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877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覆膜层及用于将覆膜层输送至管腔内紧贴在支架的导管机构;覆膜层上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附着固态的缓释麻醉剂的药物敷贴层和用于装载放射粒子的粒子仓层;导管机构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及第三套管,第三套管内贯穿有导丝,覆膜层套设在第一套管内且处于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之间;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导管机构内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伸长,将套于其间的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利用覆膜层上的药物敷贴层上缓释麻醉剂进行麻醉和粒子仓层内的放射粒子进行放射治疗,无需进行取出原有支架并更换碘粒子支架,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Local anesthesia sustained-release drug-coated stent and delivery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local anesthesia slow-release drug-coated stent and a delivery and applic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ilm-coated layer and a conduit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the film-coated layer to the tube cavity and sticking to the stent; a drug-coated layer for adhering solid slow-release anesthetics and a particle silo for loading radioactive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film-coated layer; The tube mechanism includes the second and third cannulas of the first cannula, the third cannula is penetrated with a guide wire, and the covering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nnula and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annulas;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covering layer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annulas is stretched and pasted on the stent by the elongation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annulas in the catheter mechanism, and the drug coating layer on the covering layer is used for slow-release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s and radioactive particles in the particle storehouse are used for radiotherapy without removing the original stent and replacing the iodine particle stent, which will not cause secondary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
技术介绍
超范围外科切除术仍然是腔道肿瘤(管腔癌,胆管癌,肠道内肿瘤,气管内肿瘤,血管内癌栓,输尿管癌等)的唯一根治性方法。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发生局部浸润及远隔脏器的转移。对于此类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成为主要的治疗目标。比如腔道内植入金属支架开通狭窄管腔以姑息性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植入的金属支架往往需要超过肿瘤组织两端至少2cm以上。支架物理性膨胀将肿瘤组织挤压至管壁外侧。金属支架的持续膨胀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局部不适症状,比如气管支架导致患者持续的咳嗽,尤其是夜间无法入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高位管腔支架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异物感,肠道支架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输尿管支架导致患者出现腰骶部严重的不适感。局麻药物(比如布比卡因/利多卡呀)的使用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不适提高生活质量。我拟采用现代化的涂膜载药技术,比如PGLA,纳米涂层,石墨烯等作为载体,将局部药物载支架的外膜中,释放金属支架后,通过局麻药物的缓慢释放来降低支架植入压迫肿瘤所引起的相关不适等症状,由于药物为局部持续低剂量释放,因此不会引起药物蓄积等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除此之外,肝癌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的患者常常因肿瘤侵犯门静脉而形成门静脉癌栓导致疾病迅速进展,远期生存极差。因此门静脉癌栓的处理对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具有决定性意义作用。临床上常常采用外放疗治疗门静脉癌栓,但由于癌栓波及范围广,且沿着弯曲的血管系统分布导致定位放疗困难,且由于呼吸运动导致患者肝脏运动,为了覆盖肿瘤范围需要扩大外放疗照射范围进而对肝脏造成较大损伤。临床上姑息性治疗方案主要围绕开通门静脉管腔,恢复入肝血流,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采用介入微创穿刺技术,植入门静脉支架开通血管,但支架仅能开通管腔,对肿瘤无治疗作用,伴随着肿瘤的进展,3个月内超过5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支架内再堵塞发生。因此国内有学者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串成链状结构,并使用介入技术将125I粒子链压在支架外,通过粒子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控制部分癌栓,从而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但由于植入的粒子链具有随机性,经常粒子链植入到了非肿瘤一次导致近距离放疗失败。而且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粒子链仅能延长2-3月的通畅时间。分析原因如下:粒子的数量少,导致剂量冷区过多;粒子链位于肿瘤组织对侧,加上支架膨胀后,粒子距离肿瘤更远,无法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整套螺旋状125I粒子植入系统,一方面解决剂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减少剂量冷区。一方面,能够使得肿瘤与粒子充分接触,提高近距离放疗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通过导管机构内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伸长,将套于其间的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利用覆膜层上的药物敷贴层上缓释麻醉剂进行麻醉和粒子仓层内的放射粒子进行放射治疗,无需进行取出原有支架并更换碘125粒子支架,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中,包括用于紧贴在支架的覆膜层及用于将所述覆膜层输送至管腔内紧贴在支架的导管机构;所述覆膜层上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附着固态的缓释麻醉剂的药物敷贴层和用于装载放射粒子的粒子仓层;所述导管机构包括第一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及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管内的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内贯穿有导丝,所述覆膜层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且处于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所述第三套管从所述第二套管伸出后将所述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收拢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上层球囊,所述第三套管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下层球囊,所述收拢腔可收拢所述上层球囊和下层球囊;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内设置有第一充气管,所述上层球囊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与第一充气单向阀接头连通;所述第三套管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内设置有第二充气管,所述下层球囊通过所述第二充气管与第二充气单向阀接头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球囊与所述下层球囊均设置有两个球囊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覆膜层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卡圈,所述卡圈上设置有用于卡在支架上的支架夹紧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圈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储存缓释麻醉剂的缓释麻醉药腔,所述缓释麻醉药腔上设置有卡圈渗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缓释麻醉药腔通过连通槽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圈上设置有斜面,所述上层球囊与所述下层球囊的外圈设置有与所述斜面吻合的让位槽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物敷贴层上设置有若干个覆膜渗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螺旋收拢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下端设置有导管头,所述导管头上同轴连接有束紧套,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束紧套之间套有夹紧支架,所述螺旋收拢管可套住所述夹紧支架,所述夹紧支架与所述螺旋收拢管之间套住所述覆膜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均设置有手柄端。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管机构内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伸长,将套于其间的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利用覆膜层上的药物敷贴层上缓释麻醉剂进行麻醉和粒子仓层内的放射粒子进行放射治疗,无需进行取出原有支架并更换碘粒子支架,不会造成二次伤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覆膜层与支架的紧贴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覆膜层与支架的紧贴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覆膜层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圈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卡圈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覆膜层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覆膜层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五;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层球囊与卡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展开示意图一;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展开示意图二;图20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与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的夹紧支架、覆膜层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的夹紧支架、覆膜层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支架的夹紧支架、覆膜层和支架的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收拢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7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收拢管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8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收拢管的内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覆膜层,11-药物敷贴层,111-覆膜渗透孔,12-粒子仓层,13-卡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紧贴在支架的覆膜层及用于将所述覆膜层输送至管腔内紧贴在支架的导管机构;所述覆膜层上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附着固态的缓释麻醉剂的药物敷贴层和用于装载放射粒子的粒子仓层;所述导管机构包括第一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及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管内的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内贯穿有导丝,所述覆膜层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且处于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所述第三套管从所述第二套管伸出后将所述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紧贴在支架的覆膜层及用于将所述覆膜层输送至管腔内紧贴在支架的导管机构;所述覆膜层上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附着固态的缓释麻醉剂的药物敷贴层和用于装载放射粒子的粒子仓层;所述导管机构包括第一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及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管内的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内贯穿有导丝,所述覆膜层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且处于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所述第三套管从所述第二套管伸出后将所述覆膜层拉开贴在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收拢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上层球囊,所述第三套管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下层球囊,所述收拢腔可收拢所述上层球囊和下层球囊;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内设置有第一充气管,所述上层球囊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与第一充气单向阀接头连通;所述第三套管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内设置有第二充气管,所述下层球囊通过所述第二充气管与第二充气单向阀接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麻缓释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敷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球囊与所述下层球囊均设置有两个球囊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麻缓释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巍焦德超王艳丽周朋利马波马骥路慧彬段旭华李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