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878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在筏板基础施工时同步安装消防管,并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管;筏板基础外侧安装消防泵站,直接与埋设在筏板基础底板中的消防主管连接,纵向和横向布设主管线,伸出筏板基础的竖向支管安装闸阀,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混凝土楼层平台施工前先安装消防竖向支管,通过混凝土楼梯、筒体或竖井内空隙作为竖向消防管的支撑点,每层分别水平支管设置三通和闸阀及消防箱,每层依次完成上部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简便实用,节省施工场地空间,可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工时,降低了成本。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mporary Fire Figh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mporary fire figh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aft foundation, fire-fighting pipes are installed synchronously and replaced by pre-embedded fire-fighting pipes; fire-fighting pumping stations are installed on the outside of raft foundation, which are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fire-fighting pipes buried in raft foundation floor; main lines are laid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vertical pipes of raft foundation are extended to install gate valves; horizontal pipes are provided with three-way, gate valves and fire-fighting boxes; and concrete floor platform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Firstly, the vertical branch pipe is installed, and the support points of the vertical fire pipe are concrete stairs, cylinders or the interstices in the shaft. The three-way and gate valves and fire box are installed on the horizontal branch pipe of each floor, and the upper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in turn on each floor. The invention is not only simple and practical, saves construction site space, can be reused many times, saves man-hour and reduc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科威特每年夏季的6至9月,施工常处于高温、无雨、干燥施工条件进行,施工过程中现场焊接易发生火灾的项目不在少数,在筏板基础以上结构施工中通常采用DOKA和PERI支撑架搭设楼层平台,平台及柱的模板采用工字木及胶合板施工;施工中临时消防系统滞后于主体结构阶段,尤其地下室结构周围封闭且空间小,结构混凝土的模板施工略有疏忽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此时的临时消防管尚未安装或未更新覆盖结构施工,将影响消防设施使用及消防车辆的通行,且无法在第一时间扑灭火势而进入施救;待消防车进入施工现场时火势已蔓延,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火势,只有紧急疏散人员后,直至火灾自动熄灭,给工程项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管径及布点设计,依据消防规范,结合项目楼层特点,计算确定消防系统管径、水泵参数;主管及支管直径的选定、管线平面布置和消防箱布置图及消防泵站平面图,报授权部门批准;步骤2、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同步埋设消防主管,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主管;消防主管安装于混凝土筏板基础结构内,消防主管与竖向支管连接,消防主管放置在混凝土筏板基础上层与下层钢筋之间,靠近上层钢筋,安装钢支架,混凝土筏板基础分块施工时将预留延伸端头管采用钢法兰盲板封闭,做出标记,在竖向支管伸出混凝土筏板基础800mm处安装闸阀及水平支管并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步骤3、地下室混凝土筏板基础以上结构,在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空隙内布置竖向消防管支撑点,每次上部结构施工,先延伸消防竖向支管并安装闸阀,每层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下部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处与连接平台或墙壁固定竖向支管,在局部无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混凝土楼层平台下或混凝土柱上悬挂水平布置管线。步骤4、消防主管和竖向支管伸出筏板基础面和每层混凝土楼层平台面上,竖向支管安装闸阀,水平支管设置三通和闸阀及消防箱,其采用法兰连接,楼地面组装竖向支管安装含法兰的闸阀,由塔吊提升安装。步骤5、消防泵站采用固定和可移动模块化设计相结合,固定消防泵与预埋在混凝土筏板基础内的消防主管连接,确定其消防泵站水箱的基本容量,确保消防泵一直处于应急状态;增设移动备用消防泵,随楼层增加或在快速拼装消防泵现场与多头消防泵站情况下,各单独楼房消防管线实施串联贯通起补充作用,消防泵站电源采取主电源和备用发电机二路电源,二者之间能自动切换。步骤6、消防管线试压测试,预埋管道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分段试压检查,确保无渗漏;分布管安装完毕后,回路进行管线试压,水泵试运转,系统负荷演练,检查最末端消防栓出口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7、临时消防与永久消防并网、待上部施工完毕后,与永久工程并网连接,分栋分段分层拆除混凝土筏板基础以上的消防管,混凝土筏板基础内细石混凝土压力灌实。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消防主管与竖向支管采用焊接或丝扣连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钢支架,每隔2.5m固定绑扎。本专利技术整个施工过程,不仅简便实用,临时消防管安装能起立体交叉平行施工作业,节省施工场地空间,标准层单组消防支管在楼地面一次组装,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工时,降低了成本,模板施工及混凝土浇注消防安全有保障,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筏板基础内临时消防布置示意图图2.竖向支(立)管剖面图图1、图2中:1、混凝土垫层;2、钢筋;3、钢支架;4、消防主管;5、水平支管6、闸阀;7、竖向支管;8、混凝土柱;9、筏板基础;10、混凝土楼层平台;11、消防泵站水箱;12、消防泵站;13、连接平台;14、混凝土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中,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管径及布点设计,依据消防规范,结合项目楼层特点,计算确定消防系统管径、水泵参数;主管及支管直径的选定、管线平面布置和消防箱布置图及消防泵站平面图,报授权部门批准;步骤2、混凝土垫层1上,筏板基础9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同步埋设消防主管4,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主管;消防主管安装于混凝土筑成的筏板基础9结构内,消防主管4与竖向支管7采用焊接或丝扣连接,消防主管4放置在筏板基础9上层与下层钢筋2之间,靠近上层钢筋2,每隔2.5m固定安装钢支架3,筏板基础9分块施工时将预留延伸端头管采用钢法兰盲板封闭,做出标记,在竖向支管7伸出筏板基础9的800mm处安装闸阀6及水平支管5并设置三通、闸阀6及消防箱。步骤3、地下室筏板基础9以上结构,在混凝土楼梯14、筒体及竖井的空隙内布置竖向消防管支撑点,每次上部结构施工,先延伸消防竖向支管7并安装闸阀6,每层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6及消防箱;下部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楼梯14、筒体及竖井处与连接平台或墙壁固定竖向支管7,在局部无混凝土楼梯14、筒体及竖井的混凝土楼层平台10下或混凝土柱8上悬挂水平布置管线。步骤4、消防主管4和竖向支管7伸出筏板基础面和每层混凝土楼层平台面上,竖向支管7安装闸阀6,水平支管设置三通和闸阀及消防箱,其采用法兰连接,楼地面组装竖向支管7安装含法兰的闸阀6,由塔吊提升安装。步骤5、消防泵站12采用固定和可移动模块化设计相结合,固定消防泵与预埋在筏板基础9内的消防主管4连接,确定其消防泵站水箱11的基本容量,确保消防泵一直处于应急状态;增设移动备用消防泵,随楼层增加或在快速拼装消防泵现场与多头消防泵站情况下,各单独楼房消防管线实施串联贯通起补充作用,消防泵站12电源采取主电源和备用发电机二路电源,二者之间能自动切换。步骤6、消防管线试压测试,预埋管道在筏板基础9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分段试压检查,确保无渗漏;分布管安装完毕后,回路进行管线试压,水泵试运转,系统负荷演练,检查最末端消防栓出口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7、临时消防与永久消防并网、待上部施工完毕后,与永久工程并网连接,分栋分段分层拆除筏板基础9以上的消防管,筏板基础9内细石混凝土压力灌实。工作原理:在筏板基础施工时同步安装消防管,并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管;筏板基础外侧安装消防泵站,直接与埋设在筏板基础底板中的消防主管连接,纵向和横向布设主管线,伸出筏板基础的竖向支管安装闸阀,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混凝土楼层平台施工前先安装消防竖向支管,通过混凝土楼梯、筒体或竖井内空隙作为竖向消防管的支撑点,每层分别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高出模板施工平台800mm,消防竖向支管安装闸阀含法兰盘在楼地面组装完成,由塔吊提升安装,每层依次完成上部施工。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径及布点设计,依据消防规范,结合项目楼层特点,计算确定消防系统管径、水泵参数;主管及支管直径的选定、管线平面布置和消防箱布置图及消防泵站平面图,报授权部门批准;步骤2、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同步埋设消防主管,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主管;消防主管安装于筏板基础结构内,消防主管与竖向支管连接,消防主管放置在筏板基础上层与下层钢筋之间,靠近上层钢筋,安装钢支架,筏板基础分块施工时将预留延伸端头管采用钢法兰盲板封闭,做出标记,在竖向支管伸出混凝土筏板基础800mm处安装闸阀及水平支管并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步骤3、地下室筏板基础以上结构,在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空隙内布置竖向消防管支撑点,每次上部结构施工,先延伸消防竖向支管并安装闸阀,每层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下部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处与连接平台或墙壁固定竖向支管,在局部无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混凝土楼层平台下或混凝土柱上悬挂水平布置管线。步骤4、消防主管和竖向支管伸出筏板基础面和每层混凝土楼层平台面上,竖向支管安装闸阀,水平支管设置三通和闸阀及消防箱,其采用法兰连接,楼地面组装竖向支管安装含法兰的闸阀,由塔吊提升安装。步骤5、消防泵站采用固定和可移动模块化设计相结合,固定消防泵与预埋在筏板基础内的消防主管连接,确定其消防泵站水箱的基本容量,确保消防泵一直处于应急状态;增设移动备用消防泵,随楼层增加或在快速拼装消防泵现场与多头消防泵站情况下,各单独楼房消防管线实施串联贯通起补充作用,消防泵站电源采取主电源和备用发电机二路电源,二者之间能自动切换。步骤6、消防管线试压测试,预埋管道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分段试压检查,确保无渗漏;分布管安装完毕后,回路进行管线试压,水泵试运转,系统负荷演练,检查最末端消防栓出口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7、临时消防与永久消防并网、待上部施工完毕后,与永久工程并网连接,分栋分段分层拆除筏板基础以上的消防管,筏板基础内细石混凝土压力灌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临时消防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径及布点设计,依据消防规范,结合项目楼层特点,计算确定消防系统管径、水泵参数;主管及支管直径的选定、管线平面布置和消防箱布置图及消防泵站平面图,报授权部门批准;步骤2、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同步埋设消防主管,由常规明设改为预埋消防主管;消防主管安装于筏板基础结构内,消防主管与竖向支管连接,消防主管放置在筏板基础上层与下层钢筋之间,靠近上层钢筋,安装钢支架,筏板基础分块施工时将预留延伸端头管采用钢法兰盲板封闭,做出标记,在竖向支管伸出混凝土筏板基础800mm处安装闸阀及水平支管并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步骤3、地下室筏板基础以上结构,在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空隙内布置竖向消防管支撑点,每次上部结构施工,先延伸消防竖向支管并安装闸阀,每层水平支管设置三通、闸阀及消防箱;下部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处与连接平台或墙壁固定竖向支管,在局部无混凝土楼梯、筒体及竖井的混凝土楼层平台下或混凝土柱上悬挂水平布置管线。步骤4、消防主管和竖向支管伸出筏板基础面和每层混凝土楼层平台面上,竖向支管安装闸阀,水平支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陈明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