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705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及夹持机构,安装板一侧设有安装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一推块、第一驱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推块及第二驱动块,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设于安装板上,第一驱动块滑动地设于安装槽中,第一驱动块包括导引部及楔形部,导引部穿过安装槽的槽壁,第一推块固定于第一驱动块上并穿过第一滑槽,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块与安装槽的槽壁,使第一推块抵持第三侧边,第二驱动块滑动地设于安装槽中,第二驱动块一端抵持于楔形部,第二推块固定于第二驱动块上并穿过第二滑槽,在楔形部驱动下,第二推块抵持第四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具有简便高效的优点。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On on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re is an installation slot, a first chute and a second chute.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block, a second block, a first push block, a first drive block, a first elastic piece, a second push block and a second drive block.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block are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first drive block are slidedly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n grooving, the first driving block includes a guide part and a wedge-shaped part. The guide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groove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push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first driving block an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elastic pie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wall of the first driving block and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so that the first pushing block holds against the third side, the second driving block slides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second driving block holds against the wedge-shaped part. The second push block is fixed on the second drive block and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chute. Driven by the wedge, the second push block holds the fourth side. The clamp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设备。
技术介绍
在加工工件时,通常需要先通过夹持装置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夹持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定位机构以对工件在相垂直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进行夹持定位。因此,在使用上述夹持装置时,需要操控至少两个定位机构,导致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夹持装置。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定位工件,该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该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及夹持机构,该安装板一侧设有安装槽且其另一侧设有分别与该安装槽连通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一推块、第一驱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推块及第二驱动块,该第一挡块与该第二挡块设于该安装板背离该安装槽的一侧并分别用于抵持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该第一驱动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该第一驱动块包括导引部及楔形部,该导引部穿过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推块一端固定于该第一驱动块上其另一端活动地穿过该第一滑槽,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驱动块与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弹性件使该第一驱动块向远离该第一挡块方向移动,并使该第一推块抵持该第三侧边,该第二驱动块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驱动块一端抵持于该楔形部,该第二推块一端固定于该第二驱动块上其另一端活动地穿过该第二滑槽,在该楔形部驱动下,该第二推块抵持该第四侧边。进一步地,该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该安装槽的槽壁及该第二驱动块,该第二弹性件将该第二驱动块抵持于该楔形部上。进一步地,该第二驱动块朝向该楔形部的一端设有滚轮,该滚轮用于滚动抵持该楔形部。进一步地,该第一驱动块还包括限位部,该限位部位于该楔形部远离该导引部的一端,该限位部穿设于该安装槽的槽壁中。进一步地,该第一驱动块还包括两个固定部,两个该固定部分别位于该楔形部的两端,两个该固定部沿平行该第一方向设置。进一步地,该安装槽中设有两个固定块,该第二驱动块滑动地穿设于两个该固定块中。进一步地,该夹持装置还包括底板,该底板上间隔设有凸块,该安装板通过转轴与该凸块转动连接,该底板上设有避让槽以避让该安装板的转动。进一步地,该底板背离该凸块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限制该安装板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地,该夹持装置还包括导杆及导套,该导套的一端转动地装设于该避让槽的槽壁上,该导杆一端转动地装设于该安装板上且该导杆活动地穿设于该导套中。本技术的夹持装置通过第一弹性件驱动第一驱动块带动设于其上的第一推块移动以与第一挡块在第一方向对工件进行定位。第一驱动块在移动时能够通过楔形部带动第二驱动块移动,第二驱动块带动第二推块移动以与第二挡块在第二方向对工件进行定位。整个夹持过程只需要推动第一导引部放置工件即可,使用简便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夹持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夹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夹持装置的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100用于夹持定位工件200。工件200大致为矩形框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201、第二侧边202、第三侧边203及第四侧边204。在本实施例中,工件200为手机中框,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工件200可以为其它可以通过抵持其内侧面进行定位的框架结构。夹持装置100包括底板10、安装板20及夹持机构30。安装板20转动地设于底板10上。夹持机构30设于安装板20上用于夹持工件200。安装板20能够带动工件200翻转一定角度以配合加工。如图2所示,安装板2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其中,第一表面21靠近底板10。第一表面21向第二表面22方向凹陷形成安装槽210。如图3所示,第二表面22上设有第一滑槽221及第二滑槽223。第一滑槽221与第二滑槽223分别靠近第二表面22的相邻两侧。第一滑槽221及第二滑槽223分别连通安装槽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21与第二滑槽223相连通,但不限于此。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机构30包括第一挡块31、第二挡块32、第一推块33、第一驱动块34、第一弹性件35、第二推块36及第二驱动块37。第一挡块31与第二挡块32固定于第二表面22上。第一挡块31与第二挡块32相邻设置分别用于抵持第一侧边201与第二侧边202。第一驱动块34沿第一方向X滑动地设于安装槽210中。第一驱动块34包括导引部341及楔形部342。导引部341穿过安装槽210的槽壁。楔形部342靠近导引部341的一端较为指向远离第二滑槽223的方向。第一弹性件35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块34与安装槽210的槽壁。第一弹性件35使第一驱动块34向远离第一挡块31方向移动。第一推块33一端固定于第一驱动块34上,其另一端从第一滑槽221伸出。在第一弹性件35驱动下,第一推块33抵持第三侧边203并与第一挡块31在第一方向X上共同夹持工件200。第二驱动块37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地设于安装槽210中。第二驱动块37一端抵持于楔形部342。第二推块36一端固定于第二驱动块37上,其另一端从第二滑槽223伸出。第一推块33在第一弹性件35驱动下向远离第一挡块31方向移动后,楔形部342推动第二推块36抵持第四侧边204并与第二挡块32在第二方向Y上共同夹持工件200。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8。第二弹性件38两端分别弹性抵持安装槽210的槽壁及第二驱动块37,以将第二驱动块37抵持于楔形部342上。在向内推动导引部341时,楔形部342一同移动使其朝向导引部341的一端对准第二驱动块37,第二弹性件38驱动第二驱动块37移动,使第二推块36松开第四侧边204。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8可以省略,不影响楔形部342驱动第二驱动块37移动以抵持第四侧边20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0中设有两个固定块211。第二驱动块37滑动地穿设于两个固定块211中。第二弹性件38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驱动块37与固定块211以驱动第二驱动块37移动。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定位工件,该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该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及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一侧设有安装槽且其另一侧设有分别与该安装槽连通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一推块、第一驱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推块及第二驱动块,该第一挡块与该第二挡块设于该安装板背离该安装槽的一侧并分别用于抵持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该第一驱动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该第一驱动块包括导引部及楔形部,该导引部穿过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推块固定于该第一驱动块上并活动地穿过该第一滑槽,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驱动块与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弹性件使该第一驱动块向远离该第一挡块方向移动,并使该第一推块抵持该第三侧边,该第二驱动块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驱动块一端抵持于该楔形部,该第二推块固定于该第二驱动块上并活动地穿过该第二滑槽,在该楔形部驱动下,该第二驱动块带动该第二推块抵持该第四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定位工件,该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该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及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一侧设有安装槽且其另一侧设有分别与该安装槽连通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一推块、第一驱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推块及第二驱动块,该第一挡块与该第二挡块设于该安装板背离该安装槽的一侧并分别用于抵持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该第一驱动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该第一驱动块包括导引部及楔形部,该导引部穿过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推块固定于该第一驱动块上并活动地穿过该第一滑槽,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驱动块与该安装槽的槽壁,该第一弹性件使该第一驱动块向远离该第一挡块方向移动,并使该第一推块抵持该第三侧边,该第二驱动块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于该安装槽中,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驱动块一端抵持于该楔形部,该第二推块固定于该第二驱动块上并活动地穿过该第二滑槽,在该楔形部驱动下,该第二驱动块带动该第二推块抵持该第四侧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该安装槽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龙全谢海东蔡子琦
申请(专利权)人:福士瑞精密工业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