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58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属于型砂模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压板、上顶针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座、所述上压板、上顶针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顶针板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插入到上模板中,所述模座中滑动连接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到下模板中的第二顶针,这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的优点在于方便从模具中取出型砂。

A Sand Mould with Double Ej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ing sand mould with double ejection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oulding sand mould.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of the moulding sand mould include an upper pressing plate, an upper ejecting needle plate, an upper template, a lower template and a mould base, the upper pressing plate, an upper ejecting needle plate, an upper template, a lower template and a mould base are arranged in vertical ord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ejecting needle plate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ejecting needles. The first ejector pin is inserted into the upper template, and a lower ejector plate is slidingly connected in the die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ejector pi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jector pin inserted into the lower templ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sand mould with double ejector structure are that the sand can b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
本技术涉及型砂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并生产汽车的能力,一般车辆的零件都通过铸造的方式成型,在铸造成型的时候,必然会使用到配套的型砂,型砂的质量也关系着成型铸件的质量。公开号为CN2062299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型砂模具,包括型砂及设置在型砂内的模具,型砂内围绕模具设有填充层,填充层位于模具和型砂之间,填充层为硬质塑料或铝合金。当型砂成型的时候,型砂模具打开,一搬通过车间的工作人员人工将型砂从模具中拿出,但是由于某些型砂结构复杂,有较多的曲面,当工作人员对型砂施力取出的过程中,这些曲面会干扰到型砂从模具中取出,导致型砂取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其优点在于方便从模具中取出型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包括上压板、上顶针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座、所述上压板、上顶针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顶针板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插入到上模板中,所述模座中滑动连接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到下模板中的第二顶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和下模闭合完成型砂的成型之后,上模和下模打开需要从模具中取出型砂,此时上顶针板由机器驱动朝向上模板运动,第一顶针穿入到上模板中,将型砂与上模板分离;之后模座中的下顶针板也朝向下模板方向运动,带动第二顶针插入到下模板中,使型砂与下模板分离,方便车间的工作人员在从模具中将型砂取出。进一步的,所述上顶针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顶针座,所述第一顶针与顶针座固定连接,并且第一顶针位于顶针座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顶针的直径较小,顶针座主要用于固定第一顶针,使第一顶针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上顶针板上,减少第一顶针在插入上模板的过程中出现第一顶针。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顶针插设配合的顶针套,所述上模板上与下模板贴合一面上开设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与顶针套连通,所述顶针套开设置供第一顶针插入的上顶针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型腔主要用于成型型砂的上部,同时第一顶针与上型腔连通,在开模取料的时候,第一顶针可以从上型腔中穿出,顶出型砂位于上型腔中的部分。进一步的,所述上顶针板朝向上模板的一面竖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离上顶针板的一面与上模板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主要用于限制第一顶针的移动路程,当上顶针板带动第一顶出完成顶料的过程时,上顶针板移动一定距离,限位块与上模板相抵,此时上顶针板停止运动,即第一顶针也完成了顶料的工作,第一顶针停止运动。进一步的,所述顶针套朝向上顶针板的一端设置有成圆形的凸缘,所述下模板中开有用于容纳顶针套的阶梯孔,所述凸缘与阶梯孔的阶梯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针套主要用于容纳顶针,顶针套插设在阶梯孔中,并且顶针套的凸缘和阶梯孔的阶梯相抵,有利于更加牢固的安装顶针。进一步的,所述上顶针板的小表面设置有若干导向杆,所述上模板中开有与导向杆插接配合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孔插接配合,主要保证上顶针板一定沿竖直方向运动,即帮助第一顶针也一定沿竖直的方向插入到顶针套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沿上顶针板边缘均匀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向杆,进一步保证上顶针板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即保证第一顶针也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完成顶出型砂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贴合的一面开设有下型腔,所述下模板还开有与第二顶针配合的下顶针孔,所述下顶针孔与下型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型腔主要用于成型型砂的下部分,当开模的时候,第二顶针插入到顶针孔中,并且穿入到下型腔中,使型砂与下型腔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设置,使成型的型砂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方便车间的工作人员从模具中取出型砂;2.通过导向杆的设置,保证第一顶针沿竖直方向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顶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模板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模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压板;11、压柱;2、上顶针板;21、第一顶针;211、顶针座;22、限位块;23、导向杆;3、上模板;31、导向孔;32、上顶针孔;33、上型腔;34、顶针套;341、凸缘;35、阶梯孔;4、下模板;41、下型腔;42、下顶针孔;5、模座;51、下顶针板;52、第二顶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压板1、上顶针板2、上模板3、下模板4和模座5,上述结构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这种模具主要用于成型型砂,型砂主要应用在铸造成型的工作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压板1呈矩形设置并且由高碳钢制成,上压板1朝向上顶针板2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压柱11,压柱11一端呈圆柱形设置,并且插入到上压板1相应的通孔中;压柱11的另一端呈六边棱柱设置,并且与上顶针板2的上表面相抵。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顶针板2呈也矩形设置,上顶针板2背离上压板1的一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针座211,顶针座211呈正六边形设置,顶针座21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用于顶住模具中型砂得第一顶针21,第一顶针21位于顶针座211的中心位置。上顶针板2朝向上模板3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杆23,导向杆23沿竖直方向布置,导向杆23具体设置有四个,导向杆23位于靠近上顶针板2边缘的位置。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上模板3中开有若干阶梯孔35,阶梯孔35与第一顶针21的数量相同。阶梯孔35中穿设有顶针套34,顶针套34中开有与第一顶针21插接配合的上顶针孔32,并且顶针套34的一端端设置有呈圆形的凸缘341,凸缘341与阶梯孔35的阶梯相抵,一方面方便与车间的工作人员将顶针套34插入到阶梯孔35中,另一方面也避免出现顶针套34与阶梯孔35出现脱落的情况。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模板3中开设有与导向杆23插接配合的导向孔31,当上顶针板2朝向上模板3方向运动的时候,导向杆23插入到导向杆23中,导向杆23与导向杆23滑动插接,主要为了引导第一顶针21更加精确的插接到相应的顶针套34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模板3背离上顶针板2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成型型砂上部的上型腔33,并且阶梯孔35的一端与上型腔33的腔面连通,(结合参考图1)即当第一顶针21插入到顶针套34的时候,第一顶针21的端部可以伸入到上型腔33中,在开模取料的时候,第一顶针21从上型腔33的墙面上伸出,并且与已经成型的型砂相抵,之后第一顶针21继续向下运动,驱使型砂与上型腔33分离。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下模板4朝向上模板3的一面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1)、上顶针板(2)、上模板(3)、下模板(4)和模座(5)、所述上压板(1)、上顶针板(2)、上模板(3)、下模板(4)和模座(5)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顶针板(2)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顶针(21),所述第一顶针(21)插入到上模板(3)中,所述模座(5)中滑动连接有下顶针板(51),所述下顶针板(51)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到下模板(4)中的第二顶针(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1)、上顶针板(2)、上模板(3)、下模板(4)和模座(5)、所述上压板(1)、上顶针板(2)、上模板(3)、下模板(4)和模座(5)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顶针板(2)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顶针(21),所述第一顶针(21)插入到上模板(3)中,所述模座(5)中滑动连接有下顶针板(51),所述下顶针板(51)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到下模板(4)中的第二顶针(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顶针座(211),所述第一顶针(21)与顶针座(211)固定连接,并且第一顶针(21)位于顶针座(211)端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顶出结构的型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顶针(21)插设配合的顶针套(34),所述上模板(3)上与下模板(4)贴合一面上开设有上型腔(33),所述上型腔(33)与顶针套(34)连通,所述顶针套(34)开设置供第一顶针(21)插入的上顶针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汝刚田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铭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