串联入控制电路。再进一步的优选,温控开关组所在位置还并联有测试线路,测试线路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发光二极管、1K电阻和测试按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锂亚硫酰氯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自放电低,自放电率约为1%。2、采用2并2串的常开性温控开关,待机时电路开路无能源消耗,可待机十年以上。3、无压力组件,不会担心压力容器缺陷带来的爆炸风险。4、内部结构自动感应外界火灾高温,利用内置电路启动灭火干粉喷出,无需外界干扰,相比在线监控灭火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发射模块连接关系图。附图标记:1玻璃容器2投料膜3水溶性PVA塑料隔离膜4消泡板5干燥腔室6导气管7干粉存储仓8金属波纹管9预制凹痕FPC薄膜10干粉喷射球11导气板12导气孔13手提箱14减震垫15直流电源16温控开关17水银倾角开关18总开关19、315M无线发射模块20测试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碳酸钠与稀硫酸混合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压力源驱动干粉进行灭火。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二氧化碳的产生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分置两种材料的玻璃容器1,上端玻璃容器呈顶小底大的圆台形,下端玻璃容器呈圆柱形外部并包有塑料外壳防止磕碰。上下分置的材料之间使用投料膜2分隔,上部的材料为碳酸钠,下置的材料为稀硫酸,玻璃容器1的上口通过水溶性PVA塑料隔离膜3密封,投料膜2内置电热丝,投料膜2热熔后贯通玻璃容器1的上下分置的材料空间,玻璃容器(1)的上口通过水溶性PVA塑料隔离膜3密封。投料膜内部的电热丝通电时,可瞬间熔断投料膜,使位于玻璃容器上部的碳酸钠由于自身重力下落与稀硫酸混合,混合的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该过程瞬速,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且伴有气泡,水溶性PVA塑料隔离膜气泡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破裂,释放二氧化碳,进而推动干粉进行灭火。下面对干粉的存储及喷出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玻璃容器1的水溶性PVA塑料膜3向上延伸出导气板11玻璃容器1的投料膜2上方向中间缩口形成圆台状,导气板11向外侧延伸形成倒置的圆台状。玻璃容器1上部缩口与导气板11的最大外径处通过竖向的封闭板相连形成干燥腔室5。导气板11形成的通道上设有消泡板4,导气板11上设有导气孔12,导气孔12与干燥腔室5联通,干燥腔室5内置有分子筛干燥剂。密封圆台形玻璃容器1的水溶性PVA塑料膜3又称聚乙烯醇薄膜,密度为1.26-1,29g/cm³。该材料吸水性大,接触水后强度降低直至溶解。在工作时,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热量、含水气泡、压力共同作用下瓦解,释放二氧化碳至消泡板4。待机时能够将碳酸钠限制在圆台装玻璃腔体内不会向消泡板4部扩散,PVA塑料膜厚度为一丝。消泡板4能够消除反应中气泡对干粉的影响,二氧化碳经过2级消泡板后,通过导气孔进入干燥腔室5内由分子筛干燥剂干燥,分子筛干燥剂是一种人工合成且对水分子有较强吸附性的干燥剂产品,结晶型铝硅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在超低湿度条件下,仍然能够大量地吸收水蒸气,吸湿速度极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水蒸汽。干燥腔室5下部侧面联通导气管6,导气管6通入干粉存储仓7内,导气管与干粉储存舱接触一端塞有阻燃的聚苯硫醚纤维团,防止干粉进入导气管。干粉存储仓7内存储有干粉灭火剂,干粉存储仓7的下部为出口并设有金属波纹管8,干粉存储仓7的出口设有预制凹痕FPC薄膜9,预制凹痕FPC薄膜9内置有FPC薄膜电路,预制凹痕FPC薄膜9破损后FPC薄膜电路内电路断掉,金属波纹管8的端部设有表面布满小孔的干粉喷射球10。玻璃容器1和干粉存储仓7设置在手提箱13内,两者并排布置,干粉存储仓7出口位置在横向侧面连接所述的金属波纹管8,干粉存储仓7的出口下方垫有减震垫14。干燥后的二氧化碳沿导气管进入干粉存储仓7,推动干粉运动,冲破预制凹痕FPC薄膜9,该薄膜为干粉与外界密封使用,冲破后电路断开,用于切断投料膜内部的电热丝供电。喷出的干粉药剂沿着金属波纹管喷出,经过干粉喷射球将干粉进行270°喷射,将1~4平方米内的火苗迅速扑灭。本装置采用温控开关控制,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其特征是,包括上下分置两种材料的玻璃容器(1),上下分置的材料之间使用投料膜(2)分隔,投料膜(2)内置电热丝,投料膜(2)热熔后贯通玻璃容器(1)的上下分置的材料空间,上部的材料为碳酸钠,下置的材料为稀硫酸,盛放碳酸钠的玻璃容器上口通过水溶性PVA塑料膜(3)密封,玻璃容器(1)的水溶性PVA塑料膜(3)之上设有消泡板(4),玻璃容器(1)上口一周设有干燥腔室(5),干燥腔室(5)内置有分子筛干燥剂,干燥腔室(5)下部侧面联通导气管(6),导气管(6)通入干粉存储仓(7)内,干粉存储仓(7)内存储有干粉灭火剂,干粉存储仓(7)的下部为出口并设有金属波纹管(8),干粉存储仓(7)的出口设有预制凹痕FPC薄膜(9),预制凹痕FPC薄膜(9)内置有FPC薄膜电路,预制凹痕FPC薄膜(9)破损后FPC薄膜电路内电路断掉,金属波纹管(8)的端部设有表面布满小孔的干粉喷射球(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其特征是,包括上下分置两种材料的玻璃容器(1),上下分置的材料之间使用投料膜(2)分隔,投料膜(2)内置电热丝,投料膜(2)热熔后贯通玻璃容器(1)的上下分置的材料空间,上部的材料为碳酸钠,下置的材料为稀硫酸,盛放碳酸钠的玻璃容器上口通过水溶性PVA塑料膜(3)密封,玻璃容器(1)的水溶性PVA塑料膜(3)之上设有消泡板(4),玻璃容器(1)上口一周设有干燥腔室(5),干燥腔室(5)内置有分子筛干燥剂,干燥腔室(5)下部侧面联通导气管(6),导气管(6)通入干粉存储仓(7)内,干粉存储仓(7)内存储有干粉灭火剂,干粉存储仓(7)的下部为出口并设有金属波纹管(8),干粉存储仓(7)的出口设有预制凹痕FPC薄膜(9),预制凹痕FPC薄膜(9)内置有FPC薄膜电路,预制凹痕FPC薄膜(9)破损后FPC薄膜电路内电路断掉,金属波纹管(8)的端部设有表面布满小孔的干粉喷射球(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其特征是,所述玻璃容器(1)上口向上延伸出导气板(11),导气板(11)形成的通道上设有消泡板(4),导气板(11)上设有导气孔(12)与干燥腔室(5)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无压灭火器,其特征是,所述玻璃容器(1)和干粉存储仓(7)设置在手提箱(13)内,两者并排布置,干粉存储仓(7)出口位置在横向侧面连接所述的金属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越赵宗梁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